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半两钱的类型及其相关问题
2016-11-17徐勇捷上海
徐勇捷(上海)
战国秦半两钱的类型及其相关问题
徐勇捷(上海)
战国秦半两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主要流通货币,学界较认可的始铸年代自惠文王二年(前336)至始皇嬴政灭六国完成统一事业(前221)为止,流通行用了115年。由于其以单范与手工刻写钱文为主要铸钱工艺,即使在同一方钱范上所产生的钱文结字仍不尽相同,因此造就了半两钱“千钱千面”的现状。
194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关中、关东、西南与西北流通区战国秦墓葬与窖藏的发掘,使一大批战国秦半两钱现世。这批珍贵的钱币实物使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战国秦半两钱的面貌,并对其做一个初步的分类。由于已发表的考古资料拓片数量有限,故下文仅对半两拓片的出土地点及其考古资料做出类别有无的判断并对比。其中,关中流通区出土战国秦半两钱的地点主要有陕西长安首帕张堡、凤翔县南指挥公社、耀县城东;关东流通区主要有河南汤阴、卢氏官道口、河北邯郸西小屯、内蒙古赤峰敖汉旗;西南与西北流通区则主要有四川青川县、郫县红光公社、成都蒲江县、昭化宝轮院、甘肃天水放马滩。现将其七种特征较为明显的类型分述如下。
一 长字型
这一类战国秦半两钱钱径一般在30-33mm,重5-8g上下,主要由分流直铸式范所铸,其代表性的钱范则有陕西凤翔县东社村出土半两钱铜范、岐山县亢家村出土半两钱铜范、阿房宫旧址出土半两钱铜范等。由于此类范型将钱体作为浇道,所铸之钱又未精修,因此钱体通常留有上下两个茬口,有宽有窄,这除了受钱范浇道影响之外,也因钱体拆分时所掰断的位置而不同。字风方面此类半两钱以“长字”为其主要特征,这一特征作为核心贯穿了整个战国时期秦半两钱的钱文风格,并以其衍生出千变万化的钱文方式。张堡出的此类半两钱两茬口居钱体上下,“半”字狭长,“两”字长方,字架松散(图一1),也有钱文倾斜,“两”字一脚外分者(图一2)。耀县城东战国墓出土的此类钱通常称为“长字分脚两”,与岐山半两钱铜范的结字如出一辙,虽两者茬口宽窄不同,然其通行年代应是相当接近的(图一3)。四川成都蒲江则有“半”字中横折远离首部,字架较前者更为宽松,虽然这一类在结字上与前者有所区别,但观其风格仍脱胎于前者,是为长字亚型,由不同的工匠刻写习惯所致(图一4)。
二 长字向小字过渡型
在张堡、郫县、蒲江墓葬与窖藏中出现一种半两钱,钱径在28-31mm上下,重3-7g,少数可达10g,钱文风格介于长字与小字之间。这类半两钱通常也有上下两个茬口,仍属分流直铸式范所铸。张堡所出土半两钱中,有的“半两”二字长方,字架较“长字型”更为紧缩(图一5),有的“半”字首部呈“八”撇状,虽“半两”二字整体显窄长,但仍与“长字型”有着较明显的差异(图一6)。郫县与蒲江出土的两枚茬口分居上下,半两二字较前者更短,字架也更紧凑(图一7、8)。青川M50出土的墨书竹牍为秦隶,“作为篆书快写趋向隶书的过渡期作品,青川木牍还夹杂了许多篆体字,显示了与其隶变母体——同时代金文的一致性和延续性①。”其证明了古隶文字在战国晚期就已出现,而此时的半两钱钱文主要由工匠手工刻写产生,在长期、数量巨大的生产线上必然会遇到诸如速写、简化等问题,其作为战国货币文字,虽与竹牍的战国文字有所不同,但仍有着一定的联系。
三 小字型
这类战国秦半两钱也为分流直铸式范所铸,二茬分居上下,钱径29-32mm,重3-5g,极少数可达10g以上,半两钱钱文“字小而缩”是其主要特征,河北邯郸西小屯窖藏出土中,一枚“半两”二字小而紧缩,“两”字寄穿,相比“长字型”的字架显得极为内敛,并且注意了与穿口的比例(图一9)。另一枚与青川M50、张堡窖藏出土在风格上基本一致(图一10-12),“半”字首部呈“八”撇状,中横折近似圆折,虽其钱文整体“字小而缩”,但仍能看出留有“长字型”的遗韵。早些时候一些专著认为这种半两钱属于较早时期秦国地方城邑铸造的钱币②,而王雪农、刘建民两位前辈在《半两钱研究与发现》中指出:从实际情况方面看,“小字圆折”式应该是先秦半两中出现比较晚的一种。综观各项出土资料,在对整个战国秦半两钱的各种风格面貌和减重规律与战国文字的发展联系后,笔者认同王、刘的看法。
四 放逸型
