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冉氏事迹考
2016-11-18罗克彬
罗克彬
播州冉氏,以现存文献考之,宋淳祜十年(1250年)《冉彦正墓志》、咸淳四年(1268年)《杨文神道碑》记载冉彦正、冉从周父子事,为其发端。其次,《宋史》余玢传、《续资治通鉴》理宗纪记载冉琎、冉璞兄弟故事则详,播州冉氏声名遂显。而明景泰《寰宇通志》、天顺《大明一统志》,成化、正德、嘉靖、万历方志,辗转记述,渐多遗漏,进而讹误。清及民国,史志笔记,叠加记载,播州冉氏事迹,文献层层累积,遗漏讹误,复甚于前。乃至中式科名,父子关系,张冠李戴,支系误接。今搜罗诸家记述,交互比对,试作考辨,明其真伪,补其遗漏,缀连故实,力图梳理出较为准确、可信的冉氏父子、兄弟事迹。
冉氏族属,或以为苗。谭其骧《播州杨保考》谓“至今言播州人才者,郑黎以前,厥推冉氏。按冉氏非汉亦非杨保,属冉家蛮。冉家蛮者,苗族也。播州之冉,源出珍州。其移居时代,当在杨保有播之后。琎、璞、从周虽居于播界,以播士显于世,间犹称珍籍云。其子孙仍还居正安(《府志》古迹)。”或与酉阳冉氏关联,类同土家。李泽民、李泽君《土家族抗元英雄冉琎、冉璞》通过珍州冉氏将播州冉氏与酉阳冉氏关联,再以酉阳冉氏族为土家族,推出播州冉氏亦为土家。二说皆为推测,细考并无确据。近年出土的《冉彦正墓志》,开笔即云:“宋冉氏派自濮阳,公之父口口始游播而家焉。”足见冉氏来自中原。
笔者以为,濮阳在今河南东北部,播州冉氏来源此地,难以苗族、土家族论之。
冉从周,或谓为珍州人。由是播州冉氏,详其籍贯,则为珍州。道光《遵义府志》郑宜传谓:“郑宜,字垂裳。弱冠为诸生,家贫,昼耕夜读。尝以州自改流无以科目著者,而罗云师辈又以州无人,借籍以显,益肆力经史,尝终夕不寐。知州汪曾垣过其门,召见,叩其志。曰:‘宜得为珍州冉从周,足矣。汪大喜,日:‘果尔,余当迎君于驷马桥。后果中康熙辛卯四川乡试,汪迎之如约,颜其楣日‘破天荒。自后设教闾里,弟子岁常数十。州人知力学,取科第者,皆宜倡之也。”
今考从周父子、二冉兄弟里居、葬地,均非珍州,其为播州人,殆无疑义。谓其为珍州者,盖因冉从周历官珍守,子孙世居故也。前据道光《遵义府志》,冉氏子孙居正安,绥阳本邑无人。从周、二冉里居绥阳,宋为播地。子孙别居正安,宋为珍州。后以子孙世居之地逆推先祖籍贯,是为从周、二冉为珍州人说法之来源。今道真县上坝乡,清正安州地。播州冉氏子孙,宋元鼎革,隐德弗耀,别居珍州正安,即为此地。清人于钟岳诗《长官司上坝场示冉氏诸生》:“旧俗相沿重读书,家家种树绕茅庐。高低田水明如镜,深浅云林可绘图。幽处自应人罕到,空山惟听鸟相呼。不知画地为军阵,可有当年琎璞无?”是证冉氏子孙之居正安情形。
而冉氏后人,别居珍州之外,散居播州遵义,时或有之。明何乔新《勘处播州事情疏》载:成化二十二年三月,杨爱往冉家上坟。冉家,即道光《遵义府志》“古迹”记载之冉家林,其侧即为官坟嘴、俗称皇坟的杨氏墓葬群,其地当为播州冉氏零星散居之地。
播州名士,为冉琎、冉璞兄弟,一在郭县,一在城郊。
乾隆五年《贵州通志》卷七“古迹”、乾隆二十四年《绥阳志》“古迹”均有平木山,民国《绥阳县志》则称平母山。今其乡人称为平木台、平母台。山、台合一,亦称平木台山或平母台山。平母台的地名来源,今人李泽民、李泽君等言之甚详:“冉琎、冉璞生于绥阳县洋川区雅泉乡青山村平母台山中。平母台原叫平木台,因琎、璞兄弟一为前母所生,一为后母所生。继母贤淑,明达事理,待琎如己出,视兄弟如一人,当地人遂改平木台为平母台。”之后,还有贫母台的称呼,见《冉琎冉璞简介》一文,说冉醚三岁死了母亲,一年后有了一位后母。不久,降生同父异母弟冉璞,冉父不久也因病逝去。后母是个很贤惠的人,照顾冉琎胜过照顾亲儿子冉璞,辛苦地供养两个儿子读书,使他们成了了不起的人才。为了纪念冉母这位杰出妈妈,人们把冉家住地一带叫成了贫母台。
