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脊梁

2016-11-17王立群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墨家学派脊梁

王立群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先生思考中国脊梁这个问题时,是在他完成小说《非攻》之后。所以说,有理由相信,鲁迅先生对墨子的了解,对其中国脊梁问题的叙述是有直接影响的。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与其他诸子显著不同的是,墨家学派的人不是光在嘴巴上说说,而是躬身实践,是名副其实的“埋头苦干的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则理想崇高。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这十大主张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十大主张是墨子的学说,也是墨家学派的纲领,是他们的理想。墨家的有些理想是相当高尚的,尤其是“兼爱”的思想,包含了平等与博爱的意味,他们把这种崇高的理想称为“为义”,意思是从事正义的事业,“万事莫贵于义”,在“义”之外别无所求。

二则不慕虚名。越王有一次听说了墨子的盛名,就邀请墨子到越国做官,想以此博取一个好士的名声。越王开出的条件是分封五百里的土地给墨子。墨子说:“如果越王能听我的话,用我的措施,只要有饭吃,有衣穿就够了,何必要分封的特殊待遇呢?如果越王不听我的话,不用我的思想,而只要我接受分封,这不是出卖我自己的名义吗?我要是愿意出卖我的名义,在中原地区我就出卖了,何必要到越国呢?”墨子拒绝了功名富贵,因为这并不符合墨家学派的理想。

三则敢于担当。墨子的一生,奔波在鲁、齐、宋、卫、楚等各国各地。每当有国家被侵略时,墨家总是自发地前往,或者制止战争于未始,或者帮助防守于围困之中,没人要求他们必须这么做,没国家邀请他们必须如此做,这就是墨家。这也是墨家令人肃然起敬之处。

四则甘心奉献。孟子评价墨子时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意思是说,墨子主张兼爱,哪怕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了,只要是对天下有利的,他就乐意去做。墨子是“利他主义”的坚持者,为了他人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即使自己不喜欢干的事,只要是对他人有利,也要去做。

五则勇于献身。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的团体,成员众多,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代表的是社会底层与弱者的立场,但是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文献记载,墨子之门多勇士,他们都能赴汤蹈火,面临死亡,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六则自找苦吃。《庄子》中评价墨者说:墨者穿着粗布衣服,脚穿草鞋,日夜不息,以吃苦耐劳为准则,不这样做,就不足以称墨者。墨家主张节用,对衣食住行均求节俭,有饭吃,有衣穿,就足够了。墨子是这方面的典范,“独自苦而为义”,为了理想,为了正义的事业,甘愿吃苦。

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不务空名,不怕艰苦,脚踏实地,尽力工作。这就是墨子埋头苦干的精神。其实,从古至今,华夏民族又何尝缺乏这样的人呢?

陈景润默默无闻数十年,在几平方米的狭小房间里,就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几麻袋草稿纸,在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取得重大突破,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埋头苦干。

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在中国当时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以一颗颗爱国之心,为祖国搞出了“两弹一星”,让世界惊叹,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靠的是什么?还是埋头苦干。

如果觉得这些人离我们太遥远了,那么不妨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凡是成绩突出者,凡是业务精湛者,凡是有一技之长者,哪一个不是通过埋头苦干而取得成绩的呢?

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猜你喜欢

墨家学派脊梁
党是民族的脊梁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具有创新价值的伯明翰学派文化阐释
重“流派”、弃“宗派”与讲“学派”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论墨子“兼爱”思想作为通识教育之核心理念
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
你的脊梁,我的天
论浙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