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2016-11-19隋静毓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时下的中国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存在很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障碍性因素,其中以土地因素最为直接和重要,有效破解土地流转的有关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土地流转;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26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属弱势产业。近年来,在支农惠农政策广泛实施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呈快速发展势头,农业贡献率不断提高。
近年来,桓仁特色农业快速发展,酿酒葡萄产业、食用菌产业、林地产业为代表的新兴农业产业迅速发展,初显现代农业雏型。但桓仁县的农业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有共性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或初具规模的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量的缩减;二是部分产业尽管有一定规模,但未能真正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规模,项目对农民收入增加、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力不强,经济贡献率低;三是部分产业总量扩张困难,发展后劲不足,市场乏力。上述问题之所以能够出现,主要是生产要素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现代意义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及信息同样也作为要素投入生产。
1 加快土地流转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的首要前提
六大生产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土地要素,是先决条件,有效解决土地问题,其他要素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新的土地政策的实施使当时积弱积贫的中国农村焕发了新的生机,也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进步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导的土地政策突显出了历史的局限性,部分具有前瞻性、方向性的农业项目的实施与扩张举步维艰,土地实际收益缩小,农民因地收入增势放缓。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农业部于2005年颁布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为农村土地的流动与转移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由于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或依赖、思维方式的限制及对法律的不了解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致使农村土地的流转情况不尽如人意。随之而造成了农业项目的推广呈条块分布,量上难以突破,品质难以实现有效控制,项目效益难以实现等诸多实际问题。
如何有效破解土地流转难题,是当下农业新兴项目首要目标,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的现实需要。有效破解土地流转难题,资本、劳动力等其他要素的解决要相对简单和容易得多。现阶段加速土地流转应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方式方法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因事灵活选择。
一是通过政府的有效组织,企业唱主角形成利益纽带,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农民土地的基本收入的稳定。以桓仁酿酒葡萄产业为例,酒企出资,农民以其耕地入股成立酿酒葡萄基地公司,基地公司单独核算,形成酒企、基地公司、农民的三点联盟。农民的土地由基地公司统一管理,统一种植,农民的土地在基地公司收益红利,农民可以在基地公司就业,不仅保证酒企的安全、稳定的原料来源,农民也能实现土地的收益,理顺了企业与农民的关系,有效化解了农民、酒企之间的矛盾。不仅破解了酒企发展的土地难题,也能有效进行葡萄质量控制。
二是政府出面组织动员专业合作社基地周边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帮助与协调社员与非社员之间耕地互换,促进耕地集中连片,为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耕地来源。
三是由县、乡政府先行租赁农民耕地,将所租耕地转包给项目建设单位使用,实现土地流转。
2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加速土地流转的重要手段
2.1 内引外联,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域外转移
人力资源富余地区的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应积极与发达省份及南方劳动力需求大的市、县缔结友好关系,构建地区间劳务协作关系并建立服务网络,积极开展相互间的劳动力信息交流,为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必要时可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设立驻外联络办事机构。
积极开展政府间的国际劳务项目合作。在加强与省市政府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通过省市政府的商务或相关部门努力,有效向劳动力缺乏的发达国家输出劳动力,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2.2 发挥地区优势,通过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就地转移应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方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能够保障县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推动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并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2.2.1 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县乡两级政府可根据自然资源、地理和环境优势建设具有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小城镇。乡镇工业、商贸服务、旅游及其他特色产业,发展的侧重点可各有不同。通过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2.2.2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桓仁森林商品资源十分丰富,应大力进行地产森林商品的开发与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3 政府主动作为,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同重大建设项目紧密结合,同农村家园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劳动力转移中发展城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为目标,提高农民转岗就业率。
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整合劳动、教育、农业、群团等部门及各类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农村劳动力农业技能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形成以乡镇为主体、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指导协调和“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根据市场用工需求,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灵活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技术教育与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工青年的技能性培训。提高培训的规模和层次。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效应和人才市场的招聘平台,更多的农民工能够方便地找到工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3 高效能服务型政府是巩固和发展土地流转成果的基石
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有序有效流转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的实际需要,是实现土地效益增加的实际需要,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目标的需要,更是农村实现最大范围的稳定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其决策和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努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好与坏与企业家的数量与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企业家作为特殊的劳动者,更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政府作为市场的特殊主体既是管理者又是参与者,更应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更健康更效能做出应有的必要的努力,做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的推手。各级政府要努力营造出宽松的、和谐的、平等的市场环境,同时在资金,技术及信息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细致周到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金花.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08,(01).
[2]陈庆松.强化土地流转管理 加快现代农业步伐[J].云南农业,2006,(05).
[3]蔡新民,王诗俊.加快土地流转 发展现代农业[J].三明农业科技,2007,(02).
[4]熊况忠,吴定发,曹蓉,熊展,傅艳.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现代农业[J].作物研究,2010,(02).
[5]孙胜,刘明富,张道年,李鹏志.我国农用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01).
[6]杨绍勤.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云南农业,2009,(07).
[7]陈章体,周东鸣.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01).
作者简介:隋静毓,桓仁满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