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棉蚧对玫瑰的危害与防治
2016-11-17
吹棉蚧对玫瑰的危害与防治
吹绵蚧又名绵团蚧、棉籽蚧、白条蚧等,属同翅目介壳虫总科绵蚧科,现已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其食性杂,危害海桐、山茶、玫瑰等250余种植物。近年来,吹绵蚧对玫瑰的危害愈来愈重,如不能有效防治,将严重影响玫瑰的正常生长。
一、吹绵蚧的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暗红或橘红色,背面褐色,椭圆形,长4~7毫米。腹面平坦,中胸和后胸上的突起显著,四周有淡黄色绵状腊块,并有银白色蜡质和纤维状蜡丝。成熟雌虫腹部下有一银白色、椭圆形隆起的卵囊,通常有14~16条纵条纹。雄虫细长,长约3毫米,胸部黑色,前翅狭长,灰褐色,腹部末端有钩刺3~4个。
若虫:椭圆形,橘红色。初孵若虫卵圆形、橘红色,长0.66毫米、宽0.32毫米,附肢与体多毛,体被淡黄色蜡粉及蜡丝;黑色触角6节,足黑色。1龄雌雄无区别,眼、触角和足黑色,触角顶端有4根长毛,腹末有3对并列长毛。2龄后雌雄异形,雌若虫椭圆形、深橙红色,长1.8~2.1毫米、宽0.9毫米,背面隆起、散生黑色小毛,蜡粉及蜡丝较少;雄若虫体狭长而活泼,体被薄蜡粉。3龄雌若虫长3~3.5毫米、宽2~2.2毫米,体色暗淡,仍被少量黄白色蜡粉及蜡丝,触角9节,口器及足均黑色。雌虫第3龄,体上黑色小毛更显著,背面布满黄白蜡质物;雄虫第3龄开始具有与成虫相同的副肢及翅芽,并于枝条裂缝或杂草及松土间作棉状白色的薄茧,再次脱皮后即化蛹。
蛹:椭圆形,橘红色,长2.5~4.2毫米、宽l~1.4毫米,腹末凹入呈叉状。3龄雄虫为预蛹,长3.6毫米、宽1毫米,色淡,口器退化,具附肢和翅芽。
茧:长椭圆形,白色,外窥可见蛹体。
卵:长椭圆形,长0.65毫米、宽0.29毫米,初产橙黄色,渐变橘红色。
二、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
发生规律:繁殖方式多以孤雌生殖。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吹绵蚧的发生。吹绵蚧世代不齐,一年发生2~3代,多发生2代。以雌成虫或若虫在玫瑰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雌成虫发育产卵,卵期约20天,在山东平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若虫期约50天。成虫于7月中旬发生较多。第一代成虫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产卵,8月上旬为盛期,第二代若虫发生盛期为8月中旬,第二代若虫期一般为70~80天。
危害特征:吹绵蚧以雌成虫或若虫群集在玫瑰的新梢及枝干上,吮吸汁液危害,虫体附着的玫瑰枝条表面呈棉絮状白色,叶片发黄、脱落,枝条枯萎,树势衰弱,甚至枝条或全株枯死。
三、防治方法
此害虫的发生先后不齐,虫体背部又有蜡质覆盖着,防治不易。因此,应以玫瑰萌芽前防治为主,充分利用天敌控制危害。
1.人工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局部发生时,用硬毛刷刷除玫瑰枝条上的虫体,或剪除有虫枝条,集中进行烧毁。
2.化学防治。玫瑰落叶后和来年发芽前各喷施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局部发生时也可用毛刷沾药刷于有虫枝段。
在若虫集中孵化期,可喷施50%杀螟松。若错过最佳防治期,应选择内吸性强的农药配以渗透蜡质较强的杀介壳虫专用药物喷雾防治。
3.生物防治。充分利用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小红瓢虫、黑缘红瓢虫、红环瓢虫等天敌防治。药剂防治时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减轻对天敌的伤害。
(郭永来 山东省平阴县玫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