怎样培养民族地区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11-19李鹃
李鹃
【摘 要】文章针对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创设情境,诱导学生,采取选用典型的生活材料导入新课,多样化的练习,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中职学生;兴趣;培养
民族地区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底子薄,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被人尊重和理解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特别是在数学,他们很少思考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没有尝试过成功的喜悦。因此加强中职文化课的学习,必须从其兴趣培养谈起。
一、爱护学生,融洽师生感情
数学教师一般任教课时少,师生交流机会少,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呆板、严厉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特别是在中职学校,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很多,数学教师更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知识教学之初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说,我们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就可以创设“一名优秀数学家与10个师的对比”的问题情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十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比寻常的来历。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搞得盟军教头乱额。为此,又为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分析后认为,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率性。建议美国海军将舰队的编队规模增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击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减少吗?
情境的设计使得学生引起了学习的兴趣,再加上老师再因势利导,使得学生对概率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加。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如下两个“问题情境”:(1)有两个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分别采用两种降价方案:甲商场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商场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个商店的价格最优惠?(2)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物体的重量,只需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以上两个“问题情境”,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其情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直观,引导动手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例如说“充要条件”是中职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也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要正确而又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还是有很大的困难,再加上职中数学教材的充要条件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可以直观的引入电子专业熟悉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图象,视“开关A的闭合”为条件A,“灯泡B亮”为结论B。
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这里十分直观地表示了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这样直观性的演示使得学生印象深刻,所以更加加深了学生对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也可用于概念的引入。
五、练习多样,重视实践活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是帮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练习中要采用多样的题型,使练习内容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另外,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样能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一次数学课后,我出这样一道题,甲、乙、丙三人同坐一辆出租车,三个协商AA制付款,甲到1/3外下车,乙到2/3处下车,丙到终点,共付90元钱,问你若是甲,应付多少元?对此实际问题,学生非常兴趣,讨论非常激烈,但有的学生由于基础问题,没有得出结论。有一次将喜欢扑克牌的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对抗,进行二十一点半的比赛,结果基础差的学生生组取得了胜利,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即使游戏也离不开数学,成功的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迁移到数学上来,从而产生了学好数学的念头。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燕芳.浅析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职业教育研究》[J].2011年第1期
[2]梁秀丽.如何培养中职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科技信息》[J]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