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针刺伤回顾性调查分析
2016-11-18薛芙珍李颖高文芳孙燕
薛芙珍,李颖,高文芳,孙燕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针刺伤回顾性调查分析
薛芙珍,李颖,高文芳,孙燕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针刺伤及常见原因,为制定相关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针刺伤调查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4个临床科室的128位医护人员,在过去一年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9.8%的医护人员曾经历过针刺伤,其中39.4%的人经历过3次或以上针刺伤;23.6%的针刺伤发生在回套针帽时,23.0%的发生在注意力不集中时,20.9%的发生在分离针头时;52.5%的医护人员认为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防范意识薄弱,38.4%的认为在于工作繁忙,26.3%的认为在于处理针头方法不当;实习及轮转护士、专科护士、医生3个群体中,实习及轮转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最高,为96.3%。结论临床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掌握了针刺伤防范相关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有待加强;实习及轮转护士是针刺伤高发人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院配备完善的设施和足够的医护人员,完善各项流程和制度,加强培训和管控,特别是强化实习及轮转护士的培训与督导,将对降低针刺伤和防范职业暴露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医护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
针刺伤是实验室和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原因,也是临床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一,有报道称我国医务人员针刺伤率达85.84%~91.50%,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的79%[1,2]。近年来,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等血源性传染病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针刺伤导致受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直接进入体内,不但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显示,影响针刺伤后的危险性因素主要包括伤口深、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静脉或动脉以及污染源来自于病毒载量高的感染者。如何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一直是广大医院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但目前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调查了某三甲医院128位医护人员在过去一年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分析针刺伤常见原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为回顾性调查研究,于2014年6—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在临床一线工作3个月以上(含实习期);(2)目前在临床一线工作;(3)参与调查及研究无障碍者;(4)愿意参加本调查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不能配合调查者。
1.2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医护人员针刺伤调查表,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工龄、工作性质、学历、职称等;(2)针刺伤相关资料:包括在过去一年是否经历过针刺伤,针刺伤的次数、发生时机,认为自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等。调查前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等,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28份,收回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96.9%。
1.3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124名调查对象来自医院24个临床科室,年龄18~50岁,平均(27.03±0.51)岁,工龄0~22年,平均(4.55±0.45)年,其余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n=124)
2.2调查对象针刺伤相关资料
对124例调查对象在临床工作中是否经历过针刺伤、针刺伤次数、时机以及自身对针刺伤原因的评价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2.3调查对象工作性质对针刺伤发生率的影响
通过分析调查对象工作性质与针刺伤发生率的相关性,阐明针刺伤高危人群,结果见表3。
3 讨论
3.1临床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现状
本调查显示,有79.8%的医护人员曾经历过针刺伤,其中39.4%的人经历过3次或以上,虽然此数据低于我国大部分相关报道,但仍不容乐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二十余种病原体均可通过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伤而传播[3],理论上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肝炎病毒[4],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将是不可逆的,此外,任何针刺伤伤口还存在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在临床一线工作,日常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频繁接触各种锐器,针刺伤不可避免。如何进一步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风险,亟待管理者的重视。
表2 调查对象针刺伤相关资料(n=124)
表3 调查对象工作性质对针刺伤发生率的影响(%)
3.2针刺伤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本调查显示,有35例针刺伤发生在回套针帽时,占针刺伤总发生数(148例)的23.6%;34例发生在工作忙碌注意力不集中时,占23.0%;31例发生在分离针头时,占20.9%;其余依次发生在环境中有暴露的针头时,患者不配合时,更换无帽针头时和接触锐器盒时。首先,尽管早有操作后勿回套针帽的规定,但大部分针刺伤的发生还是与回套针帽有关,由此可见操作规程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没有落实到位,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并制定更严格的督导措施。其次,临床工作繁忙也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一线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其应急反应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针刺伤。因此,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按国家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是减少临床各种不良事件的基本要素。再次,临床医护人员在锐器使用完毕、分离针头、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时也易发生针刺伤。尽管专业的锐器分离、处理工具在设计和具体使用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但目前其配备和使用尚不普遍。因此,医院按常规配备锐器回收箱、针头毁坏装置等是减少针刺伤的物质保证。最后,建立健全注射、穿刺等标准操作规程和尖锐废弃物回收及处理管理制度是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制度保证。
3.3医护人员经培训多数基本掌握了针刺伤防范相关知识,但实际运用中尚存在不足
99名发生过针刺伤的医护人员中,高达52.5%的人认为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防范意识薄弱,38.4%的认为在于工作繁忙,26.3%的认为在于处理针头的方法不当,仅4.0%的调查对象表示未受过相关培训。鉴于职业暴露的危害,目前针刺伤防范在全国各级医院受到重视,相关知识的培训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的常规内容。但我国医疗机构针刺伤防范培训的覆盖率尚未见相关报道,且培训效果也无相应的评估研究。本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调查对象都接受过针刺伤相关知识培训,且能客观分析自身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说明调查对象较好地掌握了针刺伤防范相关知识。但针刺伤发生率高达79.8%,充分说明调查对象尽管掌握针刺伤防范知识,但并没有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这种知识培训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的现象应该引起医院感染管控部门和培训管理部门的重视,制定相应对策。
3.4实习及轮转护士是针刺伤高发人群
本调查中实习和轮转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达96.3%,其次为医生和专科护士,分别为85.2%和71.4%。轮转护士和实习护士存在专业认知程度较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5]、心理健康状况差及焦虑发生率高等问题[6,7],针刺伤是其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8]。分析原因,实习及轮转护士针刺伤的发生与其操作不熟练、操作不符合流程或规定要求、护患沟通不畅或操作时过于紧张、针刺伤防范知识掌握不全面或不牢固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针对这一群体,除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外,应重点强化针刺伤防范知识和应用的培训及管控,最大程度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保证其身心健康,增强工作信心。
3.5建立完善的针刺伤管理制度
本调查显示,针刺伤在医护人员中发生频率高,发生范围广,因此医院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针刺伤,比如建立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管理小组,及时完善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针刺伤应急方案,及时了解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现状,保证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能得到及时的咨询与正确的处理。监督和指导医护人员做好针刺伤防范工作,加强针刺伤防范和处理培训。
4 结语
本研究显示,临床医护人员针刺伤现状堪忧,针刺伤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从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针刺伤防范相关知识,但有待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习及轮转护士是针刺伤高发人群。污染的针头可传播多种病原体,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院配备完善的设施和足够的医护人员,完善各项流程,落实培训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重视实习及轮转护士持续培训与督导,将对降低针刺伤发生率起到重要作用。
[1]李惠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619.
[2]王塘颖.实习护生对针刺伤认知的现状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2):3369-3370.
[3]顾露,胡萍.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人员针刺伤情况回顾性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4):532-533.
[4]张艳英.医院43名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4-25.
[5]林灵萍.轮转护士在临床工作期间压力因素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士,2011(10):7-8.
[6]王艳,位娟,徐桂花.轮转护士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52-53.
[7]陈雪莲,郑萍,陈惠丰.实习护生与新护士人格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32):187-189.
[8]王薇,王茜,靳英辉,等.护士实习中职业相关安全问题及其防范对策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724-726.
R192.6
B
1671-1246(2016)03-0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