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不能不分是非
2016-11-17佚名
佚名
2015年5月1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乔木微博举报何炅“吃空饷”,称何炅编制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但已经“好多年没来上过班”,依然领工资。四天后,该事件以何炅辞职,并声明在北外设立“何炅奖学金”收场。原以为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整个事件就此结束。有舆论称,何炅应该感谢母校同事的“较真”,让潜藏多年的“不清不白”走到阳光下。可是,为何炅打抱不平的粉丝,似乎并不想善罢甘休。
中国的粉丝,很多不是以是非观、法制观来决定自己的立场的,尤其当有损荣誉的事情出现在自己的偶像身上时,偶像有多受伤,他们就有多心伤,他们要让给自己偶像带来伤害的一方付出更大的代价。5月25日上午,乔木称,“十来天收到辱骂信息5000多条,手机号、邮箱,甚
至女儿的照片等个人隐私被曝光在网上,邮箱里也塞满了‘死全家等的咒骂邮件”,让他为家人感到忧心不已。
此事并非孤例。柯震东吸毒被抓,粉丝却冠以“颜值正义”;吴京因为一句“不认识”,被韩国明星组合EXO的粉丝在“贴吧”刷版…这些事显示出粉丝的“群殴”力量和以偶像之名发言的“群体极化”的泛滥。在虚拟网络空间,在社交媒体时代,技术的发达让这样的群体性活动更为便捷。放狠话,下“狠手”,也因为其虚拟性、匿名性而变得更为轻易。当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被打破,给当事人带来的可能就是实实在在的伤害。
很多人有自己的偶像,这是正常的情感寄托,并不为过。但是,热爱不能变成狂热,崇拜也不能变成膜拜。做粉丝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不能随意践踏、超越法律和道德底线。假若缺乏理智地追星,不仅会有损偶像的声誉,而且会伤害自己。所以,请做一个理性的粉丝,静静守候偶像,为其正确的言行点赞,对其错误举止提出批评,事实上后者更能体现对偶像的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