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虑排水因素的道路竖曲线半径取值

2016-11-18曹建新张宏玉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7期
关键词:极限值挖方切线

曹建新,张宏玉

(1.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广东 广州 510060,2.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第二车间,甘肃 兰州 730065)

考虑排水因素的道路竖曲线半径取值

曹建新1,张宏玉2

(1.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广东 广州510060,2.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第二车间,甘肃 兰州 730065)

纵断面设计中的竖曲线半径对道路的排水影响较大。竖曲线半径越大,行车越平顺,但是不利于排水。对竖曲线半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以及竖曲线的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从排水的角度考虑竖曲线半径的设置。对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纵断面;竖曲线;排水纵坡;斜率

0 引 言

道路纵断面线形包括直线段坡长和连接直线段坡长的竖曲线,竖曲线一般有抛物线和圆曲线形式,由于抛物线和圆曲线的计算值很接近,为了计算方便,《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采用圆曲线(条文6.3.6)。本次分析仅从竖曲线的半径进行分析。

城市道路规范中,对纵断面竖曲线半径的规定,对应不同的设计速度和形状(凸形或凹形),有一般值和极限值,以及竖曲线长度的一般值和极限值的要求。如设计速度为60 km/h时,凸形竖曲线一般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 800 m和1 200 m,凹形竖曲线的一般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 500 m和1 000 m,竖曲线长度一般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20 m 和50 m。其中半径的极限值为满足视距要求的半径,一般值采取国际惯例,为极限值的1.5倍。竖曲线长度的极限值参考日本的规定,为3 s行驶距离,为了行车安全和舒适,一般值为极限值的2.5倍。

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在选取竖曲线的时候,空间比较大,一般的取值原则是:大于规范极限值或一般值,并且竖曲线长度大于规范要求值。条件较好时,按照大于一般值的要求取值,当条件比较困难时,按照大于极限值的要求取值。而在竖曲线半径取值时,基本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降低填挖方上面,是从经济角度考虑。

城市道路纵向不像山区道路那样出现较多和较大的起伏,一般比较平坦,坡度不大,较小的坡度意味着可以选取较大的竖曲线半径。满足规范要求后,竖曲线半径取值一般比较大,而且灵活性大,各个半径所产生的外距差值不大。换句话说,选择几个满足规范要求的竖曲线半径,所产生影响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

本文通过对竖曲线主要指标的计算,尝试除了考虑视距、经济、平包纵的影响之外,从排水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针对相邻坡度为反坡的情况,也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竖曲线半径取值的标准,此标准对应一定的设计速度和坡差(反向坡),为城市道路纵断面竖曲线取值提供参考。

1 影响因素

竖曲线半径取值应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填挖方、与地台标高的衔接、排水、旧路加铺等。

1.1填挖方

主要从经济因素考虑,填挖方数量对投资和实施难度产生影响。如果通过调整竖曲线可以达到减少填挖方的功效,则调整之前的设计可以看作造成了工程的浪费,有时需要增加挡土墙等结构物来过渡高差。填挖方对景观和生态方面也有影响,往往较大的填挖方对景观是有弊无利的,也失去了原生态,一个项目的实施要尽量减少对现状地形地貌的破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交通功能是一个交通项目应该追求的目标。

