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企“深度融合”全面促进工程人才培养
2016-11-16杨柳肖志刚
杨柳,肖志刚
(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以校企“深度融合”全面促进工程人才培养
杨柳,肖志刚
(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的基本常态仍是单向的、循环不顺畅的“学生进企业完成短期实习”,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工程人才培养与企业参与密不可分,欲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在校企合作机制上,应以“深度融合”为契机,深化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对接程度;在具体的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中,应以适应我国国情的创新型工学交替模式推动学生能力的“进阶提升”。
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本科综合改革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在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与行政部门的推动下,各大院校也积极展开了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改革氛围较深厚。工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然而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企互动不畅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良好解决,高等学校工程人才培养与社会普遍需求相脱节。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从理论上深入探究考查国内外校企合作的途径与方法、从实践上构建与实施适应时代与社会需求的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拉动高等教育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高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
一、国外“工学交替”工程人才培养简介
(一)国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主要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2]。学生少部分时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际操练,其实质是企业直接担负培养学徒工任务,企业承担了无偿培训学生专业技能的社会责任。其优点是学生实际操练部分较多,未来与企业对接相对融洽。缺点是企业毕竟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无偿培训中,对于“学徒”学生的容错度有限。
英国的“三明治”教育[3]。当传统的现场教学模式不再能适应新的大工业生产之后,“三明治”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其实质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在学生培养阶段上,第一年脱产到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中心学习,以后的几年培训在企业进行。这是一种现场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学生完成学徒期的训练计划并经过考核,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未来就职提供一定保障。
北美的“合作”教育[4]。这是一种企业与教育机构联手,让学生在边工作、边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专业技能学习培养的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将给学生带来很多利益。
归结起来,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内涵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工学教学内容、以及岗位技能培养贯穿于学生从入学至就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就业的目标[5]。
(二)国内相关工程人才培养动态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关注,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与行政机构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致力深化推进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印发《“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实施意见》(辽教发[2011]105号);辽宁省教育厅等六厅局联合印发《“十二五”期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实施意见》(辽教发[2011]162号)等。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国内相关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客观而言,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目前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方式相对落后,培养过程中产、学联动不足,课程体系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加强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推进我国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更显迫切与必要。
二、以“深度融合”为前提的“进阶提升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众所周知,重大工程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工科科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这也是“工科”与“理科”重要本质区别之一。传统工程人才培养中,由于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无法落到实处,进而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工程人才培养似乎走入无法摆脱的“死循环”。可以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便是“如何有效提高企业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积极性”。校企合作由“单一”向“纵深”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沈阳师范大学尝试以校企“深度融合”为突破口,从建立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营机制入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深入研究与实践“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校企深层次合作。以培养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等综合素质为主线,将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工程人才培养。其基本模型构建如下:
(一)“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
目前传统机制下的校企合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而是更类似于企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单向帮扶”,高校为企业提供的有意义反馈缺乏。沈阳师范大学从“深度融合”入手,构建了多渠道、多途径、互惠互利、双向正循环的全新校企合作模式。
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学校是专门的教学组织,所有工作都围绕学生培养开展,在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岗位工作方面有优势;而企业是生产组织,周而复始地进行生产作业是其常态,在让学生从真实岗位上适应工作并使其技能熟练方面具有优势。以优势互补为切入点,能够迅速有效地加强校企联系,进一步活跃校企关系,从而有利于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具体操作方法有:鼓励专业教师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合作企业提供专业科技支撑服务,加快合作企业发展进程;利用校内、校外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教育资源,使学生校内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真正“交替”起来,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最大化吻合;通过有整体设计、整体规划地引入企业高级管理、技术人员参与高校师资培训计划的实施,提高教师综合实践能力,为向企业提供后继支持创造能力层面上的可能,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良性循环。
利益双分,共建双赢。我们之所以把传统的校企合作关系称为是“单向的”或“单一的”,是因为在传统的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不仅要为高校提供实践教育场地、物资等物力资源,甚至还要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力资源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企业一切生产及生活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实现盈利,然而在传统校企合作关系中,往往是企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作为合作另一方的高校成了“伸手方”“拿来方”,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全面参与了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企业配合高校提供的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企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有付出、有责任,因此高校合作方应将学生学费的一部分按比例支付给企业,补偿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人力、物力的付出,通过“利益双分”的形式让企业在合作中第一时间看到其既得效益,从而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目前,沈阳师范大学现已建成校企关系活跃的包括嘉里食品沈阳工业园(金龙鱼)、中央储备粮沈阳直属库、辽宁中稻责任有限公司(利是)、中粮沈阳米业等2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逐步走向深度融合,纵深发展。
