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一堂怦然心动的编辑方法学

2016-11-18李惠贞

海外星云 2016年21期
关键词:总编辑纸本爵士乐

什么杂志可以引领潮流40年,还成为许多品味人士的生活指南?睽违已久,日本经典杂志出版社“Magazine House”旗下的《POPEYE》与《&Premium》,两刊总编辑——木下孝浩与芝崎信明也特地来分享心得。而本次中台湾杂志《购物设计》也特别请总编辑李惠贞与两位总编辑对谈,听他们如何分享编辑人生与对纸本杂志的热情。

李惠贞(以下简称李):请问木下总编,在目前数位盛行的时代,杂志的定义对您来说,现今跟以往有无不同?

木下孝浩(以下简称木下):对我来说,杂志的存在是可以在坐电车时、或在家轻松阅读消磨时间的东西,在这过程中若能发现一、两篇我有共鸣的文章,就可以说是好杂志。不过,目前虽然这么认为,但也许之后出现更数字化的东西,我对杂志的看法可能也有所改变。

李:所以可以这么说,POPEYE也是从“人”开始产生有趣的想法,或作为题目核心基础的杂志,我觉得这样的发想很棒。另外也想问,是否会有从一个有趣、有魅力的人开始,延伸发想成题目的情形呢?

木下:会视情况而定,以目前定案的题目来说,8月是爵士乐和落语、九月做时尚特辑、10月则是运动特辑、11月是当代艺术,12月则是与女性有关的约会题目。由于《POPEYE》是月刊形式,我会在发行当月的时间点在脑中建立数据库,储存与培养灵感。灵感来源多来自生活小事,例如爵士乐特辑,就是当我某天进去一间店,刚好店家在放爵士乐,让我思考“对现代的年轻男孩来说,爵士乐是什么样的存在呢?”回公司后,便询问年轻男编辑或工读生对爵士乐的看法,在这样的互动中,让我萌生制作此特辑的想法。其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事物,都会成为灵感的养分来源。

李:在思考题目时,总编会把销量放在心上吗?

木下:虽然我会拿自己的兴趣当参考,但《POPEYE》是本给20到40岁男女阅读的杂志,我还是想制作一本在人生中最闪闪发亮的十几岁阶段,能对他们产生特别影响的刊物。我当初也是在十几岁时,读到当时的《POPEYE》,形成很重要的影响。对我来说杂志取决的基准,还是在读者是否感兴趣。至于销量,当然也会在意,希望卖得好,拉到广告客户,但不能太在意这些事情。我觉得只要用心把特辑做好,最后自然会影响杂志的销量。

李:接着想问一个大问题,由于纸本是深度阅读,加上网络兴起,纸本也有越渐式微感,总编辑觉得纸本杂志存在的意义?

木下:其实,我对纸本数字化并未有太大的危机感;以前有报纸,后来出现电视,当时大家焦虑报纸是否会消失,但并没有;接着网络诞生,大家也没有因此不看电视。随着时代变迁,媒体也会产生变化,现在也许大家会不安,但无需太大惊小怪,好东西自然会留下来。对我而言,这只是在过多的情报当中,留存人们真正值得阅读的东西。所以我认为不需太担心纸本会从此消失,我也是秉持这样的理念在从事出版工作。

最近我去参加了纽约、洛杉矶与东京的书展,发现当中有很多年轻人,专注翻阅著书或摄影集,我对这样的盛况感到好奇,也觉得这是个机会,因此明年想企划有关“书”的专题。虽然目前出版业状况不太好,但我觉得只要做出有趣的读物,还是很有机会的!所以不需要对这样的事感到悲观。

李:想先请问芝崎总编,身为接任一本女性杂志的男性总编辑,如何克服这个过程?

芝崎信明(以下简称芝崎):自己从来没想过要做女性杂志,过去的几十年也只做过男性杂志,完全是无预期接下公司授命的任务。但正因为我是女性杂志新手,反而能激荡出更多新火花,以正面积极态度迎接挑战,做出这本杂志。

李:当您经手一个新任务,要重新定调一本杂志,您会先确定哪些元素,并如何着手?

芝崎:虽然当初公司希望我为《&Premium》改版,但他们告诉我,只要保留部分,其他可按照我的想法来做。所以与其说改版,倒不如说是重新创一本杂志。制作新杂志至少要花一年时间,但一年实在太长,做好之后或许整个社会脉动都已和一年前预想的不同,因此公司只给我三个月。至于说到从什么阶段开始,我会先是标志,再来是封面;先把杂志整体的型态、样式定下来,再去思考商业模式。封面设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标题部份用雾页码,下半部则用亮页码,象是照片镶嵌在封面上。另外我也会反复思考,要如何呈现才会让读者感到有魅力。

李:您之前提过,希望这是本给所有女性阅读的杂志,但这在行销上有点反其道而行;打破年龄层设定,读者样貌就会模糊。这样总编辑如何掌握读者想要的?如何发想主题?

芝崎:日本做杂志的商业策略,大多把读者进行细分:比如设定“40几岁、有小孩的专职主妇”,甚至更细分到“一个28岁、爱去南青山购物,拥有精品的女子”但其实我身边很多人不想被区分,因此我意识到“厌恶被主导、定型的人应该也很多”,并以这种立场去设定。至于构想主题,我会想象这群人应该会有什么样的特定喜好,非关年龄、工作或家庭身份。也会去听身边其他人的意见,再选择题目。

李:最后想请教总编辑,在现今时代对好杂志的定义是否与五年前、10年前有所不同?特别是在这个数位盛行的时代。

芝崎:对我而言,好杂志定义从来没变过,就是要让人感到怦然心动,或为之产生变化。若网络也可以达到这点,或许可以说是好媒体;但我认为纸张还是带有情绪的,较容易感动人心,因为网络很容易形成片段,纸本却是从头到尾、由整体决胜负。因此我认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媒体,只要能让阅听者受到启发,就是好媒体、好的商业模式。?笏(摘自台湾《购物设计》)(编辑/华生)

猜你喜欢

总编辑纸本爵士乐
《岩高千尺虎》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乐二人组
县级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如何做好新闻统筹工作
凤凰卫视资讯台原总编辑阮次山去世
论总编辑在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的作用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张顺琦作品
郭诗奇美术作品展示
月亮和三千元人民币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