放逸型战国秦半两钱主要由于其钱文气韵生动、笔画放逸而名,这类半两钱可能由分流直铸式、单模范或其他型式的钱范所铸。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半两钱残范,此范留有两个完整和半个残存的半两钱阴文钱腔(图三1),观其阴文“半两”二字当属此类,由于此范残缺,其范型与年代还待相关资料将来完整公布后做进一步探讨。河南汤阴窖藏所出的此类半两钱中,一枚“半”字移首,中下部倾斜,“两”字上横粗壮,双人居中而较短,书风古朴凝重,整体字大布满钱面(图一13)。另一枚为传型钱,“半”字左倾而“两”字右斜,书风粗犷遒劲(图一14)。这两枚细观之下,仍以长字型为基本格调,其古朴如此或因工匠刻写时的场合严肃庄重而为之。内蒙古敖汉旗所出的半两钱据资料公布的拓片来看,其风格较为一致(图一15、16)。值得注意的是这批半两钱钱文风格不似关中与三晋地区所出的战国秦半两钱,“半两”二字虽仍为长字型,但其笔画细挺有力,给人刚正不阿的感觉,这应是一种独立的、带有拓土边疆特色风格的半两钱。前些年以来广西桂林、湖南沅水(一说为清水江)都出有不少此类半两钱,其钱文风格与敖汉旗所出的半两钱如出一辙,这三者之间也应有所联系。
五 横向茬口型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此类半两钱在战国晚期各地墓葬、窖藏中出现的次数较多。这是一种具有横向茬口的战国秦半两钱,通常有二至三个茬口,分居钱体上左、上右、下左、下右、上左右、下左右(图二),极少数也有四茬口者③④。此类半两钱钱范类型目前尚未明确,也未见有相关钱范的出土资料,这种带有横向茬口的以往通常认为是西汉吕后八铢半两钱,主要原因是认为其由类似中流散铸式钱范铸造出来的半两钱,且整体制作规整,字型方正而宽阔,隶意内蕴⑤。现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其大量出现于战国晚期的墓葬与窖藏,因此笔者认为将此类半两钱全盘归于西汉吕后八铢半两钱的说法不妥,其出现年代的上限可追述至战国晚期。另外,观此类半两钱的左右茬口多低于钱面,一般与上或下茬口不甚相同,且枚与枚之间宽窄也有所不同,因此笔者推测其可能是作为气道所致残留的气道茬。
六 合范型
常见半两钱均为单面范所铸,通常用一面有阴型腔的面范与一大小相近、平面无模的陶质或石质平板经捆绑在一起固定后,浇铸铜液而得钱,因此通常钱背均为一平面,而合范型的背范应是一种带有阴型钱腔的背范。这类半两钱据其大小主要可分为两类,大的直径30-33mm,小的直径在22-24mm,张堡所出的一枚,径30mm,由于资料编写年代较早⑥,并未说明是否属于合范型,笔者观察拓片后认为其应属此类(图一17)。汤阴所出的一枚合范型半两,径30.3mm,与张堡相同都为长字(图一18)。另外,笔者近年来在市场观察到各地出土的合范型半两钱的字风也有一定的一致性,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以张堡与汤阴所出的两枚为例,长字型是其主要特征;另一种钱文字风较前者更为圆滑,“半”字首部与中横折多为圆折,二字整体则较“长字型”为短。合范型这种字风具有一致性的原因,笔者猜测其应是同一范或同一工匠又或同一地区所铸,因此这是一种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文字风格特点的战国秦半两钱。小型的字风更是与大型的一脉相承。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曾见到一枚合范小型半两钱,“半”字右侧与“两”字左侧均缺笔,细看之下,极似磨边半两,但其合范不严所致的毛边却有遗留(图三2)。这枚奇品的铸工性质属合范应当无疑,然其确切的年代及工艺流程,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
七 周正大样型
图二
图三
