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P2P网贷

2016-11-19贺椰珍邱慧朱牧野范奎芳邹昕

商业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P2P网贷商业银行

贺椰珍 邱慧 朱牧野 范奎芳 邹昕

[摘要]近年来,我国P2P网贷的迅猛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P2P网贷秉承互联网思维,注重用户体验,银监会的监管细则放松对P2P网贷的监管,但跑路现象时有发生,影响P2P行业口碑。传统商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风控体系,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贷款利率较低,但存在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商业银行与P2P网贷平台都是金融系统不可或缺的成员,二者应加强在支付结算、资金托管、互联网思维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实现征信数据共享,以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P2P网贷;商业银行,协同发展对策

近年来,我国P2P网贷呈现爆发式增长,稳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首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指导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细则意见稿相继出台,为P2P网贷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商业银行也借着“互联网+”的春风,纷纷涉足网贷行业。商业银行和P2P网贷协同发展,有其存在的内生逻辑。

一、传统商行借贷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传统商行借贷的优势分析

1.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风控体系

我国商行业务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经常面临各种风险。随着商行业务的迅猛发展,经营风险加大,不良贷款率攀升,违规和账外经营等问题暴露无遗。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推出的《巴塞尔协议Ⅲ》更是对商业银行严加管制,在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如今形成了由风险控制意识和文化、网络状的风险控制组织结构、风险预警子系统、风险度量子系统、风险管理操作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风控体系。

2.经过长期积累,商业银行拥有一批信用好,资金规模大,较稳定的客户群体。

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账户的机构。存款是银行雄厚财力的基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在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和现金占比达到75.68%。从贷款角度看,商行可为客户提供大量资金用于生产发展,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而客户在产品销售后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息收入。经过长期积累,银行和信誉好的大公司便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3.由于担保程度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较低。

2015年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为12.05%,远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商业银行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中,抵押担保贷款占了很大比例。为防止贷款逾期导致银行发生损失,商业银行大多数贷款都需要用房产、提单、有价证券作为抵押担保,并且经历层层审批,防止借贷所得用于不正常用途,这确保了一个较高的担保程度,因而商行的贷款利率远低于P2P网贷行业,借款人的负债相对较低。

(二)传统商行借贷的劣势.处于成熟期的商业银行创新不足

商业银行的贷款门槛较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使得传统的信贷业务面临巨大压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卜是企业融资脱媒,优质信贷客户流失。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债务性工具融资,银行正承受着愈发严重的优质客户流失压力。二是授信风险控制手段创新不足,传统信贷业务面临巨大压力。当前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控制手段仍以抵质押担保为主,而优质客户数量有限,使得各家银行争相抢夺。

二、P2P网贷的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

(一)P2P网贷的发展优势

1.P2P行业处于发展期,增速快,前景广阔

每个行业都会经历生命发展周期,即开拓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P2P行业恰好属于发展期前期,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较快,技术变动较大。而且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业的进入壁垒较低,竞争充分。截止2015年12月底,网贷行业运营平台达到了2595家,相比2014年底增长了1020家,平台平均注册资金约为3885万元。2015年以来,银行、国资、上市公司、风投资本不断涌入,加速网贷行业的布局,P2P网贷前景大好。

2.P2P网贷秉承互联网思维,注重用户体验

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服务。P2P网贷满足了广大用户便利的投融资需求,保护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引领了中国的金融创新。P2P网贷的资本筹集效率高、名声好、网络流量大,并且很快可以找到贷方。有些平台还有转让专区,增加了资本的流动性,并且账户可以自由取现、充值、关联众多主流银行卡,还有APP和微信公众号,用户体验升级。

3.银监会的监管细则对P2P网贷业务监管相对宽松

P2P网贷拓宽了金融服务的目标群体和范围,提供了便利可得的普惠金融服务。国内P2P网贷监管和要求的宽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它没有过于繁冗严苛的准入条件和监管措施。二、国内的P2P网贷对于合格投资者的要求相对宽松。在美国,合格投资人要拥有100万美元的流动资产,且必须是投资在本国以外的资本,并要拿出银行对账单或投资声明书来证明。而在中国,新条例要求合格投资者应该熟练使用互联网,可见门槛非常低。

(二)存在问题跑路时有发生,影响P2P行业口碑

我国的P2P网贷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行业规范,跑路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平台创办的目的就是诈骗。这些平台利用极高的利率作诱饵,新债换旧债,在平台运营一段时间达到预期金额便开始消失,跑路。二是P2P普遍使用第三方支付提供的账户,交易信息与资金流动存在时间差,易形成资金池,一些平台就会将这些资金进行多元化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一旦资金链断裂,平台采取的措施往往是直接跑路。这很大程度上破坏了P2P行业口碑。

三、传统商业银行与P2P网贷的关系

(一)区别

1.本质不同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是其获取利润的法宝。它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用各种金融资产进行信用创造,形成派生存款,然后将闲置资金再投资,经过一连串的循环后,利润倍增。而P2P网贷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及资信评估、完成借贷撮合并收取少量服务费的信息服务中介。在该模式下,P2P平台不能设立资金池,并在网上披露贷款的所有细节,使投资者明确所投资类别和所涉贷款种类,大大减少了平台跑路的风险。

