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求甚解,但求会意

2016-11-18曹光哲

海外星云 2016年21期
关键词:会意柳先生读书人

曹光哲

都说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始终将信将疑。但如果说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是确信无疑的。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伟人如此,吾辈跟着学就是了。

少时读书,长大教书,然后是写书,最后是出书,大凡与书有关的事,我都做了一遍。此生似乎是与书为缘了。只是少时无书可读,枉为“读书人”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仔细想来,还是有太多应该读而没有读或者没有认真读的书。比如《尚书》,比如《周易》,比如《论语译注》,比如《全球通史》,比如《圣经的故事》,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于是,就想到要好好读书了。行将朽木,故做高雅乎?

至于说到如何读书,就想起了陶渊明的一句话。为了不曲解原意,特将陶渊明那篇《五柳先生传》全文引用如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先生不知何许人”?谁都知道,这是写他陶渊明自己。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一篇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读书人更喜欢《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特别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更是写出了历来读书人的那种神韵。“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此三者,乃历来读书人的德性,视之,真不知道他是远古无怀氏时代的人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了。

吾辈今日读书,不求功名,不为利禄,自然是不必“甚解”的。稍有“会意”,就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如能达到“欣然忘食”的境界,更是莫大的享受了。

若能邀来三两爱书之人,于陋室把酒临风,说尽人间书话,文字间每有“会意”,竟至“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便是“阅读的初心”了。《华严经》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笏

猜你喜欢

会意柳先生读书人
“会意”读书法
我是快乐读书人
柳先生的正骨膏
浅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五柳先生的“不”
捷先生的红宝石
读书人
错别字先生
活力课堂源于有效感悟
为啥我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