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通腑法对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6-11-18邵亚新陈博宇
邵亚新 陈博宇
(北京平谷区中医医院,北京 101200)
健脾通腑法对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影响的临床观察
邵亚新 陈博宇
(北京平谷区中医医院,北京 101200)
目的 观察健脾通腑法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通腑法治疗,观察记录一次性脱机成功的时间,脱机成功率,脱机成功后30 min心率增加百分率、呼吸增加百分率、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等。结果 健脾通腑法能够改善患者呼吸肌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减少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患者的脱机成功率(P<0.05)。结论 健脾通腑法对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健脾通腑 慢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通常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当临床症状控制,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时,就应及时脱机。但有部分患者对呼吸机依赖不能脱机,长期机械通气不仅会增加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导致病死率的增加[1]。临床中我们发现健脾通腑法可以改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依据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中医证型符合脾虚夹实证[3]。符合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4]。排除器质性脑损害需行机械通气无自主呼吸者;因各种原因无法服用中药;放弃继续治疗者。
1.2 临床资料 临床观察病例全部来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共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3~84岁,平均(62.80±4.10)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4例,肺间质纤维化4例,尘肺1例,肺癌1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5~78岁,平均(60.20±3.60)岁;其中COPD 15例,肺间质纤维化3例,尘肺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法建立人工气道,应用美国鸟牌VELA呼吸机,据病情与血气结果调整通气模式及参数,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中药复方制剂(组成:党参12 g,茯苓12 g,炒白术12 g,陈皮10 g,大黄10 g,厚朴10 g,枳实10 g,瓜蒌20 g,炙甘草6 g)。每袋150 mL,每日3次,每次1袋。
1.4 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的时间、一次性脱机成功率、一次性脱机成功后30 min心率增加百分率、呼吸增加百分率。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1.5 疗效标准 机械通气患者中断机械通气24 h后能够维持辅助自主呼吸,则为脱机成功,否则为脱机失败[5]。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ASS(V19.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描述性分析,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脱机成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比较 治疗组一次性脱机成功17例,成功率85.00%。对照组成功11例,成功率55.00%。两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一次性脱机成功时间脱机成功后30 min心率和呼吸增加百分率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一次性脱机成功时间、脱机成功后30 min心率和呼吸增加百分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
表1 两组一次性脱机成功时间、脱机成功后30 min心率和呼吸增加百分率比较(分,±s)
表1 两组一次性脱机成功时间、脱机成功后30 min心率和呼吸增加百分率比较(分,±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
2.3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pH在治疗后得到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PaCO2显著下降,PaO2则显著提高;治疗组患者PaO2及PaC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时间 PaCO2(mmHg)pH PaO2(mmHg)治疗组 治疗前 70.24±5.67(n=20) 治疗后 53.45±6.57*△对照组 治疗前 72.86±6.85 7.29±0.07 55.21±2.56 7.35±0.10*△82.39±5.63*△7.29±0.12 54.86±1.84(n=20) 治疗后 62.27±8.51*7.32±0.09*71.58±9.32*
3 讨 论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加之人口老龄化,烟民增加等,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6],成为临床工作中的治疗重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急性发作期常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当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时,就应及时开始脱机[7-8]。临床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撤机失败,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此类患者存在治疗周期长且疗效不好的特点,因此,提高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脱机成功率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中医药的参与为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显示,健脾通腑法能够提高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缩短一次性脱机成功时间;成功脱机后30 min,治疗组心率和呼吸次数增加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呼吸肌功能高于对照组,健脾通腑法对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由于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肺脾之间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生理情况下,脾土、肺金为母子关系,脾运强弱决定肺气盛衰;病理情况下,子病及母,肺病及脾,脾运失健,痰浊内生,故临床采用“培土生金”之法,健脾土以益肺金的治疗可使肺气充盛,宣发浊气于外;脾为生痰之源,健脾化痰能够减少痰液潴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健脾可以扶助正气,驱邪外出[9-11]。其次,《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互相影响,如大肠气畅,则肺气肃降正常,若大肠气滞,则肺气上逆而咳喘。通腑可以调畅大肠气机,使肺肃降清气于内,以利于咳喘的控制。故临床中笔者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以健脾通腑为主方,方中党参、茯苓、炒白术、甘草为四君子汤,共奏健益脾胃之功,现代研究发现党参、白术等补气中药能降低慢性缺氧小鼠的耗氧速度与呼吸控制率[12];陈皮健脾化痰,瓜蒌归肺经能清肺化痰;归大肠经,能润肠通便;大黄、枳实及厚朴组成小承气汤,能泄热通俯,消痞除满,消除机械通气所致胃肠胀气等副作用,现代也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通腑”可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分泌增多,从而提高肺的免疫能力[13-15]。本方健脾化痰,理气通腑,补而不滞,诸药配伍,共奏健脾通腑之功效。
本研究发现,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健脾通腑法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健脾通腑法具有缩短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疗程,改善通气质量,提高患者脱机成功率的优点,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在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大样本的随机对照性研究,故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1] 黄斌,陈骏.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对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成功率影响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333-1335.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4,141.
[3]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86,187.
[4]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2007,19(2):67.
[5] 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61.
[6] 洪小兵,颜云龙,陶毅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 1598-1596.
[7] 魏琼,董津平,李惠敏,等.机械通气时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4B):58-59.
[8] 李洁,范铁兵.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5):927-928.
[9] 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淡[J].湖南中医学院学院学报,2003,23(6):31.
[10]王天芳,杨维益.脾主肌肉的实验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22-24.
[11]翁燕娜,韩云,谢东平.培土生金法对COPD呼衰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耐力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4): 586-587.
[12]李兴泰,张家俊,陈文为,等.补气与理气中药对慢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的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2(3): 34.
[13]李玉梅,朱晓梅,吕荣,等.大承气汤对实验性肺水肿家兔病理改变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1):24.
[14]崔克亮,曹书华,王今达.大承气汤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1):12.
[15]田在善,沈长虹,李东华.大承气汤对便秘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J].天津中医,1992,9(4):19-22.
R563.8
B
1004-745X(2016)10-199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6.10.053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