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同课异构”和“微课”的思考

2016-11-16徐长林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异构教研

徐长林

我遇到过两个情况,心生想法,浅议如下。

第一个情况,就是某校领导在介绍本校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时,着重提出了“同课异构”,称各学科的教学全部实现了同课异构。但据我所知,同课异构是该校引进来的教研方式,而不是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况且,就任何教师个体来说,也没有办法做到同课异构。除非是一个人教两个以上的班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教学构想,但这从常理上也说不过去,一次两次尚可,长期坚持,除了老师备课负担加重之外,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老师完全可以在备课阶段对不同的教学构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一个认为最佳的方案付诸实践。至于不同教师之间的同课异构,则是久已有之,不足为奇。

在我看来,同课异构之所以在现实的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成了有效促进教研工作健康开展的活动方式。针对同一教材内容,不同的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筹划上有怎样的个性追求,不停留在曾经的“说课”或“集体备课”上,而是由言说到行走,将全部想法转化成行为到课堂上做出展示。有关的教师都展示,都观摩,然后再坐下来比较分析,说长道短,最终达到相互启发达成共识的目的。也许通过一次同课异构的研讨,相关的老师会特别认同某位同事的教学设计,从而积淀成大家统一实施的范例;也许经过研讨,大家认同了彼此的优势,积淀下来的不止一个版本。

总之,同课异构把纸上谈兵变成了实弹演练,大家在真实的教学现场来检验不同的教学构想,研究的针对性更强,研究的结果也就更有意义。所以说,同课异构确实是有效的教研方式,但恐怕成不了教学模式。

第二个情况,就是在新教师考录的面试环节,把“微课”当作了考查方式。我曾经多次为新教师做面试前的辅导,那时面试的方式是说课。说课面对的只有评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评委讲述自己就某一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根据,准备起来比较容易。最近,某市将“说课”换成了“微课”,准备起来就感觉有些别扭了。面试的现场没有学生,只有评委。而选手要按照有学生的情境去上课。你要求读书,没动静;你提出了问题,没响应。选手就得自说自话地艰难地推进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全要通过老师假想的情况说与评委听。比如:同学们读完了课文、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大家发言踊跃、刚才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等等。如果面对学生,有真实的教学过程,哪怕是简短的过程,这一切都能自然生成。面对着评委,心中还要有虚拟的学生,有假想的过程,真难!我在辅导几位考生时,首先对他们表示了同情,这比起“说课”来,难多了。好在大家都面对着同样的考验。在演练过程中,考生最大的问题是“忘不掉”评委,“看不到”学生,尤其是在需要学生做出反应的环节,都显得手足无措。好在是自己选课提前准备,几经磨炼,他们进考场前脸上还是有了一点儿自信的笑容。我知道,有关部门在部署工作时一定做了充分的考虑,大家都用一种方式面试,难,大家都难,也能保证结果的公平。但我仍然想说,没有学生的“微课”真不得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主体缺位,严格来说,这就无法验证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更无从考查教学效果。

百度搜索得知,“微课堂”是以“课程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学习社区。课程小组由需求和兴趣产生,每个课程小组都是一个圈子,由多个课程小组形成了大圈子。这样的课堂需要在“讨论中”“社交中”“交流中”“管理中”“教学中”实施教学活动,而面试中的老师是在“说单口相声”“唱独角戏”。我不曾到 “微课”的面试现场,不知考生的整体表现,仅凭自己辅导考生时的切实感受和对“微课”本质的一知半解,还是认为 “微课”不宜作为考录新教师的面试手段,除非有学生进入现场。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异构教研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overlay SDN实现异构兼容的关键技术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