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6-11-17彭国民
彭国民
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一所在十年前寂寂无闻的镇属职校,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吸引了众多省内外的同行前来参观考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践行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育人质量,使学校打造硬实力,提升软实力,扩大影响力,实现跨越发展。
校企合作是职校培养“零距离对接”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当前中职学校在推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合作层次不高、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合作机制不健全、教学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而我校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项目为抓手来推进校企合作,使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了华丽蜕变。
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一是成立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二是在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统筹和领导下,各专业部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分配到各专业部进行督导,从校长到各处室主任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与此同时,建立和健全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学校编印了《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工作手册》,明确分工与责任,规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标准与流程。
(二)主动出击,加入当地行业商会,积极参加商会组织的活动
从2008年开始,学校的各个专业先后主动加入了当地的行业商会,成为会员单位和理事单位。2015年,学校的珠宝专业升格为顺德区珠宝商会副会长单位。加入商会组织后,学校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学校能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而且是站得高,看得远;其次,在商会组织里,学校与企业互动交流的机会多,交流面广、度深、线长。更重要的是,学校紧紧依托商会这个平台,能便捷地对行业内主要的大中小型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
(三)走出去,深入企业调研
我们学校一直特别重视教师到行业企业调研,要求所有专业教师一定要走出去,深入企业以访谈或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调研。从2008年开始,学校各个专业依托商会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有的专业至今已开展过多轮的调研。除专业教师外,学校还于2013年以专业部、教研组为单位分批组织了全校教师包括文化课教师到企业进行集体参观、访谈,回来后每位教师写一篇心得或感悟,学校汇编成册,印发给全体教师交流学习。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学校收获了颇多成果:一是了解了企业发展现状,为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各类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了很好的铺垫;二是了解了企业所需,为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真实可信的依据;三是跟踪了解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改进教育教学积累了经验。
(四)组建郑敬诒职校产学联盟
到2012年,在创建国家示范校前期,学校又联合各商会组织,牵头成立了由行业商会、企业和兄弟院校等59家单位组建了郑敬诒职校产学联盟,由于有前面加入商会组织、作了市场调查等工作的铺垫,所以组建产学联盟这项工作变得十分顺畅,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到了2015年,郑职产学联盟的会员单位已发展到80家,这个平台也就越来越大了,由此,学校已建立了有效的甚至可以说是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二、项目驱动,深化校企合作
我们认为,与企业要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一定要有项目。项目驱动即以项目为载体(抓手)来推进校企合作,进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 有针对性地选定项目
一要看学校的专业发展是如何定位的。学校必须思考(规划):这个专业的建设现状和发展目标是什么?这个专业将向哪一个或哪几个方向发展?二要在进行广泛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选准企业。三是选定企业后要找准突破口,有针对性地选定项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校企合作。如我校选定伊之密公司作为一个重要合作对象,是因为该公司近几年已发展为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好,管理十分精细、规范,其实施的“7S”管理与我校机械专业推行的“6S”管理一脉相承。现在,我校与伊之密的合作已由起初的学生实习基地一个项目发展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省级青年教师实践基地”)、“学生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和“订单培养”三个合作项目。
(二)结合专业发展,实施项目驱动
1.依托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我校机加工类专业包括机械、数控、模具三个专业。机械专业是我校的龙头专业,也是省重点建设专业。机械装备制造业一直是伦教和顺德的支柱产业。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我校在2006年迁入新校时,就制订了优先发展机加工类专业的专业发展规划,并规划首先把机械专业做大做强。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下,机加工专业的设备设施投入大(一方面是当地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争取到中央财政拨款的360万元的教控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当时学校面临的问题是机械专业师资力量整体不强。怎么办?学校除了选送大量的教师参加省培、国培外,还着力在教师企业实践这个项目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时,我们就选定把“教师企业实践”这个项目作为突破口来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我校机加工类专业委派了一批专业教师分别到新马氏木工机械有限公司、亿海玻璃机械有限公司、恒基创富机械有限公司和伊之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参加生产实践。
2.创新项目,推进专业建设
随着我校机加工专业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我们又选定了新的校企合作项目。从2014年开始,在学校与企业之间互相考察调研过多次后,我校与赛锐刀具有限公司开展了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赛锐公司原在国内有两间工厂,伦教工业区一间,江苏昆山一间,在美国还有一间分厂,它是主要生产木工机械刀具的精密机械公司,公司的主要机械设备十分先进,生产效益好。我校与赛锐刚开始合作时,只选定了两个项目:一是来料加工,我校利用本校的设备和人力资源承接赛锐的生产加工任务,二是教师培训,我们选派专业教师到赛锐参加顶岗生产。现在,我校与赛锐公司的合作继续拓深,赛锐公司已将国内两间厂整合后整体搬迁到了我校,2015年8月搬迁完毕,已在学校正式运营,现在双方合作的项目主要有三个:一个是赛锐公司与我校以及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精密数控刀具研发中心;二是共同建设“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车间”,我们将学生的实训教学与企业的生产融为一体,学生的实习就是生产,既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又节约了教学成本;三是共同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endprint
3.打造特色项目,彰显专业特色
以我校珠宝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为例。珠宝产业是顺德区伦教街道的龙头产业,是伦教政府优先发展重点打造的产业。我校在2006年创办珠宝专业时就已制订了重点发展、着力建成省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的专业发展规划。九年来,这个专业的发展的确十分迅速,由当初一个只有不到50名学生、只有一个方向的专业发展为学生超过800人,拥有加工、营销、鉴定和设计四个方向的省重点建设专业。我校珠宝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是全方位的,而且一直是深层次的。该专业主要与周大福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了校内珠宝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设备和设施完全按企业的要求来规划与布置;共同开发课程、开发教材(国内珠宝专业几乎没有现成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并共同探索了“双元三段”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基本实现了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目前,珠宝专业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主要有四个:一是“订单培养”;二是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学校聘请了有着四十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原在万辉珠宝担任首席总监的香港籍首饰加工工艺大师胡锦超先生到学校建立了“胡锦超大师工作室”,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四是国际化办学,我校与周大福公司旗下的裕顺福钻石厂合作,共同开办津巴布韦钻石加工课程班,为津巴布韦培养钻石加工人才。目前,国际班开班的各项手续已上报顺德区教育局和广东省教育厅并已获批,第一期(50人)培训班的实训室建设、饭堂宿舍的改建已基本完成,特别是师资培训、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教材编写(中英文两个版本)等工作已准备就绪,培训时间为一年,在本校学习半年,到周大福公司实习半年。
在机械专业和珠宝专业的引领和辐射下,我校其它各个专业也积极寻找项目与企业开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而成效也是显著的。近几年,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越来越高,社会评价越来越好,学生升大录取率高,升大的通道越来越广,越来越通畅,学校分别与顺德职院、佛山职院和江门职院等多所高职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学生参加广东省和国家级技能大赛,捷报频传,屡创佳绩,特别是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在数控车加工技术项目竞赛中,夺得全国一等奖,其中,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夺得全国一等奖的第一名。2014年,在顺德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13所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共19个项目、306名学生和63名专业教师参加的师生技能竞赛中,学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