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师”,“名”在哪?
2016-11-16王淦生
王淦生
我国教育算不上发达,但教育界各式各样的“名头”绝对称得上世界第一。单看基础教育领域高中低档的技术职称不说,各种“荣誉称号”就绝对让你眼花缭乱——像层层级级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名校长、名教师……宛若天女散花,将杏坛装点得万紫千红春意盎然。只要在教育界待上个三年五载的老师,身上如果没有一两个这样的头衔罩着,介绍自己、填个表格时都会觉得特别寒碜。其实,这些“荣誉称号”大多也就是在评聘职称或是自我推介时用得着,除了“特级教师”之外,跟待遇直接挂钩的也不多,而且评定起来还特别麻烦——要看教学成绩,要看科研论文,要看研究课题,要看综合表彰,还要自己申报,单位审批,教育行政部门定夺……一顶小小的“桂冠”,能成为你教学工作之外最大的负担。与之相比,我所供职的学校日前刚刚推出的“学校名师”头衔,无论是评选还是待遇,就要简捷、实惠得多了。在此作个介绍,供教育界同仁们借鉴。
本人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新办的县级中学,今年刚报批了省“三星级高中”。作为高中,学校领导在创业阶段就将学校定位在“省内一流,全国知名”。而这“一流”“知名”的“具象化”指标就是:每年高考中必须有学生考入北大清华两校。为此,学校制订了一系列促进这一“愿景”实现的奖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这一年一度的“学校名师”的评选。
当选“学校名师”的条件只有一项:任教高三不少于三届,且每届都有学生考入北大清华。一旦荣膺“学校名师”,待遇与省特级教师相同:每月享受300元奖励性津贴。
我不知道具备什么样条件的学校才算得上是一所成功的学校,尤其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但身处基层的我看到的景象常常是:看你毕业生的走向。小学看你多少学生考入了知名初中,初中看你多少毕业生考进重点高中,而高中现在都已不比本科率了,直接就看你的名校录取率甚至北大清华的录取数!那些全国知名的“超级中学”,哪所不是凭着令人恐怖的北大清华录取数、录取率而雄踞着一省一市甚至跨省跨市高中教育的垄断地位!
基础教育领域完全拿北大清华录取数当指针来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原因固然是国家几乎倾一国之力在大竖这两面大旗,期望在高手林立的世界高教界占据一席之地,以至于使得这两所大学成为中国高校中无可比肩的霸主,成为无数中学生及其家长的“梦中情人”。学生考取北大清华,其巨大的广告效应和“吸睛”效果便让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层都乐于拿它当考核学校教育质量、考评教师教学能力的简单而又易于操控的尺码。所以,自上而下给学校、教师下达的教学指标中,北大清华的录取数都是放在第一位的。而“冲击北大清华”每每也就成了学校办学、教师教学的第一要务。我的一位分管高三教学的顶头上司就曾多次在高三教学会议上重申:“强化班的老师,你们要时刻将目光锁定在最有希望考取北大清华的尖子生身上!”一所学校如果算作一个舞台,尖子生和他们的老师才是主角,其余的人不过是跑跑龙套。
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是这种“一俊遮百丑”式的教育。有了考取北大清华这百分之一的“俊”,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丑”都可以无视。至于这百分之一的“俊”究竟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俊”又当别论。
某些学校的“名师”“名”在哪?说到底,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帮学校、帮领导,当然也帮自己“出名”。这样的“名师”究竟会给我们的教育真正带来什么样的正能量?你只能去问设计者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