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问题与对策
——以沈阳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为例
2016-11-16梁克俊刚莹陈晨
梁克俊,刚莹,陈晨
(1.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辽宁沈阳110004;3.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辽宁沈阳110089)
高校学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问题与对策
——以沈阳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为例
梁克俊1,刚莹2,陈晨3
(1.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辽宁沈阳110004;3.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辽宁沈阳110089)
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难点,学生实习期间的党建工作容易出现诸如学生受不良风气影响、组织生活缺失、党员教育管理缺位等问题,尤其是在国家强化实践育人,学生实习期较以往有所延长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这其中有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更有高校教育管理观念、体制的问题。建立一套高校、实习单位、社区党组织“三位一体”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以新的工作方式加强党支部建设,在三个关键环节中加强思想引领,将成为加强高校学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的一个有益探索。
大学生;教育实习;党建工作
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明确要求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之后,更是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随着部分高校学生实习时间的延长,党建工作在实习期间面对的学生党员数量大、分散广、流动频率高、离校时间长等诸多不利因素的负面作用将更加凸显,组织生活缺失、党员教育管理缺位的现象将逐渐突出,容易使高校学生实习期间的党建工作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个“盲点”。
一、学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样本选择
为了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可信度,笔者分别选取综合类、师范类、艺术类高校的文、理、工、艺四个类别专业,对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三所高校的2009、2010、2011三个年级的部分党员、积极分子,在他们实习期间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 149份,回收有效问卷1100份(见表1),有效率为95.74%。
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共设置20道单项选择题,对本科高校学生实习期间的入党启蒙教育、发展党员及党员教育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了具体分析。
表1 被试总体特征
通过对以上三所高校负责学生实习工作人员的访谈发现,目前辽宁本科高校学生的实习期多安排在第七学期,时间一般为两个月或是一个学期。部分高校针对考研的学生将实习期设在第八学期,也有少数学校将实习(实训)设在第六学期。多数高校学生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在中小学、大中型企业等,部分学校允许学生申请自主实习,实习生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学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生处于“失控”状态
部分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很少与党组织联系(见表2),不撰写思想汇报(见表3),成了学校管不到、实习单位党组织不好管的“两不管”党员。
表2 实习期间学生和学校党组织联系次数统计
表3 实习期间学生撰写思想汇报情况统计
2.部分学生的党性意识不够纯正
部分党员、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不够端正(见表4),将入党作为增加自己就业机会的筹码,想方设法要搭上“入党末班车”。个别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等方面出现动摇,未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表4 学生入党动机调查统计
3.部分党组织教育培养不到位
有的高校党组织对实习生党员教育的内容过于单调乏味,未能与实习、就业工作相结合,不能引起实习生党员的关注。与党员、积极分子联系的次数大幅减少(见表5),一些党组织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入党的程序大幅缩水,缺乏民主推荐环节(见表6),材料粗糙,公示范围缩小,并依旧依据前两年表现予以考察。
表5 学校党组织和学生联系次数统计
表6 实习期间学生参加民主推荐环节情况统计
4.实习单位、社区对实习生的党建工作缺位
多数实习单位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实习生的业务指导,而党建工作多未纳入实习单位党组织视野。在私营企业等小单位实习的,单位还没有建立党组织,就更谈不上组织生活了。社区党组织也因为不能及时掌握本地区实习生党员、积极分子的情况而无法接纳大学生参与党组织生活(见表7)。
表7 学生参加党组织生活情况统计
二、影响大学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的原因剖析
(一)学校层面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
1.高校对实习期间的党建工作观念存在偏差
一些高校党务工作者畏难于实习生数量大、分布广、流动频繁等特殊情况,认为情况复杂不好工作,不愿对实习生的入党启蒙教育、积极分子发展和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投入精力,使该项工作基本上处于放任状态。
2.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不尽完善
部分实习生所在的私有企业尚未建立党组织,而又未纳入所在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范畴,没有建立起高校及实习单位和社区党组织等相关党组织齐抓共管的机制,客观上影响党建工作的正常运行。
3.高校对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的人力资源投入不足
笔者对党组织和学生的沟通次数与学生撰写的思想汇报次数做了卡方检验,从表8可以看到,学生撰写思想汇报次数与党组织和学生沟通次数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性的关系。
表8 党组织和学生沟通次数与学生撰写思想汇报次数之间的关系
党组织和学生沟通次数图1 党组织和学生沟通次数与学生撰写思想汇报次数之间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到,党组织与学生的沟通频次越多,那么他们撰写思想汇报的次数就越多。然而,大部分高校的实习生党建工作由毕业班辅导员负责,而辅导员的人数、精力投放程度及工作水平都不尽相同,管理工作更加难以落实。
4.高校党建工作内容和方式相对滞后
一些学校党组织在教育管理内容上较为单一,多为枯燥的理论,与实习实践脱节,导致实习生党员对学校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缺乏积极性,使得这些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呈现“盲点”[1]。
(二)导致学生党性意识不纯的原因
1.主观原因
(1)学生的入党动机不够纯正。笔者对学生和组织联系次数与入党动机做了卡方检验,从表9可以看到,调查对象与党组织联系的次数与他们的入党动机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性的关系。
从图2可以看到,与组织联系一次或不联系的学生,其找一份好工作的入党动机所占比例最高,而联系两次以上的学生中,其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数最多。这表明现在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中,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带有功利色彩。
表9 学生和组织联系次数与入党动机之间的关系
图2 学生和组织联系次数与入党动机之间的关系
(2)学生的党性意识不够坚定。一些学生党员受实习单位或实习地域世俗风气的影响,党性意识逐渐淡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偏差,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客观原因
(1)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不发展党员,所以实习最集中的第七学期,自然成为入党关注度最高的时期,积极分子在实习的过程中,会有更迫切的发展愿望。同时大多数学生党员面临刚一转正,甚至刚刚发展就开始实习的情况,思想上都没有完全成熟。
