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日快哉

2016-11-18潘姝苗

饮食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西红柿水果

潘姝苗

小暑,天空开晴,一度习惯了生活在雨中,我几乎忘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什么样子。巢湖的水位处于防汛警戒线以上,抗洪仍在继续,长达一周的水涝危机有望终结,随着久违的太阳到来,如释重负的圩堤恢复了往日平静,一切恍如隔世。

毕竟是夏天了,清晨,太阳一穿破晨曦那道薄光,就开始发起淫威。女士们纷纷撑起花伞,借以抵挡阳光,男人则干脆在烈日下逞一回英雄,即使晒得汗流浃背,面颜黢黑也不愿放下“男子汉”的架子撑起阳伞。盛夏如蒸桑拿,因为高温高湿加曝晒,十分熬人。这时节,人与植物一样,被晒得蔫蔫的,提不起胃口,打不起精神,连入睡也需要相当的定力,渐渐人变得心力交瘁,身形消瘦,是谓“苦夏”。

但金圣叹的夏天,是不苦的。他评注《西厢记》“拷红”一折时,对红娘的率直大加赞赏,并列举世上“不亦快哉”事三十三则。其中所述夏日之事,使人如临其境,忘却暑热。“夏月早起,看人于松棚下,锯大竹作筒用。不亦快哉!”“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重阴匝月,如醉如病。朝眠不起,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急引手搴帷推窗视之,日光晶荧,林木如洗。不亦快哉!”

这位鲲鹏散士与友人寻屋共住,“门临大河,嘉树葱然……入门先见空地一片,大可六七亩许,异日瓜菜不足复虑。不亦快哉!”他曾以诗自题: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他狂傲而奇,不以世俗牵绊,不染官场污浊,即使临刑砍头之际,仍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乐观襟怀,令人叹服。

今与古异,纳凉避暑,方式方法上虽先进周全,却少有作“安逸”“快哉”之叹者。许是生活条件愈好,多年以来,我都没有吃到过儿时将西红柿当水果的清芬香甜。小时候少有水果,犹记正午烦热困乏,上学时偶见厨房有几个亮眼的西红柿,或是一根黄瓜,让人心神俱兴,扑上去抓起一个,对着水龙头淋一淋,甩两下,好一阵嚼头。那清凉的口感,爽脆的咬劲,鲜香的滋味,也只“不亦快哉”四字才可形容。

上世纪80年代,工业还不甚发达,食物是真正的绿色、环保、新鲜。找不到言语可以描述那种取自天然生长,绿色灌溉,绝无激素催生的纯正、本然之味。

当今时代,人们追逐效率、功利之快,而忘记慢养万物,慰藉心灵。空调的冷风可隔绝高温酷暑,却堵塞本该发散汗液的毛孔,破坏了大气臭氧层,带来违逆自然和生理的连锁后果。反季节水果可以满足不时之需,随时随地供奉欲望,却膨胀了不法商家的利欲之心,造出难以料想的添加物,使肠胃受累。夏日当有个度夏的样子,须于骄阳似火中踏步,听蝉鸣阵阵,使汗如浆出,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岂不快哉。

责任编辑/刘洋

猜你喜欢

西红柿水果
水果
西红柿熟了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我爱水果
巧给西红柿“脱衣服”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西红柿又遇紫茄子
好看更好吃的水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