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教梦: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6-11-17冯子川
冯子川
我是一名平凡的职教人,一名职业教育的逐梦人。
在近30年的职教生涯中,我的职业梦想不断绽放:教学生学会做人,学好技能,为学生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当年,我大专毕业,成为一名职校老师,去年,我硕士毕业,依然坚守在职教岗位兢兢业业。从普通教师到副校长,24年来,我和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一起成长。
30年坚守职教一线
1986年大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攀枝花钢铁公司下属的一个技工学校,任教6年后,我来到了沙溪理工学校。当时学校创建不到一年,只有2个教学班。我曾带过一个家电班。这个班共40多人,都是让人头疼的家伙,用“人教人怕”来形容也不为过。当时,学校为了鼓励教师来给他们上课,还额外给每个老师每月发放30元的补贴,而当时我们的工资不过400多元,即便如此,很多老师也不愿上。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我和几个同事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和这帮熊孩子一起度过了3年。让人意外的是,最后这些学生中一半成了企业老板。
在20年后的同学聚会上,那个班上最调皮的一个学生拉着我的手说:“老师,谢谢你没有放弃我们,是你们成就了今天的我们”。这让我十分欣慰,学生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人都要追求自己的价值,而沙溪理工为我提供了一个逐梦的平台。
做好自己再教学生
在沙溪镇民间,曾流传着多个和沙溪理工学校有关的段子。其中,90年代初是“不用功,去理工”;到了90年代末,这一说法变为“要用功,才能去理工”;再到后来,就成了“进理工,能成功”。每次说起这些,我都感到十分自豪,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能看到自己不断成长的影子。
最初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师,后来通过不断自学和自我提升,才有了今天。在转岗任计算机教师时,专业知识几乎为零,就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再教学生。如此反复一段时间后,大家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于是,我建议学生参加初级程序员资格考试。这在外人看来是一种近乎疯狂的举动。当时,只有杨仙逸中学的学生敢名参加,而且通过率不高。然而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学生们最终走进了考场。
在送完他们后,我也悄悄地进了考场,几个学生看到我时,非常惊讶地问,“老师你怎么来了”。当时我笑着跟他说,“我也来考试”。我的参与,让学生们很受鼓舞。参加考试的34个学生中一共有16人合格,一所成立二年半的镇办中职学校有这个成绩很罕见。
在随后的日子中,我靠自学先后通过了中级和高级程序员,职业指导师,本科、在职研究生学习,并于去年拿到了硕士学位。
好教师要让学生出彩
作为一名职校教师,我秉承着“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紧密结合。我想方设法,与老师们一起把企业引进校园,把课堂搬进车间,让学生“上课就是上岗”,将教学融入企业产品的开发或生产中,建立了“学生作品转化为企业产品,最后成为市场商品”的通道,实现了工学全面对接,产教深度融合,达到了校企共育人才的目的。同时,我们还聘请20多位全国知名服装设计师、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在校内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专业的建设发展。现在,学校五大专业全部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并分别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或省级实训中心。
更可喜的是,由于全面开展了教学改革,因此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成绩突出。2007-2015年,我指导并带队学校师生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服装设计制作与模特表演竞赛中共荣获11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实现“七连冠”,为广东省争得了荣誉。学生参加省市各类技能竞赛也屡创佳绩。学生参加高职类高考成绩突出,在上线率、各科平均分、总平均分等连续二十年名列全市第一名。学生参加广东省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证等十多个工种类别职业技能考证,取证率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在2008-2015年中山市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学校连续七年荣获全市一等奖。
自1991年建校至今,我们为社会输送了3万多名优秀的技能人才,其中有全国劳动模范,有服装品牌设计师,有自主创业的企业家,也有农村基层管理干部,更有大批在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我们的学生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成就了他们出彩的人生。
职教人要勇于探索职教改革发展新路
作为一名教学副校长,如何把教学改革与产业链、价值链对接,推动产学研合作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带领教师团队打造了“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创建了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与有关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成立了服装检测中心、研发中心、电子商务中心。通过这些平台,学校与60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了全面、深度、高端的产学研合作,为当地服装企业提供新产品设计开发、精益生产、服装检测、电子商务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全方位推进专业对接产业链,让专业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由于产学研合作成效突出,2012年学校获得中山市科技进步“产学研合作奖”。2015年,学校服装研发中心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将我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积极协助校长带领学校管理团队和全校教职工,以当地产业经济为依托,开展校企和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创立了“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中职沙溪模式”,为职教改革发展积累了新的典型经验。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品牌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有二十多个省市近160所职业院校单位先后到我校参观交流,学校办学经验和成果也受到中央新闻采访团、南方日报等三十多家媒体报道,学校也多次在国家、省内外及兄弟学校开展交流、指导和作经验介绍,在全省、全国中职教育中正发挥着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在2011年12月举行的广东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暨与粤港澳服装业对话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盛赞学校“已达到国家级示范水平”。学校还连续两届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特等奖和一等奖,连续两年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在内的中央十大新闻媒体来校专访报道学校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和成就,被评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于2013年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被誉为“全省乃至全国广大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羊”。
做中教,做中研,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规律
我积极参与教改教研,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十一项市级以上教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主持的《“专业对接产业链”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成果获职教类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研究的课题《创建国家级服装实训基地的行动研究》获得中山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撰写的16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广东教育》(职教)等全国或省级刊物上,主编或参编6本出版教材。我还先后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中山市名教师、广东省首届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
作为一名职教人,我庆幸自己能赶上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好时代。广东省作为全国现代职教综合改革试点省,为我们提供了尽展才华的大舞台,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教育事业上,把个人价值根植在学校的发展中,我们就会成为受学生和社会尊重的教师,也就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教学生学会做人,学好技能,为学生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这,就是我的职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