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当架几座桥

2016-11-19郭梅尼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茅以升造桥钱塘江

郭梅尼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谈起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10岁那年,叔叔送我一本地图。在中国地图一页,我看见台湾地区用墨涂黑了。我问:‘为什么台湾要用墨涂黑呢?叔叔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因为我国和日本打仗打输了,被日本人占了。我当时很气愤,心想,中国的领土为什么被日本人强占了呢?一定要把台湾夺回来!”从此,茅以升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报效国家。

茅以升从小天资聪慧,但他更得益于后天的勤奋刻苦。中学时祖父教他读古文。祖父先将文章抄录一遍,要求他在第二天上课前背熟。没想到,祖父刚抄录完,茅以升已能背诵出来。茅以升锻炼记忆力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他背诵圆周率的故事。1940年,茅以升任职的唐山工程学院迁到贵州平越县。校庆那天举行游艺会,同学们欢迎茅院长表演个节目。茅以升不会唱歌、跳舞,就说:“我表演背圆周率吧。”他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一百位,同学们热烈鼓掌,赞叹不已。

1933年春天,茅以升受命在钱塘江上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当时在杭州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叫做“钱塘江上造桥”,意思是指不可能做成功的事。因为钱塘江的潮水和流沙都是别处罕见的。潮水来时,潮头壁立,毁坏力惊人。流沙是极细极轻的沙粒,一遇水流即被冲刷走。江底流沙覆盖,深达40多米。所以杭州人说“钱塘江无底”。在钱塘江上造桥被认为是异想天开。而当时,中国所有的现代化大桥都是外国人修的。经过调查研究之后,茅以升认为在钱塘江上造桥是可以成功的。

钱塘江大桥正式开工后,遇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外面传着闲言碎语,说什么“这样干下去,哪里会成功?”银行也中断了贷款。茅以升的母亲听到这些事后对他说:“唐僧取经,八十一难,唐臣(茅以升的号)造桥,也有八十一难。只要有孙悟空,有他那如意金箍棒,你也同样能够渡过难关。”那时的‘孙悟空就是造桥的全体员工,‘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学里的一条法规:利用自然规律,克服自然界的一切障碍。茅以升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建造工人的智慧,先后攻克了80多个难题,发明了“射水法”“沉箱法”等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

钱塘江大桥即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又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茅以升把工地办成学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我国一些重要桥梁工程,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一些负责人都曾经历过钱塘江大桥建设的洗礼。建国后,茅以升参与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先后担任专家组组长、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总设计师,为武汉长江大桥的顺利建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桥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一座瘸腿、不平衡的桥梁,怎能让车辆行人平安到达彼岸?同样,人架设知识的桥梁也是如此。茅以升既通晓工程技术,在文史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他写的《桥名谈往》《二十四桥》,博古通今,文笔极好。特别是他在《人民日报》上连载的《桥话》,更是难得的文学佳作。毛泽东曾对茅以升说:“你的《桥话》我看了,写得很好。你不仅是个科学家,而且也是个文学家哩!”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的日子,茅以升都始终如一地勤奋工作,即便到了晚年仍然壮心不已。他说:“我还有一桩心事,就是臺湾问题。1945年,台湾光复后,我曾到台湾去参加过一次学术会议,看到了台湾的迷人的景色,还看望了那里的老同学和朋友。1955年,我到日本访问,恰好住在下关(原名马关)的‘春帆楼。当年,李鸿章签字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就是住在‘春帆楼。看到李鸿章住过的房子,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架设连接海峡两岸人民的大桥。这是我在有生之年想要完成的一件大事。”

【阅读指津】 毋庸置疑,阅读传记要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而如何让考生在极短的应试时间内去把握如此多的内容,适当走一走捷径也未尝不可。人物传记中的标题,大多是文本的重中之重,从标题入手,分散开去,其实就是一条捷径。

理清文本脉络。“人生当架几座桥”,题目看似平淡,其实颇有深意,虚实之意暗含题中。实,指传主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架桥无疑是桥梁工程专家茅以升毕生的追求,而钱塘江大桥又无疑是他人生业绩中浓沫重彩的一笔。在钱塘江上造桥,对当时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因为钱塘江的潮水和流沙都是别处罕见的。潮水来时,潮头壁立,毁坏力惊人。钱塘江的江底被流沙覆盖,深达40多米,而茅以升却并不信邪,坚信手中有一根“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学里的一条法规:利用自然规律,克服自然界的一切障碍。最终茅以升带领着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先后攻克80多个难关,发明了“射水法”“沉箱法”等施工方法,最终不辱使命,完成了钱塘江大桥的建造。也就是从此,茅以升的建桥史不断被书写: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题目的虚指之意,是指知识的桥梁。茅以升在建造钱塘江大桥时,把工地办成学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桥梁工程人才。他不仅通晓工程技术,在文史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博古通今,文笔极好。他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

引发人生启迪。我们说,一篇好的人物传记,不仅要让读者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更要让读者能从人物身上得到启示,受到洗礼,得到教育。其实,细读《人生当架几座桥》,启示颇多:一是要热爱祖国,报效国家。茅以升从小立下报效祖国的志愿,并为之发奋学习;祖国统一问题成为他一生的牵挂,到晚年还念念不忘这件大事。二是要不畏困难,勇于创新。修建钱塘江大桥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茅以升迎难而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最终战胜了困难。三是要有长远眼光,做到未雨绸缪。茅以升在修造钱塘江大桥的过程中,注意吸收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的后备人才。四是要文理均衡,全面发展。茅以升既通晓工程技术,在文史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写的很多文章,科学家性和文学性俱佳。

探究命题趋向。传记选材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的人生经历中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于是,概括传主的成就,也正如上文所述,关注标题,关注茅以升的人生历程,也就关注了试题的命题趋向。另外,这篇传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行文特色,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茅以升对台湾的关注,这也是可以从文本写法的角度来命题的。当然,上面也谈到了传记对读者的启示,命题者如果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设计一个探究题,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命题思路。

关注相关链接。因为传主一生经历颇多,命题者不可能一下子把传主的所有事迹一一列出,于是,文本的相关链接就显得相当重要。它可以帮助读者补充了解传主的生平、人物形象及性格。比如《人生当架几座桥》这篇传记原文,就提供了两条相关链接:①茅以升,中国工程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升于30年代打破外国人的垄断,在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钱塘江上主持修建了一座基础深达47.8米的双层公铁两用桥。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茅以升内心有一种预感。他下令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的大洞,对于这个原设计中没有的重大改变,茅以升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原因。持续3个月的淞沪会战终以上海陷落结束,11月16日,南京政府决定炸桥以阻断敌人,深明大义的茅以升心情沉重地点点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一语未竟,热泪夺眶而出。原来在桥下预留的大洞,就是为这一天预备的。我们在阅读或答题过程中,不能忽略链接中提供的信息。我们在谈到茅以升的爱国情怀时,“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即是典型事例。同时,链接中的第一条也丰富了传主的性格特征。

猜你喜欢

茅以升造桥钱塘江
茅以升:立强国之志,建强国之桥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钱塘江观潮
超大吨位造桥机长距离跨越连续梁施工技术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桥梁专家茅以升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
拼装式节段箱梁造桥机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铁路客运专线YZ2500移动支架造桥机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