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NFPA101《生命安全规范》的探析
2016-11-19李冲史曙生
李冲 史曙生
摘 要:美国NFPA 101《生命安全规范》(以下简称NFPA 101)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善,体系渐趋成熟,由于其出色的工作,在美国生命安全保障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NFPA 101进行探析,深入分析其发展历程,对其在美国的实际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逃生自救训练的发展,以及生命安全教育提供有效借鉴。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启示:提高家庭与学校对增强逃生自救技能学习的意识;制订专门的政策和法规,扶持逃生培训行业发展;以学校、培训机构为依托,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增加逃生自救训练内容;重点培养高校学生的逃生自救技能。
关键词: 美国;NFPA 101;逃生训练;生命安全教育;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中图分类号: G 811.5 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5041904 文献标志码: A
已有百年历史的美国消防协会(NFPA)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研究、制(修)订各种消防规范和标准,并在美国社会生命安全教育与逃生自救技能训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NFPA 101规范标准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较高的声誉[1]。据统计,“9·11”事件当天有1万3 000人到1万5 000人从大楼撤离,是现代史上之最。美国人正是由于熟练掌握了逃生秘诀NFPA 101《生命安全规范》[2]才幸免于难[3]。NFPA 101是以保障人身生命安全而制定,要求建筑设计理念符合安全逃生标准,建筑内的人员要懂得如何在突发事件中安全逃生,该规范要求美国社会各界重视危急时刻逃生自救技能的培训,并推动了大批新兴“逃生自救培训”机构的发展。如今在美国,几乎人人都接受过“逃生”培训。经过“9·11”事件的冲击后,美国社会兴起了一股“逃生培训”热潮,社会各界对于逃生技能的掌握变得十分重视。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阐述风险社会理论时说:“所有的人都需要抵御风险的保障,也需要具有面对风险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对待风险的能力。”[4]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矛盾日益激化,突发的安全事故日益增多,12·31上海外滩广场踩踏事件造成36人遇难,震惊全国,豪华游轮“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夺走了442条宝贵生命,天津港爆炸事故造成10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的惨痛结局。当然,还有不可预知的地震、洪水、火灾等对我们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当下,面对如此频繁的危机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全社会成员对于提高逃生自救技能的能力亟需加强。现对美国NFPA 101相关资料进行探析,总结美国在逃生自救训练及生命安全教育方面上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逃生自救训练及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NFPA101《生命安全规范》的历史沿革
自1896年 NFPA组织正式成立以来,经过100多年不断改革、更新与完善,NFPA 101已发展成庞大的法规体系。如今,美国消防协会(NFPA)的《生命安全规范》及《确保生命安全的选择性方法指南》作为国际通行规范,几乎涉及社会安全的所有领域[5],在这个繁浩的规范标准体系中,NFPA 101逐渐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基础性规范之一,主要涉及人口密度较大的公共场所人员生命安全问题。NFPA 101起源于20世纪初的关于建筑安全出口的技术性指南,并于1966年正式改版为NFPA 101,再到 2006 年发行最新的版本[6],NFPA 101在100年时间里进行了几十次的改版、修订、补充和完善,并在1966年制定了每隔3年修订1次的计划,目前,该规范仍然在不断补充与完善。以下是NFPA 101在100年中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7],欧美国家从事公共安全的科研人员就开始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控制规律。NFPA成立于1896年,作为国际性的技术与教育组织,其宗旨是促进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的发展,改进消防技术,组织信息交流,减少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NFPA拥有在公共消防安全防护领域权威性的研究,它已得到世界上多个国家的消防从业者的认可和运用。NFPA 101作为NFPA的基础性规范之一,其发展历程是自身的不断完善与补充,但其最终目标仍然是以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为基础,作为刚开始仅仅是工厂、学校、仓库和剧院等公共场所的安全疏散训练的小论文集,到今天发展为几乎涉及所有领域的庞大的法规体系,其在美国发挥了巨大作用。该规范以正式法规的形式在美国沿用了100多年,充分证明了其自身价值,其内容不仅涵盖突发危机事件的基本逃生知识的基本要素,还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并严格要求每位公民都要定期参与各领域“逃生自救”的模拟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此规范更加注重逃生自救技能的实践学习,例如,美国的一些中小学对学生开设应付突然枪击事件的课程,在模拟课上,学生看到持枪者进来,迅速钻到课桌下面,躲藏起来,培养他们的应急能力[8] 。NFPA 101对于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问题要求更为苛刻,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美国很早就认识到了全球安全危机问题,并逐步将体育健身休闲场所、比赛赛场、学校等人口集聚的场所作为重点目标。因其特殊的地位与功效,近些年,在美国也兴起了一个新兴的特殊行业“逃生自救培训”,并扶持发展了一大批相关培训机构,无疑将NFPA 101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2 NFPA 101 在美国体育与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NFPA 101规范经过在美国100多年的发展,在保障美国公民生命安全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实践价值得到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美国经历了“9·11”事件的冲击后,NFPA101的应用变得更为广泛。目前,美国有35个州在对人员聚集场所提出有关安全疏散的要求时,适用NFPA的一些条文,不同行业的发展有所区别[9]。
2.1 NFPA 101在体育运动赛场的应用