(2)用人单位“党员、学生干部优先”的用人观念,客观上使党员学生就业的成功率相对较高,由此导致部分实习生急功近利,入党动机发生变化。
(3)部分高校的党建工作让位于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个别高校甚至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率,将签订就业协议作为入党或转正的必要条件,这种极端的做法,正好“迎合”了个别实习生功利性的入党动机。
三、加强学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运行机制,实现高校、实习单位、社区党组织“三位一体”相辅相成
1.高校党组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党建工作观念,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有机结合
在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党建工作,促进党建和实习工作人员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互相借势,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来促进各自工作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弥补党建工作人力资源的不足。
2.高校党组织要与有条件的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共同教育管理好实习生党员和积极分子
对于实习人数较多,且已建立党组织的实习单位,高校党组织应积极沟通,及时建立实习生党支部,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预备党员,尤其是加强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3.联系基层社区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
对于实习人数较少,且实习单位较为分散的,高校党组织应积极协调,将实习生党员安置到实习所在地社区党组织内对其进行管理,从而保证实习生党员能够及时参与党组织生活。
(二)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实习生党支部建设的三种形式
1.将支部建立在实习点上
针对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生集中在一个单位实习的,可以将支部建在实习点上,由有条件的带队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如师范院校的学生在中小学实习过程中,可以在实习点积极组织开展党内生活。
2.将支部建在社区上
针对分散在一个区域内实习的,鉴于其行业特征明显,实习区域相对集中,可以将支部建在所在社区党组织上,委托社区党组织通过就近开展组织生活。
3.将支部建立在网络上
针对学生短期(两个月以内)并分散在不同区域自主实习的,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现代信息手段,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基于网络平台的实习生党建系统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建设者们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可参与性,充分发挥实习生党建系统的效用”[2]。
(三)强化思想引领,做好实习生党建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
高校党组织要强化实习期党建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实习前党员的教育管理、实习中党建工作的稳步开展和实习后对优秀实习生党员的表彰[3]。
1.实习开始前
党组织应专门召开党员、积极分子动员会议,布置好实习期间撰写思想汇报等具体工作。同时对党员、积极分子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实习过程中
学校党组织要多和学生联系,积极和实习单位、社区沟通,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了解党员思想状况,做到人散心不散。引导学生党员“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来约束他们,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4],促使学生党员不断完善自己,在踏入社会之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
3.实习结束后
适时召开总结表彰会议,在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工作交流的同时,树立优秀实习生党员的典型,号召广大党员、积极分子和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同时安排优秀实习生党员给低年级同学作报告,引导广大同学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对学生的入党启蒙教育。
[1]唐振宇,张艳娟.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126-128.
[2]吴明生,高泽涵.基于网络平台的实习生党建系统初探[J].学理论,2014(5):111-112.
[3]尹胜君.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实习生党建管理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202-203.
[4]黄洁娜.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J].华商,2008(11):78-79.
A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arty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University Students’Practice——taking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Other Two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s Examples
Liang Kejun1,Gang Ying2,Chen Chen3
(1.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Primary Education,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4;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Shenyang Liaoning110004;3.School of Software,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89)
As an important task Party constuction work in universities,the work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ents’practice has a tendency to result in problems,such as affected by unhealthy practices,lack of organizational life and lack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especially in situ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of educating people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increasing students’practice period.And this problem will become more prominent. Some of the problems are brought about by Party member students,while others are caused by the conception and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s educational management.To establish a set of Party constuction work operating mechanism,which puts university,practice school and community Party organization in one unit,strengthening Party branches constuction in new ways,the thought lead in three key links will become a useful exploration to strengthen Party constuction work in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ents’practice.
university students;practice;Party constuction work;Party branches’construction;thought lead
G424.4
A
1674-5450(2016)01-0066-04
【责任编辑 赵伟】
2015-10-26
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GXDJ2014-C019)
梁克俊,男,辽宁辽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