2.交易途径不同

传统商业银行贷款是通过线下进行的,将通过吸收来的存款作为资本借给资金的需求者,以获取其中的存贷利差为盈利手段。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的深入,前期审核可在线上完成。而P2P网贷交易则是在线上依托官网展开,有一定的企业信誉,P2P平台主要充当中间媒介,赚取服务费。随着手机终端的普及,P2P网贷也融入这一大潮。对于P2P网贷来说,或许手机APP的应用会将其引入一个新时代。目前,人人贷,陆金所等P2P平台,手机APP均已投入使用。

3.交易对象不同

在如今市场经济时代,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些眼下看似微不足道的企业未来可能成为行业的巨擘。越是发展初期就越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这些企业基本不符合传统银行的贷款条件,P2P网贷给了这些小微企业融资的机会。由于P2P网贷的贷款利率较高,所以贷款期限一般为中短期,更多适合中短期理财需求的人,而银行业务稳健起见,一般以信用好,资金需求较多的大企业为主要交易对象。

4.交易规模不同

央行在2016年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万亿元,超出预期。分析来看,随着近些年我国国内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融资需求急剧上升,加快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转型,大量的融资促进了银行交易量的增加。而P2P网贷更是在2015年10月累计交易突破1万亿元大关,其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前景也越来越明朗。但从比例来讲,P2P网贷的规模依然很小,P2P网贷余额不到万分之一,较商业银行的交易量来说似乎微乎其微。

5.担保程度不同

商业银行是通过抵押、质押和保证三种方式进行担保的。贷款人可以用房产、汽车、机械设备等做抵押,能提供担保的财产价值越高,企业的信用越好,贷款额度越高。小微企业为P2P网贷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了增强信用,多采取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但需担保人具备较高实力,否则风险会提升。也有一些P2P平台为了吸引客户,采取平台垫付的形式保证资金安全。但随着监管意见的出台,P2P网贷可能会朝着“平台去担保化”方向发展,以保证借款人利益。

(二)联系

商业银行与P2P网贷平台都是金融系统不可或缺的成员,二者的合作是一桩优势互补的“联姻”,不仅可以弥补P2P平台在专业领域、征信系统、客户资源和数据储备上的缺陷,还能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探索。其次,银行还可以借此机会调整业务结构,通过金融创新来扩大银行的规模,加快结构的转型升级。再者而言,P2P网贷平台对于降低贷款成本、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都有巨大帮助。目前,众多中小银行都将其自身的战略方向定位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如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而P2P网贷作为未来对银行业务产生实质性冲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则与银行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四、传统商业银行与P2P网贷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商业银行与P2P平台加强战略合作

商业银行与P2P平台可在客户和风控方面加强战略合作。一方面,商行在长期的经营中形成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而有时却因难以满足银行严苛的信贷条件或是银行难以满足客户迅速到账的需求而错失机会。若与P2P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将这一部分客户资源与P2P平台共享,从中收取介绍费用,增加表外业务的收益,而P2P平台也因此获得了优质客户,达到1+1>2的双赢效果。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积累了完善的风控体系,P2P平台则引入云计算,运用大数据进行风险管理,不良贷款率的增长促使二者加强战略合作。

(二)P2P网贷平台可将资金托管在商业银行,这也是政策要求

截至2015年7月,P2P网贷问题平台累计达895个,7月18日的监管意见明确指出应当选择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P2P平台将资金托管在银行,建立风险备用金专项账户,P2P网贷平台接触不到投资人的资金,就不会卷款跑路实行资金与项目一对一,不搞错配,就不会造成挤兑。这样一举三得,对客户来讲,资金往来透明,更加安全对P2P平台来讲,此举相当于银行信誉的背书,也符合信息中介的本质对银行来讲,多了一笔资金管理的收益。

(三)P2P网贷平台加强和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方面的合作

P2P网贷平台要为借贷双方提供支付结算渠道,若与银行在支付结算方面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使结算更快捷,而且银行更严谨的风控体系使得资金更安全。对银行而言,给第三方支付机构以沉重打击,增加了自身的竞争力,并且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潜在客户。虽然今年2月份有银行宣布暂时关闭P2P大额充值接口,但一些经营良好的大平台依然可以通过银行渠道进行小额支付结算,这样也有利于P2P网贷平台的规范化发展,避免了不良平台的风险蔓延至更大范围,维护金融安全。

(四)商业银行应适应并学习互联网思维,用于业务和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的客户更多的运用网络解决问题,如何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是银行的宗旨所在。而P2P网贷依托互联网兴起,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用户群体,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使互动变得更高效。商业银行应向其学习,让普通员工参与管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银行产品从研发开始就不妨听听员工的意见,把员工当成客户,打造银行的明星产品,从而有更好的品牌效应。商业银行只有深入学习互联网思维,才能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商业银行与P2P网贷平台应实现征信数据的共享

征信体系不完善对于商业银行和P2P网贷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商业银行接入的央行征信系统是来自证券、保险、银行等体系内的数据,无法全面有效的反映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而P2P网贷平台通过社交、购物残留的网络痕迹,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更加灵动的展现借款人信息。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P2P网贷都希望建造一个完善的征信体系,以此作为借贷的凭据。目前来看,双方征信数据加总式的整合难度较大。银行和P2P网贷平台可按份额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并分别提供自己积累的征信数据,对内共享,对外盈利。

猜你喜欢

P2P网贷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新规视角下P2P网贷的监管剖析与研究
P2P全方位风险管控模式初探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