美国各项赛事体育场馆内的人员疏散安全也比较系统。比赛组织者会制定详细的规则和管理办法,要求观众严格遵守。工作人员在赛前会统一对观众进行安全教育,赛前还会利用现代化的电脑屏幕播放宣传逃生知识,场内还有专人负责检查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作为全美4大职业体育联盟之一的NBA联盟要求在比赛前对球员更衣室进行彻底的检查,更衣室必须在经过警犬的长时间嗅寻之后才能正式向媒体开放。每逢比赛日,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纽约华尔街、麦迪逊广场花园、巴克莱中心这种可能聚集很多人群的地方更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时刻戒备。现如今,美国在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的人流疏散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
2.2 NFPA 101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在美国,部分中小学的选修课或者学生社团、兴趣小组都有涉及不同程度的自救及灾害应急的课程。除此之外,课堂上还会讲到在野外如何辨别方向、怎样在汽车落水中逃生、如何安全逃离火灾现场等逃生自救技能。美国的一些大学也会设置“爬树课程”,形式类似于攀岩运动,学生要使用安全绳、保险带,主要锻炼学生的四肢、腰背力量及锻炼柔韧性,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无形中学会了实用的逃生技能。目前,美国所有的中学生都要接受减灾防灾的教育,美国的法律规定各类学校要严格进行防火、防震、防暴的应急逃生演练,每次的逃生训练之后,老师都要检查防火通道的畅通,总结逃生训练中反映的各种问题,详细地记录,并持续改进与完善。
2.3 NFPA 101在户外运动培训中的应用
根据 Cordelletal 的研究,美国在1994—1995 期间,参加背包徒步越野的有1 520万人,而参与洞穴探险与登山活动的人数也分别达到950 万与900万[10]。2006年美国16岁以上居民参与户外运动的总次数为115亿8 000万人次,人均87次, 其中52次以上的占41% ,11~51次的占33%,1~10次的占28%[11]。从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户外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户外运动已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运动方式之一。为了充分保障每位公民在进行户外运动时的生命安全,美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对于户外培训机构在此方面的要求极为严格。NFPA 101规定在户外运动培训中,基本逃生自救技能要求在培训过程中被充分掌握,这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必修课,更多的人在进行户外运动过程中接受了NFPA 101规范的基本要素和实践技能的学习,这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突发紧急事件如何逃生自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3 NFPA 101的特点
3.1 NFPA 101更新周期较短
NFPA 101在100年的时间里已经进行了几十次的改版、修订、补充和完善,并在1966年制定了每隔3年修订1次的计划。目前,该规范仍在不断补充与完善,这就有利于该规范能够及时适应社会安全保障的需要和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为社会安全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规范上的支持和保障。
3.2 NFPA 101具有较强灵活性与适应性
由于性能化的设计方法理念,NFPA 101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始终以科学试验论证为基础依据,允许安全保障部门有合理的自主裁量权,体现了NFPA 101的开放性和实效性。NFPA 101条文的精细化和针对性是增强社会安全保障的有力保证,也为设计人员和社会安全保障部门提供了更为可靠、科学的依据。
3.3 NFPA 101注重人员安全培训
NFPA 101在人员防火、防踩踏、防恐培训,消防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2],以及定期检查安全隐患等各个方面建立了制度化措施,有效保障了全社会成员的生命安全。NFPA作为国际性的技术与教育组织,NFPA 101规范注重有针对性、模拟性的安全培训,并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工作。
3.4 NFPA 101具有较强开放性
NFPA 101规范由非政府机构制定,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吸收性,规范制定者代表了美国社会不同的利益团体,在社会安全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这样可以吸引广泛的社会资源参与共同制定,极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使社会安全保障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3.5 NFPA 101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NFPA 101的内容不断更新与完善,保持了技术上的先进性,但是,“生命安全评价”分析这一重要内容始终没有在NFPA 101的实际应用中被充分重视。例如NFPA 101中的火灾模型没有加入特定工程评估条件的要求,最终导致相关人员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能够采用规范大幅度放宽的疏散时间;但却长期忽略全面的“生命安全评价”分析,目前在美国,很多公共场所及建筑并没有达到NFPA 101对疏散时间的要求,如果遇到安全工作人员训练水平不高、通讯设施达不到要求、消防系统损坏等问题,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4 启示
4.1 提高家庭与学校对增强逃生自救技能学习的意识
家庭、学校要转变传统的安全观,不能简单地认为不去接触危险因素就可以避免危险。主动增强危险逃生自救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相关的安全逃生训练,掌握逃生自救技能。政府要采用教育与宣传相结合的办法,增强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有关单位要落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责任,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生命安全宣传教育。有关部门应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学校量身提供不同专题类型的安全知识讲座,定期开展逃生模拟培训课程,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生命安全保障体系。此外,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培育安全文化风险理论,强调从人的角度管控风险,特别是人为风险,强调人的认知性作用[13],改变以往传统的安全观念,发扬规避风险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新的安全风险文化。
4.2 制订专门的政策、法规,扶持逃生培训行业发展
