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①
2016-11-18石金梅
石金梅
(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心理干预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①
石金梅
(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目的:研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与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均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对实验组加以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家庭环境情况与治疗前后的精神病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家庭环境情况与精神病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采用抗精神病药物与心理干预结合方法有较好的效果,适合普及应用。
心理干预;精神疾病;分裂症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缓解病情,控制相关症状与复发情况。若患者的精神分裂症主要是阴性症状如退缩、思维与意志缺乏、情感淡漠等,药物应用并无明显效果[1,2]。本院精神科为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心理干预结合在治疗该病中的优势,特对2014-01~2015-12共8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01~2015-12在本院就诊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组依据为数字随机法。实验组中女患者与男患者为26例与17例;年龄19~48岁,平均(28.67±4.51)岁;文化程度:19例为初中,15例为高中及中专,9例大专及以上。对照组中女患者与男患者为28例与15例;年龄19~49岁,平均(28.84±4.73)岁;文化程度:20例为初中,16例为高中及中专,7例大专及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实施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不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实验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之上加以使用心理干预。①每周2次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患者感情上的接受与理解,对患者的主诉认真对待,鼓励、肯定患者的积极面,建立友好关系,给予患者指导,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②开设包含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积极应对紧张的方式、面对挫折、角色适应等内容的心理卫生课,一周1次,每次4~8个小时;心理沟通在第二周时实施,主要是患者之间、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一周1~2次为宜;放松训练在第三周实施,实施者为心理治疗师,一周3次,每次20min。③家庭治疗与行为治疗均在第四周时开始。家庭治疗主要是将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传授给家属,对家属的心态与认知进行调整,一周2次;由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职业康复、文体活动训练、社会技能与生活技能训练等行为治疗。④第6周对患者的自我暗示训练进行指导,指导患者将不满情绪宣泄出来,学会自我鼓励与自我安慰;同时采取森田治疗,一周3次为宜,促使患者以实践的方式去理解,而不是只用脑筋。
1.3 观察指标
以家庭环境评定量表为参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家庭环境情况,主要从控制性、独立性、矛盾性、娱乐性、文化性、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七个方面进行评价,除矛盾性项目外其余项目分值高者代表家庭环境情况较好。
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为参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精神病评分,主要从罪恶观念、概念紊乱、情感交流障碍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的家庭情况评分对比
实验组的各项家庭情况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的家庭情况评分对比±s,分)
2.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精神病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精神病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的精神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精神病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病程长、病情严重等是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抗精神病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3]。不少研究指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的单纯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治疗时所用的方式多为全封闭式,患者处在完全被隔离的状态,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影响患者家庭与社会功能的恢复,对药物治疗起到了反作用[4,5]。在患者本身负面情绪较重的情况下,病情的反复与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均严重影响了患者康复信心,加剧其负面情绪,情节严重的患者甚至有严重的偏激心态,产生自杀心理。研究发现,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法之上加以使用心理干预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6]。分析其中原因,心理干预的实施前提为自身条件容许,可实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将其身心调整至最适宜状态,从而有效保证患者在治疗中的配合程度,不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也有助于疾病的转归。本研究将心里干预方法应用于治疗中,重视外部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为患者融入社会与家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治疗中,以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为基础,将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并通过心理卫生课、心理沟通等打破患者的封闭状态,进一步对患者的心理矛盾进行缓解,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对周围事物的消极看法[7]。此外,患者间的交流可帮助患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自身的疾病,并借鉴他人的方法来正确的看待精神分裂症。经过心理干预结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治疗后的家庭情况评分、精神病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崔永霞[8]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两个月心理干预后的精神病评分为(27.60±1.21)分、(34.43±1.26)分,研究组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之上加以心理干预是有效的方法,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1]曲志君,刘铁桥,魏丹.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态行为应对方式及健康教育需求现状调查[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03):108-113
[2]吴逢春,周燕玲,郑英君,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年复发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的调查[J].广东医学,2014,35(01):130-132
[3]张永梅,陈卫霞,柳烨,等.氯氮平和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肝功及血常规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3):138-139
[4]Bolinskey PK,Gottesrmn II.Premorbid personality ind icatots of schizophrenia-related psychosis in a hypothetically psychosis—prone college sample[J].Scandinavian Journal Psychology,2010,5 1(01):68-74
[5]程索华,孙燕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1):28-29
[6]姚星星,吴晶.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及其医疗费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1):801-805
[7]Liptak A1,Tate J,Flatt J,et al.Humor and laughter in person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their caregivers[J].J Holist Nurs,2014,32(01):25-34
[8]崔永霞,王灵灵.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03):85-86
石金梅(1974~)女,广西梧州人,专科,主治医师。
R749.3
B
1008-0104(2016)05-0131-02
201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