除西汉“半两权钱”以外,“周正大样型”半两在半两钱中体型最大,但不是最重,这是一种出现时间较晚的大型半两钱,很有可能是秦统一前不久的一段时间内铸造的⑦。这类半两钱直径34-37mm、少数可达39mm,穿径一般在10mm左右,钱体轻重不一,轻者5g上下,重者则达10g以上。“周正大样型”半两钱的钱范至今没有出土详细资料,观其钱体,一般有一较宽大的茬口居钱体上或下,左右两侧还有一个窄小的茬口,或为钱范上的气道残留所致,有的仍保留了这一部位(图三3)。张堡出的两枚此类半两钱中,一枚径37mm,重11g,钱文长方,仍有“长字型”的遗韵,并且开始注意了与穿孔的比例(图一19)这一点在另一枚上更为突显(图一20)。四川茂汶秦石棺墓中也出土过这一型半两,伴出的有一种半字首部圆折,呈“八”撇状⑧(图三5),谓之“大样小篆体”⑨,这两种半两钱的通行年代应是非常接近的。笔者在收集“周正大样型”半两钱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种半两钱钱文与“大样小篆体”极为相似(图三4),“半两”二字极具小篆韵味,因此笔者认为,这种半两钱在“周正大样型”与“大样小篆体”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性作用。
表一 各地战国半两钱出土情况统计表
图四
以上是笔者在收集并查阅相关资料后得出的在战国秦半两钱中具有明显特征的七型半两钱。不难发现,这七型半两钱钱径通常都在29mm以上,而根据张堡、汤阴等窖藏可以看出,战国秦半两钱在战国晚期作为秦国货币流通占多数的则是“中小型”半两钱。这是一种掺杂了官铸、私铸、减重小钱等体系的一型,虽然其钱文“千钱千面”,但仍有不少以长字为其主要风格,作为同一时代的产物它们之间总是有所联系的。笔者在收集半两钱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分流直铸式或其他范式的半两钱,钱文风格极为相似或可成版式(图四)。笔者猜测这种现象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战国晚期已出现“子母祖制模翻范”的工艺,其为同祖范、相同或不同层级的“子钱”。另一种是由于同一工匠的刻写习惯导致了钱文结字近似相同,又或同一地区的工匠,而不同的铸范下所铸的半两钱。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结合各个时期的半两钱出土情况,对比年代确切的墓葬、窖藏等可以为一些版式作出准确的断代,从而为一些年代不明的墓葬、窖藏等作参考依据。
注释:
①肖辉:《青川木牍缉考》,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页。
②关汉亨:《半两货币图说》,上海书店,1995年,27页。
③王雪农、刘建民:《半两钱研究与发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97页。
④同③,297页。
⑤同③,295页。
⑥⑩杜维善:《首帕张堡窖藏战国半两型式分析初探》,《上海博物馆集刊》,1992年,232页。
⑦同③,190页。
⑧四川省文管会、茂汶县文化馆:《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石棺葬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第七期。
⑨同③,209页。
⑪吴镇烽:《半两钱及其相关问题》,《中国钱币论文集》第1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
⑫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四川青川县郝家坪战国墓群M50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4年第3期。
⑬李复华:《四川郫县红光公社出土战国铜器》,《文物》1976年第10期。
⑭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葬群的发掘》,《文物》1976年第6期。
⑮焦智勤、孔德铭:《河南汤阴出土战国窖藏半两》,《中国钱币》,2000年第2期。
⑯李海祥、王静:《邯郸市博物馆藏先秦半两钱币》,《文物春秋》,2010年第6期。
⑰曾咏霞、夏辉:《成都蒲江县战国船棺墓出土“战国半两”钱》,《中国钱币》,2015年第4期。
⑱张玉芳:《河南卢氏出土秦半两》,《中国钱币》,1999年第2期。
⑲邵国田:《内蒙古敖汉旗出土秦半两》,《中国钱币》,2007年第2期。
(责任编辑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