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研究
2016-11-18韩志强
韩志强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研究
韩志强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结合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特点,采用专家问卷法、实地调查法等,构建了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选取了5项典型的国家级传统体育类和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AHP;适宜性评价
“居土之中,受气之正,其天性朴茂”的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古老的文明,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对开发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有着很大的优势。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通过应用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以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套严密的评价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案。
1 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全面性、灵活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参考了相关旅游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后,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文章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构建了河南省民族传统旅游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开发潜力、开发条件、决策行为和开发效益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涵盖了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的各个领域,具有涉及面广、代表性强和便于操作等优点。
1.2构造判断矩阵并用和积法求取各因子权重
AHP法是通过填写判断矩阵得出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然后用和积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实现定性指标定量化。本文先构造判断矩阵,按标度的方法进行重要性评定,再用和积法计算出综合层B、评价项目层C和因子评价层D各个因素的权重,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所构造的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评价因子权重结果见表1。
表 1 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
投稿日期:2016-06-12
2 评价的实证研究
2.1研究实例的选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当中,结合该地区旅游资源情况和开发现状,选取了河南省登封少林功夫、博爱县八极拳(月山八极拳)、巩义狮舞(小相狮舞)、兰考县麒麟舞和沁阳高跷(高抬火轿)5项典型的国家级传统体育类和传统舞蹈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评价的对象,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和权重进行评价分析。
2.2评价方法及数据采集
已选取的5项河南省国家级传统体育类和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条件、开发潜力、决策行为和开发效益旅游适宜性指标载体作为评价单元,用于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指标数据主要是通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及旅游专家的调查问卷中的基础数据处理得到。为反映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的差别,根据旅游区(点)的评分结果划分为5个适宜性等级:Ⅰ级:8.0;Ⅱ级:7.0~8.0;Ⅲ级:5.0~7.0;Ⅳ级:3.0~5.0;Ⅴ级:≤3.0。
3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3.1评价结果
通过AHP分析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了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指标权重,然后采集了上述5项国家级传统体育类和传统舞蹈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统计数据,并运用构建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获得了上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的评价分值。(表2)
3.2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分析
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分析可知,在所从选取的5项河南省国家级传统体育类和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登封少林功夫的评价分值最高为8.46分,其旅游开发适宜等级为Ⅰ级,资源开发空间巨大;这与少林功夫品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少林功夫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对郑州乃至河南区域旅游和商贸发展贡献最大等密切相关。评价结果显示:登封少林功夫的“开发潜力”“开发条件”“决策行为”和“开发效益”等评价指标,其评价值明显优于其他各项。旅游开发适宜等级为Ⅲ级的是巩义狮舞(小相狮舞),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得分上次于登封少林功夫,分值为5.67分,评级结果显示:在“艺术观赏价值”“知名度”“地方政府为保护非遗采取的措施”“集群状况”“直接经济效益”“文化保护与传承”等6项评价指标的分值较高,这表明了第Ⅲ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巩义狮舞(小相狮舞)在旅游价值、旅游资源的特性和区域旅游条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适宜进行旅游开发的。而旅游开发适宜等级为Ⅳ级和Ⅴ级的博爱县八极拳(月山八极拳)与沁阳高跷(高抬火轿)、兰考县麒麟舞,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较低,特别是沁阳高跷(高抬火轿)、兰考县麒麟舞评分值仅为1.67分和1.50分,尚不具备较好旅游开发潜力和开发条件。
表2 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
[1]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李瑞,刘长运.南阳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2):90-93.
[3]汪侠,顾朝林,刘晋媛,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多层次灰色方法:以老子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7(3).
G812
A
1674-151X(2016)08-13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5.06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河南武术产业的裂变与复兴研究(课题编号:2013BTY012)。
韩志强(1979—),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