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没有私敌的元帅

2016-11-19龙在宇

廉政瞭望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张国焘粟裕林彪

龙在宇

“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农家翁”,是许多人对朱德的评价,本应威严赫赫的一代军神,却仿若四川乡间的年长农夫,一副慈眉善目。

甚至朱德的反对者,也拿他的与世无争说事。林彪曾批朱德:“作为总司令,一次胜仗没打过。”

林彪的话虽是别有用心的污蔑,但无意间却给人一种印象,朱德人缘好、资历老,军事才能却一般。在猛将如云的中共军队中,朱德的确很少亲临一线指挥战斗,不像彭德怀的横刀立马,刘伯承的千里挺进,粟裕在万军之中取中将首级,林彪决胜辽沈、平津,使百万蒋军灰飞烟灭。

然而以此质疑朱德的军事才干与政治谋略,实在是天大的误解。朱德思想生平研究会顾问、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巡视员姚建平告诉廉政瞭望记者,朱德的军事才能,更多体现在一种宏观的层面。而他能在变幻无常的政治风云中屹立不倒,更不是一句“老好人”就能解释的。

选将之帅

朱德与林彪的关系,常令外人一头雾水。文革中,林彪在公开场合批朱德很凶,但在私下却是毕恭毕敬。朱德的女儿朱敏曾回忆,文革中林彪曾多次上门拜访朱德,态度很谦逊。在北戴河度假时,有一次朱德出去散步,偶遇林彪、叶群夫妇,林彪、叶群老远就跟朱德挥手,走近时点头弯腰,一口一个老总。对于素来孤傲且正处个人权力巅峰的副统帅林彪来说,如此谦卑的待人接物实属难得。

翻开历史便知道,林彪对朱德的尊敬其来有自。1928年,当时林彪还是一个连长,跟随朱德转战湘南。在一次护送物资的战斗中,林彪吃了败仗。朱德质问道:“你护送的物资呢?你带的部队呢?你在黄埔军校学的本领呢?”

林彪羞愧难当,先是一言不发,隔了一会儿才说出自己的复仇计划。这个计划令朱德眼前一亮,他批准了计划并让林彪负责实施。几天之后,林彪果然让抢劫物资的国民党部队“血债血偿”,此后他又连打几场胜仗。朱德由此发现了林彪的军事才能,将他由连长直接提拔为营长。井冈山会师后,林彪又由营长直接晋升团长。说朱德是林彪的伯乐,一点都不为过。

有学者认为,在公开场合,林彪批朱德似乎是摆出一种姿态,私下见到朱老总,依旧是当年部下见领导的模样。

朱德这位军中伯乐,选出的千里马并不止林彪。在井冈山时期,朱德就说过:“我老了,有粟裕。”说这话时,朱德已是红军主将,粟裕不过是一个连长。

此后不久,军部的参谋汇报战果时,不慎将番号弄错。原本打了胜仗的粟裕挨了朱德的通报批评,另一个吃了败仗的连长反而得到嘉奖。后来,事情弄清楚了,担心粟裕闹情绪,陈毅对朱德说:“我去找粟裕谈谈,做做工作。”朱德说:“不必了。只有经得起委屈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此时的朱德,不仅慧眼识珠,更有意在磨砺青年才俊。直到多年以后,粟裕百战建功,终于向世人证明了朱德的眼光。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曾力主粟裕率部渡江,粟裕却认为留在江北更有利,朱德支持粟裕的意见。最终,毛泽东采纳了这个意见。1948年5月,朱德亲赴濮阳,送粟裕上任。此举被外界解读为,朱德用自己的威望为粟裕压阵。

姚建平说,从红军后期开始,朱德已很少亲自指挥某一场战斗,而是扮演选将之帅的角色。他是一名伯乐,发现并栽培那些千里马,让他们去跃马疆场。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朱德曾回忆,自己人生中最困难的两段经历,一段是长征,另一段是文革。长征中的朱德,除了应付围追堵截的敌人,还得与心高气傲的张国焘磨嘴皮。朱德故居管理局的研究人员彭冬冬告诉廉政瞭望记者,能把张国焘磨到陕北,朱德功不可没。“朱德不仅是个老好人,更是个有智慧的老好人。”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后,张国焘认为自己有八万大军,权力欲望膨胀,不甘听命于仅有一万人马的中央红军。两路人马分道扬镳,毛泽东率兵北上,张国焘却领军南下。作为中央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因为各种原因,朱德留在了张国焘军中。