宋元以降,今存文献,不见从周记载。有明至清,记载始多,然多重复,并无新增。景泰《寰宇通志》卷六十九“播州宣慰使司科甲”谓:“冉从周,播州人,宋嘉熙二年周坦榜进士。”天顺《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二“播州宣慰使司”亦日:“冉从周,郡人。举进士时呼为破荒冉家。历官为珍州守,有善状。”成化、正德、嘉靖、万历方志沿袭上说,记载多同。嘉靖《四川总志》卷“十四播州宣慰使司”记载:“冉从周,嘉熙进士,时号为破荒冉家。历官珍州守,有善状。”
从周之号破荒冉家,谓其嘉熙进士,开播名士中式之先。至其科分,景泰《寰宇通志》谓嘉熙二年,近年出土的《冉彦正墓志》则谓其登嘉熙四年(1240年)庚子科进士。考诸史籍,未闻有登嘉熙四年进士第者,而中嘉熙四年庚子举则有之。《吴郡乡举题名碑》有嘉熙四年庚子科举赵强等一十三人,《江西通志》卷五十一“选举三”有嘉熙四年庚子解试秦发等人。由是,从周之破天荒,到底是中举抑或进士?至于科分,到底是嘉熙二年抑或四年?诸处记述,皆极权威,矛盾如此,已难考定。
淳祜三年(1243年),余玠为四川制置使知重庆府,向朝廷举荐冉琎、冉璞兄弟,宋廷以冉琎为承事郎,权发遣合州。冉璞为承务郎,权通判州事。
为了抵抗蒙古军的入侵,冉琎、冉璞参与了合州钓鱼城的建筑。《宋史》余玠传记载余玠、二冉参与筑城事特详,而他人参与筑城之事略而不书。至于他处,余玠、二冉之外,诸人筑城之事,偶有所见,亦数字略过,致以修筑钓鱼城击败蒙军进击之功,多归余玠、二冉。考诸载籍,四川重庆府合州钓鱼城,除淳祜三年四川宣谕使权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玢、权发遣合州二冉外,之前尚有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彭大雅、合州守甘润,之后还有宝祜二年(1254年)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王坚、景定四年(1263年)兴元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合州张珏等先后四次修筑。而二冉功绩,则在看清钓鱼城为川渝抗蒙战场重心,进而参与城池设计,组织迁移治州等。诸人分工合力,川渝抗蒙山城防御体系乃得以完成。至若钓鱼山寨,筑城建议、城池设计,当推甘润、二冉诸人。采纳决策、城防规划,则在大雅、余玠诸人。调集民力,组织施工,功归甘润、王坚、张珏诸人。而独甘润兴筑钓鱼山、青居山、紫金山三城,勋劳为多。
新修《绥阳县志·人物》,首传即为冉琎、冉璞兄弟。传云,南宋宝祜元年(1253年),余玠遭投降派陷害,二冉兄弟也卸职回播,冉琎郁闷而卒。宝祜六年,蒙军兵分三路,夹攻南宋。蒙哥率军十万之众兵临四川,开庆元年(1259年)进抵钓鱼城下,合州军民英勇抵抗,蒙军败北。冉璞闻讯,狂欢而卒。县志遂定冉琏、冉璞分别卒于1253年、1260年。笔者疑惑,县志之于二冉卒年,定在宝祜、开庆元年,未知何据。文末既谓冉琎之卒,在宝祜元年(1253年),开篇却注为1258年。一文之中,错出如此。行文随意,亦见一斑。
乾隆《贵州通志》卷七:“宋二冉墓,在绥阳县朗水里。冉琎为合州知州,冉璞为合州通判,俱祀乡贤。”乾隆《绥阳志》“丘墓”卷:“二冉墓,在郎水里。”道光((遵义府志》卷十“冢墓”:“冉琎墓,在绥阳郎里七甲凤凰山下汪家园。其子孙居正安,本邑无人,墓久圮。嘉庆五年,邑举人周霖过其墓,见石椁,中广,可容一人。遂人窥之,棺髹漆如新,以铜环双纽悬石上,前署金字,为冉琎名。始知是先贤,令掩其石而封之。棺上又有金字七言绝旬一首,霖曾录出。今霖殁,无从问矣。冉璞墓,在绥阳金里徐阳台,与其子从周同兆,今碑记无存。按,二墓,通志题云宋二冉墓,注在郎水里。县志亦然。今考在郎里者为琏墓,而璞墓乃在金里,前志并误。”
绥阳朗里七甲,今绥阳县儒溪区高坊子五星村。1952年兴修水利,琎墓复毁。当时曾于墓中发现金饰一件,玉器十八件。金饰被变卖,玉器为当地十八农户瓜分。做墓室的石板上还有铭文,可惜被用来铺筑水沟,至今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