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运动社会化服务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2016-11-18高守东
江 旺,高守东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网球运动社会化服务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江旺,高守东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网球社会化服务对象、网球场馆、服务内容及教练员的具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安徽省;网球;社会化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已悄然改变,“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成一种主流。随着一系列国际顶级网球赛事在中国落地生根和发展壮大,以及中国本土球员李娜勇夺法网和澳网两项大满贯,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关注度骤然提升。然而,网球运动被冠以“贵族运动”,普通民众误以为是不可企及的运动项目。如何使网球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去,享受网球所带来的健康与乐趣,因此,对网球运动社会化服务进行探索,对加快我省网球运动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徽省网球社会化服务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网球社会化服务的对象
网球运动参与人员以及有意向从事网球运动的人群是网球社会化服务的对象。由于历史渊源网球运动被冠以“贵族运动”“绅士运动”,加之网球运动受场地等限制条件,造成网球运动成为很多爱好者望而却步的运动项目。安徽省参与网球运动的人群呈现“三高”特征,即高收入、高学历、高品位的白领及中高端人群为主。参与网球运动的人群主要由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学生、社会白领及企业家等;在年龄结构上,主要集中在30~50岁左右家庭、事业稳定,经济收入稳定丰厚,具有大量闲暇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从居住人口看,网球社会化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人口,一方面,安徽省乡镇、农村现有的网球场地屈指可数;另一方面,安徽省城市经济基础较好、人口集中、拥有较多的网球场地等有利条件。在性别方面,受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和料理家务,不应该穿着暴露在阳光下暴晒,因此,女性参与网球运动人数偏少,参与网球运动的人群主要是城市男性。
2.2网球社会化服务的从业人员
2.2.1安徽省网球教练员情况教练员是网球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练员队伍的素质关系到网球社会化服务的有效实施。安徽省网球教练员分为全职和兼职教练,且兼职教练占主要部分。以合肥市为例,网球教练中全职教练仅占30%,而兼职教练多达70%。教练队伍不够稳定,而且兼职教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势必会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在全职教练员队伍中,本科及研究生从业人数偏低,专科及高中以下的从业人数偏多。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安徽省网球教练员队伍总体水平较低,缺乏高素质、稳定的网球教练员队伍,这也是阻碍网球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原因。
2.2.2安徽省网球陪练人员情况由于安徽省地处中部,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长期以来从事网球运动不愿花钱购买服务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从事网球运动的人群极少乐意花钱找陪练,陪练市场几乎没有。另外,从事网球运动的现有人群大多是有多年网球运动基础,球友比较稳定,没有陪练的需求。相反,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网球运动开展较好的省市,网球陪练是一个时髦高薪职业,有些高水平的陪练动辄一小时就有上百的收入。因此,一方面造成了安徽省内大量的网球人才外流,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安徽省网球人口的快速发展。
图1 网球教练员学历情况
投稿日期:2016-06-22
2.3网球社会化服务的载体——网球场馆
网球场馆是开展网球运动的载体。课题组成员通过实地调研和安徽省第六次全国场地普查的网球场地数据汇总整理发现,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安徽省共有网球场馆775片,其中,室外标准场地678片、非标准场地(指场地的长、宽或空余场地不符合国际标准)59片、室内38片。从数量来看(表1),前5位的分别是合肥市(212片)、芜湖市(89片)、六安市(63片)、宿州市(58片)和蚌埠市(48片),后3位的分别是亳州市(7片)、阜阳市(15片)、池州市(18片)。其中,合肥市网球场馆的数量约是亳州市的30倍,表明安徽省网球场馆分布严重不均衡,除了省会城市外,其他城市网球场馆的数量偏少。从场地的规模来看,安徽省网球场馆分布稀散,除合肥市“安徽省小球运动中心”、六安的“天鹰网球俱乐部”、宿州的“宿州国际网球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网球场外,其余超过6片数量的网球场地几乎没有。因而,场地成了制约安徽省承办较大规模赛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安徽省现有网球场地分布上明显看出,网球场地分布主要集中在省会合肥及南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网球运动的开展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网球社会化服务的根本目的就是推动网球运动的普及,实现其在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安徽省网球运动总体落后,地区差异明显的形式要求我们在网球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提高网球运动开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努力提高开展较为落后地区,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在落后地区加强政策支持,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方法策略,促进安徽省网球运动的大繁荣。从场地运营的模式来看,96.5%的网球场地是自主经营,意味着安徽省绝大多数网球场地是“自给自足”,只有3.5%的网球场地是委托运营和合作运营,只有极少数网球场地充分发挥了网球场地的功能和价值。从对外开放的时间来看,安徽省网球场地不对外开放317片,占40.8%;部分时段开放222片,占28.7%。由于网球场地本身封闭性特点,安徽省网球场地大部分修建于校园、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等,这些单位日常采用封闭式管理。
3 网球社会化服务的途径
3.1网球社会化服务的多元化