朱德自始至终没有同张国焘翻脸,但对于张国焘另立中央的行为又明确反对。身边警卫员被缴枪,自身几乎处于被软禁状态的朱德,总会抓住一切机会,苦口婆心地劝说张国焘。

对于这段经历,彭冬冬分析说,朱德眼中始终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原则,一个是大局。从原则来说,他不认同张国焘的做法,因此绝不和他沆瀣一气。从大局来说,那时的中央红军力量极度虚弱,张国焘手下的八万人马,无疑是红军队伍中实力最强的武装。彻底把张国焘推向反面,对于革命大局将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朱德能做的,就是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和张国焘斡旋。

甚至在张国焘最终改弦更张,同意北上之后,朱德还不能掉以轻心。“迫于各种压力,张国焘终于率部北上。但此时他已是戴罪之身,唯恐与中央红军会合后,被人清算另立中央的罪行。朱德只得在旁边,继续劝说张国焘。”彭冬冬介绍。

红军在陕北会师后,朱毛重新聚首。毛泽东评价老战友:“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认为朱德在同张国焘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张国焘最终背叛革命,投入敌营。变节投敌后的张国焘,对于昔日中共党内的同事多有攻讦之词。但对于把自己磨来陕北的朱德,从未流露过不满,这或许与朱德与世无争、没有私敌的个性有关。文革中,毛泽东亲自出面保护的几名老战友中,便有朱德。彭德怀临终前最想见的人,也是朱德。

朱德之孙朱和平告诉廉政瞭望记者,对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们会有不同的评价。比如提到毛泽东,人们会说一代伟人,雄才大略;提到周恩来,人们会说顾全大局,鞠躬尽瘁;提到朱德,最常用的就是德高望重。

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

1949年10月,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此前悬挂的毛泽东与朱德的画像,变成了毛泽东一人的画像。开国大典之前,朱德主动提议,将自己的画像撤下来,只保留毛泽东的画像。

然而在文革爆发前,朱德也讲过:“我们不能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顶峰,这不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嘛,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顶峰,顶峰就意味着不能发展了,怎能这么说呢?”他的这番话,后来成为一些人攻击的箭靶。

文革中,朱德受到冲击,他却始终能泰然处之。甚至对那些朝自己恶语相向的人,朱德也仅是轻描淡写几句。一些人为了迎合时势,把井冈山博物馆里的展陈“朱毛会师”改成“毛林会师”,“朱德的扁担”变成了“林彪的扁担”。朱德得知情况后,却笑着说:“扁担么,可以先借给他,早晚要还回来的。”各种大字报贴到朱德家门口,朱德拿拐杖指着自己名字说:“就这俩字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

在会议中,朱德被几名昔日部下围攻,要他交代问题。回到家中,朱德并未痛骂这些人忘恩负义,只是摇头叹息:“这几个人,都左得不可收拾喽!”左,还是工作态度问题,并不牵涉人品。

家乡人民对于逆境中的朱德,始终给予了支持。北京造反派曾派出“揪朱兵团”窜到朱德的家乡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大吵大闹要召开“声讨”朱德大会,张贴“炮轰朱德”、“打倒朱德”等大字报和标语,闯进朱德旧居陈列室,捣毁和抄走文物,煽动当地群众反对朱德。

当地群众并不到会,“声讨”朱德大会也只是由北京窜来的几个造反派用高音喇叭,胡乱大叫大喊一阵子了事。他们在一栋空闲旧房里住了一天,当地群众不给他们饭吃,也不供应水喝,第二天当地群众就把他们轰走了。

彭冬冬特别向记者推荐朱德的诗作《游七星岩》。在广东肇庆视察工作时,面对这处自然景观,朱德赋诗一首:“七星降人间,仙姿实可攀。久居高要地,仍是发冲冠。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诗中描写的既是景致,更是朱德的心境。读懂了这首诗,才更能体会到朱德之德。

猜你喜欢

张国焘粟裕林彪
第一次开飞机
刘少奇与粟裕交往二三事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辽沈、平津战役时我给林彪当秘书(下)
粟裕谈黄桥战役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
粟裕与攻台作战的准备
辽沈战役中林彪为何对南下北宁线作战迟疑不决?
张国焘叛逃有新说
张国焘也是“猪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