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2018-04-18王悦霞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言传会意讲解

王悦霞

【摘要】中职语文学习中,语文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阅读量直接相关。学生阅读量大了,读书多了,“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会提高。我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把语文阅读当作一种习惯来培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情感,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育学生阅读不仅仅是阅,更重要地是读,读懂其内心和深意,从而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关键词】讲解 分析 会意 言传

第一,中职语文教学要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来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语文素养。

学生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是在小组或班集体合作学习中进一步加强自己对语文文本的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学生的阅读行为应当自己的见解主张,不能让老师的见解主张代替了学生,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成为老师的阅读灌输行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将立足点放在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上,让学生从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总是单方面灌输,不重视学生独立的阅读素养培养,甚至抹杀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了。

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从教材上下工夫,力求通过对教材的讲解和分析,更好地突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但只注重教材的讲解和分析,则会忽视学生的阅读情感,从而抹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语文阅读教学要深刻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为了进一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由浅入深的提出,则不仅标志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地是表明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浓了,阅读量大了,就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中职语文的阅读,不仅仅是阅,更重要地是读,读懂其内心和深意,从而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对于课本来说,读一遍是不行的,默读更是不行,要出声读,有感情地读,读出文章的真实意味。而现在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很多老师失去了引导学生学习欣赏美文的兴趣。他们在语段训练上耗尽心血,在猜题揣摩上下了不少苦功夫,陷入了自以为捷径的题海战术中去(的确,应付考试也有一定的效果)。结果,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为了迅速提高语文成绩,有些教师以讲代读,使本该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变成了“哑巴”课堂;更有的教师为了使公开课热闹非凡,不重视字词等基础知识,在读一遍课文之后,马上进行直奔主题的讨论,表面的“繁华”,遮掩了语文素养的缺失。“少讲多读”是新课各标准提出的一个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课堂上,教师要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熟读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阅读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要将“读”贯穿始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出新意。陶渊明认为“自己好讀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实,阅读到了会意的程度,便是学生阅读所要达到的较高的境界了。“会意”就是对课文中的内容用心去领会,对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揣摩,品味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达到“会意”的境界,也就意味着学生的语感水平较高了,语文素养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生们对文章的会意能力,这样才能把文章理解得更透彻,这样才不会在阅读理解题中失分太多。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要充分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理解文章的精神所在。如果老师忽视了对学生们会意能力的培养,可能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们的会意能力,但是这样还不行,只“会意”而不能“言传”,那就是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或者在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时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学生知道文章的意思可是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不能有效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可以锻炼学生们语言能力的活动,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提升了学生们的言传能力。上课前5分钟可以让学生讲述新闻,也可以让学生就国家大事或生活小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可以介绍自己阅读文章的心得,等等。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可以让学生谈谈学习这堂课的体会。目的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心里的想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够将自己所会的“意”准确无误地表述出来。

猜你喜欢

言传会意讲解
“词字”——合文会意的字体设计研究
“会意”读书法
连一连
言传不如身教——漫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
以读悟情 以读会意——学会朗读与默读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