1.2地台标高

主要从与两侧已建构筑物(如建筑物或道路等)的衔接,也是从工程的功能性进行考虑的因素,如果不能与两侧较好衔接,可能一个项目就失去了一部分或大部分作用。待建城市道路项目两侧一般分布有成熟的街区、郊区的低矮建筑布局或待开发的地块,无论是三者中哪种情况,均存在衔接的重要性。与成熟的街区衔接不好将影响目前的生产生活,是比较容易发现和修正的;而对于郊区的低矮建筑物的衔接往往重视不够,造成出行困难,本是可以避免的;而对于两侧为待开发的地块,衔接不好的弊端往往在日后才体现出来。种种衔接不利的先例有的与规划有关,有的是设计失误,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逆转的,成本过高,因此衔接应作为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1.3排水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条文6.3.2规定:道路最小排水纵坡不应小于0.3%,当遇特殊困难纵坡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边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大城市中的排水不畅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暴雨时更是很严重,有的立交桥底积水达到车身玻璃处,如广州在暴雨时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及大塞车,潜在的经济损失巨大。城市道路的排水不畅是其中原因之一,比较常见的情况包括:竖曲线半径设置于交叉口或桥底,由于此处往往是多路交叉,几个方向的流水汇集于此,引起局部的洼地造成积水;纵断面坡度过缓甚至小于0.3%,造成排水不畅,由于规范中有设置锯齿形边沟的情况,所以有的设计将道路纵坡设置为零坡或小于0.3%的缓坡,有的项目为了追求行车的平顺,业主要求将整条道路的坡度设计为零坡。零坡或缓坡虽然可按规范要求设置锯齿形边沟,但是由于是横向排水,其效率远远低于纵向和横向(侧入式或平入式进水口)组合的排水方式;对于反坡的凸形或凹形竖曲线,特别是对于坡度稍大,或者为了减少填挖方设置较大竖曲线半径的情况,为了追求行车的平顺,忽视了竖曲线范围内的排水,即使在坡度大于0.3%的情况下,竖曲线上也存在一个区域,是圆曲线切线斜率(某点的坡度)小于0.3%的范围,此范围过长,也会影响排水的效率,由于此区域往往被忽视,也是造成排水不畅的原因之一。

1.4旧路加铺

旧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的路面加铺改造,纵断面设计往往按照现状道路的起伏情况,竖曲线半径的取值最多考虑的因素是加铺厚度。如果加铺结构为沥青混凝土,一般最小加铺两层,最小取值为10 cm,根据高差可以采用三层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调平、底面层调平、沥青碎石调平等几种方式。此时,竖曲线半径主要是考虑加铺厚度,而排水的要求则是次要的,因为设计标高基本在现状道路基础上的加铺,不会出现大的高差,所以坡度、坡长、竖曲线半径等基本已经定型,不存在太大的选择空间。为了节省造价,甚至会选择低于设计规范指标,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现状道路已经开放交通多年,之前的设计指标偏低,现在随着交通重要性增加,提升了道路等级;经过多年的行车,路基沉降稳定,道路起伏很小。

2 竖曲线要素

2.1连续上坡或连续下坡情况

由于本次分析主要是基于排水要求下的竖曲线取值,而对于连续上坡或连续下坡(非反向坡的情况),只要纵坡的取值均大于0.3%,则圆曲线切线斜率(某点的坡度)均大于0.3%,即均可满足排水要求。

如图1所示,连续上坡的起坡坡度为0.3%,通过半径R1和R2连接坡段i1和i2。假设坡段i1和i2的坡度均大于0.3%,则竖曲线半径R1和R2上的斜率(某点的坡度)将大于0.3%。连续下坡的情况亦是如此。

图1 连续上坡或连续下坡示意图

2.2反坡的竖曲线要素

对于反坡,竖曲线形状有凸形和凹形两种。两种情况均存在一个区域,坡度小于0.3%,也即在此区域,排水不顺畅,为了避免竖曲线顶部或底部的积水,应避免该区域长度过长,如果排水不畅区域过长,则与坡度小于0.3%的路段的效果类似。但是由于该区域两侧的纵坡坡度均大于0.3%,设计中往往忽视了采取增加排水的措施,易成为积水的重灾区。

图2 凸形和凹形竖曲线图一

如图2所示,i1和i2分别为两个反向坡段的坡度,竖曲线半径为R,坡段i1和i2的切线长分别为T1和T2,竖曲线的外距为E,假设圆弧CBD段的弧长为L(竖曲线长度)。

由图2可知,T1=T2,如实际纵坡i1≠i2,则应进行下列转换后,再求相应的竖曲线要素。

(1)切线长T1计算

由直角三角形△ABC的边长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切线长。

(2)外距E值的计算

由直角三角形△ABC,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可以列下式

由于外距E值较小,上式计算将E2视为无穷小。

(3)竖曲线长度L计算

则竖曲线长度为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不断强化抓党建、抓改革、抓培训、抓监管、抓创新“五抓”措施,努力提升食品监管水平,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3竖曲线中斜率≤0.3%区域