美国NFPA101作为专业的行政法规对我国生命安全逃生培训有着很高的借鉴意义。首先,要健全生命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在全社会各个领域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条文,加以落实,并严格要求社会各界加强逃生模拟培训的开展,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各类学校每学期要组织开展逃生培训课程,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安全评估与考核,学校教师及时对学生做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必须的逃生自救技能。除此之外,要针对社会上的逃生培训机构制定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例如,各级政府财政经济上的支持,联合消防机关共同开展,扩大公共媒体宣传等,让逃生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逃生培训作为社会上新兴的行业,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与正确引导。
4.3 以学校、培训机构为依托,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美国政府对于逃生培训机构相当重视,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在大学健康教育课程中也有相关的专业课程。现阶段,我国要培养一批具备专业逃生自救技能教学的教练,首先要依托各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开设针对性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专业的未来职业定向以逃生自救教练为主,其次,社会上的逃生培训机构可以自主组织招收想从事相关职业的学员,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最后统一由国家组织专业认证的考试,颁发专业教练从业证书。由于我国逃生自救培训刚刚兴起,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4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增加逃生自救训练内容
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对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危害。学习欧美发达国家重视中小学生危急时刻逃生自救技能的掌握,应将必要的逃生自救相关知识与技能在与其相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系统性教授,使学生在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懂得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学校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入手点,在课程教学中增加逃生自救知识和逃生技能训练的内容,重点发展中小学生在逃生训练中的体能训练,编制专门的逃生自救教材,由专业体育教师系统教授,并由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模拟逃生训练,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评估,让中小学生在身体承受一定负荷的体育课中掌握必备的逃生自救技能。
4.5 重点培养高校学生的逃生自救技能
近年来,由于青年集群引发重大人员伤亡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呈现频发趋势,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遇难人群中“90后”占比达67%,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因此,高校大学生的逃生自救技能学习尤为重要。要重点改进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风险思维,树立风险防控的安全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大学生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安全文化素养,以适应当前时代要求[14]。各高校要完善以学生为本的校园安全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学生安全责任意识,定期组织开展有实效性、针对性的各类模拟逃生训练,由专业人员进行逃生自救系统教学,为现行教育制度融入更多的人性化、趣味性的元素,逐步提升学生的逃生自救意识,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必要的逃生自救技能。
参考文献:
[1]司戈.从NFPA101《生命安全规范》看国际通行规范关于人员聚集场所安全疏散的基本观点[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1):54.
[2]NFPA 101A.Guide 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Life Safety[S].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Quincy,MA,USA,1995.
[3]顾锦龙.国外高层建筑火灾逃生与救援之鉴[J].生命与灾害,2010(4):23.
[4]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7.
[5]李鑫.采用NFPA101A分析商铺的防火缺陷程度[J].低温建筑技术,2015(7):22.
[6]毛星.2012版美国生命安全规范修改细节[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267.
[7]王明辉.大型商场火灾风险评价的研究阳[D].沈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7.
[8]王建平.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5.
[9]安庆新,张文英.NFPA 1012006《生命安全规范》:关于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内容[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9):65.
[10]Pyke K.Climbing management:A guide to climbingissu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a climbing management plan[R].Boulder,CO:The Access Fund,2001.
[11]Outdoor Industry Foundation.The Next Generation of Outdoor Participants[R].The United States:Outdoor Industry Foundation,2007.
[12]王跃强.美国《历史建筑防火规范》的特色与启示[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3):48.
[13]张宁.化理论研究及其启示:文化视角下的风险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2):91.
[14]葛冬冬.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视域下大学生安全:基于对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