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制

2016-11-17贺会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5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标准化

贺会杰

(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重庆 400032)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制

贺会杰

(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重庆 40003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上升,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更为繁盛的发展,除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成本外,工程项目管理同样是至关重要,可以说,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质量的成败,因此,人们越发重视工程项目管理。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对工程项目管理展开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因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缺乏足够量的实质性研究,故而,主要就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更上一层楼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制

0 前言

近些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上升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在整个工程项目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成本都是极其有利的。随着工程项目的发展,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繁杂,对管理者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更高,同时也要求工程项目管理应标准化。

1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

1.1 内容组成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主要是由两方面组成,即标准化的分类与相应的标准分类。而标准的确立途径则可分为几种:

(1)无发起人的标准。此规定的专利权不属于任何人或是任何机构组织,存在形式主要靠严格的书面形式。

(2)有发起人的标准。其专利权属于一个或是多个发起人与机构。

(3)自发性标准。其标准协议主要是在自发性标准组织内达成并予以公布。

(4)强制性标准。该标准主要由管制性政府机构颁布。

1.2 作用分析

(1)提升绩效。如果工程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绩效,工程项目整体的绩效也会随之上升。因此,从本质上说来,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就是基于先前成功的管理实践经验上,再进行总结与升华,从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给后续的管理工作,国外曾有研究表明,工程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对整个工程项目都有着相当大的意义。制定项目管理标准能确保项目组织的每位成员都采用“共同的语言”,能通过共同标准与过程控制,有效预测、管理项目管理行为,以实现过程的有效控制,以提升工程项目的绩效。

(2)累积知识。能形成标准化的知识即为显性知识,相反,未能形成标准化的知识则是隐性知识,因此,可通过具有重复性、能够共享的知识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毕竟工程建设单位掌握的知识比较有限,而通过标准的制定,能够引入工程建设单位不具备或没掌握的知识,提升工程建设单位的知识量,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给工程项目管理。

(3)增强能力。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首先得建立完善的标准的体系,在标准体系的制定的过程中,会融进各种先进的技术、方法与理论,这能有效帮助到工程建设单位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在这不断的循环、重复的程序中,工程管理人员必将会耳熟目染,随之掌握相应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理论,其管理能力也会得到质的飞跃。

2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制的运用

2.1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整合制度

近些年,建筑企业在不断壮大,建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生产力却严重不足,“用工荒”已成普遍现象。因此,务必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尽量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充分挖掘出员工的内在潜质。并定期向外界招收建筑业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填补企业空缺。另外,加大对建筑设备与器械的资金投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租赁的方式缓解资金问题。

2.2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

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对其实行分类标准化管理制度,以达到优势互补。其中,建筑质量由施工队伍负责,当施工队伍出现质量上的问题时,由中间人员负责管理,解决质量问题,至于成本以及项目的整体运作,则由项目经理执掌。因此,施工队伍应对建筑项目进行负责,建立完善出一系列的管理标准化制度或体系,并将施工中所遇到的质量、人员的调配及其管理等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2.3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创新制度

唯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更长足的发展,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施工中出现问题时,也要及时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或是以往建筑工程项目中成功的解决办法。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务必要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并加强技术创新。

2.4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施工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应合理、切合实际,严格分配各个生产要素,并在施工过程中分类管理责任制度,对施工中的每一环节都应做到严格控制,确保管理有序进行。只有确保建筑材料性能适用,质量过关、建筑结构科学,合理、建筑技术先进,可靠、施工人员态度端正,操作熟稔、监管人员认真负责,管理到位等,才能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安全、有质有量的顺利进行。

2.5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成本制度

对于工程技术的管理好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因此,技术的管理标准化与否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必须引起重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对于设计上存有的不足,必须及时优化,同时企业和承包单位之间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对于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案的预算实行标准化控制,以确保质量的情况下,把降低成本贯穿于整个施工技术方案中,优化方案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从而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工程项目。

2.6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风险制度

风险危机会存在于每个工程项目中,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格外重视工程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对于所有的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毫无疑问会对其产生严重的威胁,只有加强危机意识,建立完善出能风险预防或是危机管理的制度管理,确保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安全性。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冷静做出分析和判断,并总结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在向专业人士做出请教后,尽快给出正确、合理的解决措施。同时要加强和社会各界的沟通,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带来的恶劣影响度。

3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路径

单位在实施管理标准化时,所采用的有效实施管理办法的措施,从而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即为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路径。为了顺利实施管理标准化,应建立完善出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本文在基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再参照了现代工程建设行业的特点,提出了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8个步骤。

(1)识别需求。应明确实施管理标准化时会出现的问题,不同项目其目标要求也不尽相同,具体还是得根据实际项目目标的要求,来实施标准化管理的需求。

(2)定义目标。识别需求后,明确出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所应达到的目标。

(3)标准参照。选出相应的标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参照,用来作为制定工程项目管理标准体系的参考。

(4)总结经验。可对企业先前的过程项目管理经验做分析与总结,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可重复使用的项目管理内容,并将其作为标准化管理的标准。同时,分析与总结先前出现过的各种工程事故,提出相应的预防、解决措施,尽量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5)形成体系。在标准参照与经验总结之后,整理、分析出适用的管理标准化体系,并将体系实质运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

(6)组织学习。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确保所有成员对工程项目管理标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7)执行标准。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制定的管理标准来开展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8)修订标准。在现有管理标准执行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的环境变化,在分析与总结后,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标准进行一定的修订,以便管理标准能更好的运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

4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作用机制模型假设

4.1 提出研究假设

(1)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与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将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为研究重点,可有效提升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工程项目绩效。国内外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与工程项目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比较少,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不论项目类型一致与否,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与工程项目绩效管理二者之间都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2)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与工程项目过程绩效。在项目绩效的评价上,主要包括有过程及其结果这两方面,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作用机制分析的重点。因此,现针对二者的关系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二不论项目类型的一致与否,都会致使工程项目过程绩效与过程项目管理术语、流程、工具、组织、领导、合作模式、信息管理、绩效评价等标准化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3)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与工程项目合作绩效。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与之关联的利益相关者较多,且利益追求也不尽相同,为了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利益相关者会在对合同条款时做出相应的解释。想要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有效协调好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三不论项目类型一致与否,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与工程项目合作绩效之间呈现的都是正相关关系。

(4)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与知识积累。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技术以及知识都会得到一定的积累,但是一旦人员流动,这些积累的知识也会随之流失。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四不论项目类型一致与否,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与知识积累都是呈现正相关关系。

4.2 建立假设模型

依据以上假设的提出,建立出如图1所示的假设模型图。该模型中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影响因素假设模型以及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制模型。

4.3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假设模型,对以上四个假设做出分析可知,不论项目类型一致与否,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越高,项目管理绩效则越好,二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当项目类型一致时,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为关键的8个因素,呈现的是正相关关系,反之,项目类型不一致,项目组织与合作模式也并不会对工程绩效造成影响。

5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绩效,在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制的假设与分析后,得知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与工程项目绩效二者之间是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越高,项目绩效就越好。这充分说明了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其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性。

图1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假设模型

主要参考文献

[1]段志成.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钟启德.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的作用机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5(18):250,253.

[3]麻宏伟.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6):124.

[4]乔柱.工程建设标准化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的机理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5.

[5]魏元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5.046

F279.23

A

1673-0194(2016)15-0082-03

2016-05-04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