(1)确定位置

竖曲线中斜率≤0.3%区域即由外轮廓线包围而成的一个范围,其中外轮廓线的切线坡度均为0.3%。区域位置的确定采用反推法和作图法。

如图3所示,假设坡段HF和GI的坡度值分别为0.3%和-0.3%,其中分别与切线CB和BD相交于G和F,坡段HF和GI相交于J。则竖曲线范围HI即为斜率≤0.3%区域,图中采用虚线表示。CB和BD段的位置已知,将切线HF和BD视为一段竖曲线的两条切线,根据切线长公式T1=R tan a=可计算切线FD和HF的长度,同理也可计算CG和GI的长度,根据FD和CG的长度、HF 和GI的长度和坡度在CAD上作图,即可确定竖曲线范围HI的位置。根据图3,坡段HJ和JI为两个坡段的相交点,坡段HJ和JI的长度即为切线长。

图3 凸形和凹形竖曲线图二

(2)长度计算

竖曲线斜率≤0.3%区域的长度与半径大小成正比。

3 分析和计算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凸形竖曲线半径的极限值为满足停车视距要求的最小半径。分别以此数值计算竖曲线斜率≤0.3%区域的长度,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斜率≤0.3%区域的长度计算汇总表

由表1可知,设计速度由100 km/h逐渐减少至20 km/h,竖曲线斜率≤0.3%区域的长度逐渐减小,半径极限值为6 500 m时,该长度为39 m;半径极限值为100 m时,该长度为0.6 m。竖曲线斜率≤0.3%区域在相应设计速度下的行驶时间,也随着设计速度降低而逐渐减少,设计速度为100 km/h时,行驶时间为1.4 s;设计速度为20 km/h时,行驶时间为0.1 s。

由此可知,规范竖曲线半径的选取,并未考虑竖曲线斜率≤0.3%区域,即未考虑排水因素。由于水流速度与道路设计速度并无直接相关性,一般水流速度与雨量大小和坡度相关,所以会出现以下情况:相同的雨量或坡度,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竖曲线半径情况下不会积水,而在另一个相对较大的竖曲线半径情况会发生积水,两种情况可能出现在一条道路中。

3.2不同半径的外距变化分析

分析在相同的坡差下,不同的竖曲线半径取值对外距产生影响,即不同竖曲线半径对填挖方数量产生的影响,假设坡差为4%,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竖曲线半径要素计算表 m

由表2可知,当坡差相同时,竖曲线半径与切线长、外距、竖曲线长度的数值成正比。当竖曲线半径为1 000 m时,切线长为20 m,外距为0.2 m,竖曲线长度为40 m;当竖曲线半径为4 000 m时,切线长为80 m,外距为0.8 m,竖曲线长度为160 m。

当竖曲线半径的差值在500 m时,外距的差值只有0.1 m,即竖曲线半径差别不大时,对填挖方的影响基本体现不出来,特别是在坡差不大的情况下。

而斜率≤0.3%区域的长度在竖曲线半径的差值在500 m时,分别相差3 m。该数值的敏感性显著大于外距,对排水产生的影响比较大,斜率≤0.3%区域的长度由6 m增大到24 m,对排水的影响后者将会大很多,相当于一段区域的平坡。

4 结语

通过对竖曲线要素的计算,本次分析求得了竖曲线半径的切线斜率≤0.3%区域的位置和长度,由于该区域纵坡小于排水要求的0.3%,所以易产生积水。

设计中可以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交叉口等易产生积水危害的位置应尽量避免位于该区域;该区域应增加进水口或锯齿形边沟以迅速排水。竖曲线半径的取值除考虑填挖方、平包纵等因素外,还应考虑排水因素。由于同一条道路的雨水量基本是相同的,建议在同一个项目,应统筹考虑该区域的长度,必要时需增加排水设施。

[1]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2]CJJ 193—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S].

U412.33

A

1009-7716(2016)07-0282-04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7.084

2016-03-03

曹建新(1976-),男,河南遂平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道路工程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极限值挖方切线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动态设计研究
欧拉数极限值和斯坦纳极值的Python解法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过圆锥曲线上一点作切线的新方法
刍议公路工程水泥路面施工技术
一种速解方法
对称空间中满足弱压缩条件及公共极限值域性质的4个非自映射不动点定理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挖方和土方转运
“生态系统”考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