服务生产可能是标准化,也可能是个性化。根据服务产品性质及对象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服务方式。网球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主要有赛事推广、网球培训两大类。由于安徽网球运动实际发展情况,赛事的举办主要是低级别的青少年赛事和业余网球赛,尚未举办一定规模及影响力较大的网球赛事,仅有宿州有一站WTA低级别赛事,但影响力甚微,六安每年也申请举办ATP低级别的赛事。在网球培训市场方面也十分混乱,多是临时性短期培训班,没有长期系统的网球培训组织,内容及方式略显单一。赛事举办、网球培训都缺乏宣传引导,对网球社会服务化的影响力尚显不足。
3.2网球社会化服务的新举措
3.2.1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强网球运动推广人们生活和交往方式的变革及网球运动“健身、时尚”的属性,是网球运动兴起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2014年,安徽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839元人民币,位列全国第14位,人均消费性支出16285元,增长8.5%,其中食品、衣着支出增长9.5%,医疗保健支出下降23.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下降1.5%。安徽省经济虽然得到较大发展,但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仍相对落后,人们消费主要集中于生活消费,健身娱乐消费支出较低,对于网球这样消费较高的运动更是寥寥无几。体育要融入社会就必须要实现大众化,而网球大众化的主要障碍是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在经济发展上下狠心,同时要积极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突出网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和社交平台作用。国外推广网球注重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将网球文化与消费时尚文化相结合,利用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通过把网球运动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吸引人们参与到网球运动项目中来。
3.2.2加大网球场馆建设,提高利用率安徽现有网球场数量约775片,相对于常住人口达6082.9万的基数明显偏少,想方设法加大网球场馆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球场馆资源是当下的重点。很多小区的网球场地被闲置,长年失修显得破烂不堪。究其原因,是网球运动不够普及,打网球的人较少,而网球场地的维护费用高,使得一些小区的网球场地常年紧闭或改为他用。一些政府机关楼院及高档宾馆的网球场地,虽说场地设施较好,但只为满足部分特殊人员的需求,实际利用率也不高。对此,需要变革网球场馆运营模式,在有需求的地方可以委托他人经营,或者与其他单位、公司合作运营。部分有实力的个人、企业可以承包,自主经营,实现自负盈亏。这样才能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网球场馆的利用率,为网球爱好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与网球运动的平台。
表1 安徽省网球场地分布一览表
3.2.3创新宣传方式,实现网络信息化信息技术可以轻易地实现服务的灵活性,从而改变服务组织和服务交易的形式。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成了人们主要的生活交往方式。网球社会服务的推广应该依靠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发挥互联网在服务推广的优势,创新服务手段开发线上网球服务产品营销,线下服务准确高效传导作用。可以将网球场馆的相关信息和教练员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向外分布,这将有效地提高网球社会化服务的速度。
3.2.4完善网球教练员队伍培训机制人们购买产品是因为他们相信产品有效用,但对于服务来说,人们会与他喜欢的人打交道,他们认为自己会喜欢这项服务才购买,这使得顾客和员工的接触成为营销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部分。教练员是网球社会化服务与对象的媒介,在网球社会化服务过程中担任服务的生产者与销售者的角色,网球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条件就是网球教练员。加强网球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和考评,对于提高网球教练员业务水平、提高网球社会化服务的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安徽省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教练员都是业余球员,专业化程度较低。需要加大对现有网球教练员进行培训工作,提升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安徽省网球协会或地方网球协会可定期邀请国外教练员,国家队、省队退役运动员来短期培训、教学,有条件的可邀请网球明星进行实地指导,这都将扩大我省网球运动的影响力,从而提高我省网球社会化服务的水平。
4 结 语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国民体质的大幅提升是其中重要一环。网球因其特殊的教育、健身、休闲等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与参与自然在情理之中。全面推进网球社会化服务,满足网球爱好者锻炼需求,发挥网球运动在体育产业领域的作用,是我们不断探索和推进网球社会化服务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安徽省网球运动只有转变过去的社会服务的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得安徽省网球社会化服务的事业达到新的高度。
[1]何海明,袁方.体育营销2011十大经典案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2]汪健.合肥市城区网球俱乐部现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朱庆,朱宏,王丽萍.网球运动社会化发展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5):24-25.
[4]陈占锋.网球社会化对消费市场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2):96-97.
[5]陈劲,陈钰芬.赢在服务创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0.
[6]克里斯托弗·洛夫洛克.服务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G845
A
1674-151X(2016)08-138-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5.07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AHSK11-12D153);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项目号:2014yks011)。
江旺(1991—),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球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