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6-11-17丁淑钰
丁淑钰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很多中职学校在实施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探索,为中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校计算机专业近年来坚持校企合作,在提高毕业生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校毕业生仍然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部分毕业生并没有像预期那样顺利就业,或者找到与专业对口的职位,学生对就业的认知和准备明显不足;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培养的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难以快速胜任工作岗位,这给企业用人、学生就业都带来不少压力。这说明我们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滞后,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脱节,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效提高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一、我校计算机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校近年来多个专业坚持开展校企合作以提高人才质量,计算机专业也不例外,近几年企业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认可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
(一)学生自主设计能力不够
经过在校两年半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按照已给出的效果图设计作品,但是自主设计能力和创新性不够,仍依赖于教师的指导,这就和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二)教学内容跟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日新月异,更新地很快,因教材、教学软件、电脑设备等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也要不断地更新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质量评价有一定的改革,但仍不够
现在教学质量评价不但注重结果评价,而且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但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由学校自己或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来完成的,缺少企业的真正参与,离企业、行业的需求、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方法有较大的差距。
(四)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学生在校期间有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学生会或专业教学部以及学校各种文体活动,部分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等能力,但在客户服务意识、行业规则意识等方面欠缺,离企业、行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二、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创新校企合作学生培养模式?笔者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观察和思考,认为可以分两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创新培训结构,二是创新考核模式。
(一)培训结构的创新
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结构必须针对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要去更新培训内容并完善培训结构,已不是传统的仅仅掌握基础技能及专业技能就可以满足的。笔者认为,完善的员工培训结构应该包含以下七个方面:
1.基础技能培训。现代社会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有营销能力、有专业技能而又知书识礼的员工很受欢迎。对此,合作企业十分清楚,很多企业把对员工进行基础技能培训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尽力把员工培训成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基础技能主要包括礼仪、国学、文化等,通过系统培训,让员工在业务技能得到大幅提高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得到较大提高,成为综合性人才,这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基础。
我们的做法是:一、二年级时,结合我校三育课题的实施,利用德训课对学生进行国学知识、传统礼仪的教育,利用《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五门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同时请企业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职业礼仪、职业道德讲座,强化学生对职业礼仪、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三年级时,学生到企业实习,则是对职业礼仪及职业道德规范的践行及实践,同时在企业培训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品格修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概念型技能培训。概念型技能是企业员工必须的技能之一,有分析、判断、决策、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和设备的员工,将会受到企业重用。在校企合作开展教学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企业成熟的经验,全面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分析、决策等方面能力的锻炼,提高其分析、决策水平。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学习完基本技能之后,模拟企业真实需求以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开展实训,在实训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进行分析、调查,了解该项目的内容和含义,再进行设计、实施,直到完成整个项目。同时也聘请企业专家到校进行指导和点评。通过项目实训,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决策、灵活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的能力。
3.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培训。情商高低将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就,一个高情商的人,将给自己的事业发展带来很大帮助。现代的社会如何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校企合作中,利用好企业成熟人际管理经验和管理人员,企业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灌输人际关系处理方法,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学校,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参与部门或学生会管理工作,学生学会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领会尊重、理解、沟通、帮助的重要性,通过与人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周围的朋友、同事、上级等个性,善于用因人而异的方式解决好各类矛盾和冲突,提升学生的个人魅力,自信自强,是建立强大精神支柱的必要条件。
4.目标方法论的培训。做一个完整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监督方案的实施,是企业对每个员工的必然要求。在校企合作教学工作中,企业承担起培训学生做计划、方案实施、过程检查、处置PDCA管理循环等内容的培训,具体如图1:PDCA管理循环,让学生逐步掌握每项工作实施流程,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在学校,通过第五学期的某几方面的综合项目实训,企业专家到校对学生进行如何做计划、方案实施、过程检查、处置PDCA管理循环等内容的培训,学生再自主选择项目,开始做计划、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不断检查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完成方案,总结经验。到第六学期学生进入企业,在企业专家的带领下按照计划、方案实施、过程检查、处置PDCA管理循环,真正实施工作任务,通过不断地实施,增强学生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
5.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是校企合作最主要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为了加强校企合作,学校成立了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专家到校与专业老师一起研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方案,积极开展企业调研,根据专业相应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知识与实践,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在教学中通过项目教学、导学探究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企业实践阶段,合作企业将安排骨干技术人员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训,让学生在系统培训中,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升华为实践,逐步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高就业成功率。通过这样的实践学习,一旦从校门毕业进入社会,直接可以在工作中独挡一面,所以专业技能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模型是重中之重。
6.管理知识培训。管理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学的技能之一,也是一个复合型人才必备的技能。学校课堂教学,管理课程与企业相比,薄弱很多,合作企业要充分利用成熟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贯穿于整个合作教学过程中,包括人员管理、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等。学生要逐步学会以绩效为导向的目标规划、协调和沟通、授权和激励、考核和评估的体系模型和机制,通过具体的实例亲身体会并感受团队过程中的辛酸苦辣,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7.知识面能力培训。知识面广博是经验提升和积累的重要途径,要学会有计划的涉猎文化、文艺、历史、心理学、信息科学、经济学、时尚等多类学科,拓展知识面有益的补充综合能力,提升并积累经验的不足,保障通过学习后与社会接轨的目标,达到实用性人才的目的。我校的计算机专业实施性计划中专门开设了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如心理健康、历史等,另外还有选修模块,这个模板从二年级开始就开设一些人文方面的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修,以增强自身的知识面,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校企合作考核机制的创新
校企合作成效如何,必须通过考核机制进行验证。对学生的考核,可安排在实习的最后几个月进行。对如何进行考核,建议采用以SMART的方式(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进行,建立在校阶段考核、企业实习考核、社会实践考核三类模型,主要体现在:
1.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我校与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委员会成员多次商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的职业分析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确定我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分为两个专业(技能)发展方向: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方向和网站建设与管理方向。围绕着这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来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来选修某一专业发展方向来进行专门化地学习和实践,为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新构建质量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及各个行业(如电信行业等)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与行业、企业一起构建以适应企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质量标准体系。在考核内容上,不仅包括对专业技能的考核还包括对职业素养的考核;在考核形式上:我们采取“五个结合”,即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平时考试与阶段考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考证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在考核评价方式上,做到既注重终结性考核,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在考核主体上由原来单一的教师考核变为教师、学生、企业专家等多方面考核。
3.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我校近几年来以课题为引领大胆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导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来改革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为每堂课的教学创设学习情境,定义教学目标,探究实施过程,构建完整的导学探究式课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导学、导思、导行,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技能的理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综合职业素养,为以后对口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经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学生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在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中,通过学习与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动手、分析问题、协作互助的能力与交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提高,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其次,企业能够通过与学校深度合作研究,完成企业实际培训资源和经验的整理与再现,通过研究成果来解决员工岗前培训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问题。同时,我校教师在带领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实践经验大大地加强,也将进一步深化我校计算机校企合作效果,使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