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之初,性本善

2016-11-19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三害告子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的代言人孟子

“性本善”的始祖是孟子。孟子是谁呢,大家所熟悉的《孟母三迁》中的儿子就是他。当初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成才,不惜一次次搬家来给他好的教育环境,而他确实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成为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把他追封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这是有名气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他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传颂和记录。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就写了一本书,叫做《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人之初,“善”在何处?

《孟子·告子》认为人人均有为善之心。“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无善,水无有不下”意思就是“人天性中的善良啊,就像是流水会落下一样,是必然存在的啊!”

《孟子·告子》还认为人人都有为善之能,提出“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以此来表示,人人都有成善的可能,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

3岁小孩都知道的故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个善良的本性,每一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的人。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得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

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得头破血流,所以,村里人见了他,总是躲得远远的。

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

周处听说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

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

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做个不再让人家讨厌的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害告子性本善
浩然之气
A Drop in the Bucket杯水车薪
告子眼里的人性
周处勇除“三害”(下)
周处勇除“三害”(上)
美强力渲染杀人大兵“性本善”
人性善恶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