(二)“进阶提升式”的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是目前国内外认可度较高的工程人才培养主流模式。然而如前所述,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还是北美的“合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各自弊端。改革传统工学交替,探寻新时期下适应我国国情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沈阳师范大学拥有谷物加工研究所、食品加工研究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省级粮食工程实验室,校企合作活跃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个,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优势明显。其中粮食学院是全国第一所以“粮食”冠名的二级学院;粮食工程专业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现为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沈阳师范大学特色扶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合作企业生产规模大、技术装备力量雄厚、管理理念先进、能够提供理想的实践教育教学环境,确保实践教育质量与效果。沈阳师范大学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前提,以中粮沈阳米业、油脂(福临门)有限公司、中粮大连米业(福临门)有限公司、中央储备粮沈阳直属库、中纺集团沈阳粮油分公司(金石)、辽宁中稻责任有限公司(利是)、嘉里食品沈阳工业园(金龙鱼)、沈阳市第一粮库(佳玉)等现已建成的校内外共计20余个优秀实践教学基地为资源依托,充分考虑我省粮食行业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真正需求,构建了深度融合、工学交替的“进阶提升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设计形成职前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即“新手——专业工程技能型人才”能力进阶基本阶段、职后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级管理/高级工程技能型人才”提升阶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理实结合”教学法,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践有计划、有目标地交替轮换进行,真正打破工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壁垒,实现学生能力的“进阶式提升”。
图1 深度融合、工学交替的“进阶提升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图2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三)“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是通过岗位及岗位能力分析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凭借载体,即项目、任务或产品,转变成具体的“阶段性”项目课程,将培养能力需要的共同知识点与学科基础要求相结合,进行整合与重组,形成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进一步改革通识课程,完善包括素质拓展和公共基础课在内的相关课程改革,进而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学生在校进行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未来岗位工作任务需求相结合,构建新型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见图2)。在实际操作中,每年更新完善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实践环节学时比例占30%以上,选修课学时比例占30%以上,若干课程实验与实训作为单独一门课程考核。设置小学期,进行专门的集中实践训练,对重要主干课程在课程结束后开设综合实验课,强化理论,提升技能。开设“专业基础知识”“生产工艺设计”“生产运营与工厂设计”“企业管理”四大类逐阶递进课程,必要时按企业需求,启动“定单式”培养,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一体化,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四)“核心能力提升”的课程内容建设
以培养岗位核心能力为出发点,尤其在校内理论课程开发方面,将针对性较强的知识融入其中,为“工学交替”的实施打好基础。将共性的专业理论经过整合和重组,作为专业基础课单独设课,即形成如前所述的“专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以核心能力提升为主的课程同样进行有计划的归类,以满足学生在校企间的“交替”过程中由浅入深的理论学习需求,即形成前述的“生产工艺设计类课程”“生产运营与工厂设计类课程”“企业管理类课程”。
(五)“质量为本,多角度、系统化”的管理与评估体系
管理制度方面,高校与合作企业联合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管理文件编制工作,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全过程,为实现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应用技能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评估制度方面,改革传统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其他模式并举的模式,对教师的考核则在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评估量化考核评价制度的基础上,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教师实践教育教学指导能力。
(六)“双向交流,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师专业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是教育教学能够顺利高效完成的有效保障。在工程教师专业队伍建设过程中,教师工程能力的提升建设尤其重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培养应用技能型工程人才,工程教师本身首先要成为工程实践领域的专家,这就要求教师走出科研小屋,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工程能力,同时也能反促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教师专业队伍建设的“双向交流、全方位、立体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教师开展横向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奖励制度,促进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自觉动力;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兼任教师,在一定层面上与专任教师共同进行考评,形成专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必要氛围;开展教师定期深入合作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成立以企业工程技术专家为中心的“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工作坊”,定期举办企业专家与高校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专题研讨、沙龙等多项改革措施,推进教师专业队伍建设进程。
三、应用效果及社会影响
(一)毕业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企业参与度明显提升
几年来,项目组在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专业试行改革成果明显,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明显,获得较高企业认可度。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在连续三年保持98.9%的基础上,优质就业率达82%,著名央企、数家国企、以及多家省内知名企业等优质就业单位向毕业生投来橄榄枝。尤其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许多学生的就业经历类似于“留企”,即本科在读期间在该企业完成交替学习部分,在工学交替的进程中,其递进式能力提升获得企业认可,并在毕业时顺利入职。在这一过程中,利益双分的效果也有充分体现,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极大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始终保持较高活跃度的校企合作关系有20余家。
(二)行业认可度高,社会影响广泛
从行业认可角度上来看,沈阳师范大学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与实践获得了中国粮油学会、全国粮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相关机构高度评价与认可,社会影响力度大,影响范围广。2015年8月,由中国粮油学会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2015年粮油食品新技术与新装备科技论坛暨行业发展峰会”在粮食学院顺利召开,在会议学术论坛上,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位教育同仁、行业企业高峰代表就项目改革与实践做了充分交流,获得较高认可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强了校企联系。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中国粮油网及部分省市官方网站对此做了相关报道,社会影响范围广。
四、关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建议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范围广、影响层面多,项目组通过对沈阳师范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提出如下几点建议,旨在生发更多相关有益探讨。
(一)树立“开放式”“一体化”的工程人才培养观
中国工程院岑可法院士曾指出,“理科与工科是有区别的,理科是以科学研究为主,工科不搞工程实践就是不工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工程科学家’与‘工程师’是矛盾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科教的融合、学科的交叉。我们现在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具有交叉学科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6]因此,工程人才培养专业教学团队与管理人员在充分认识到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开发与设计能力、工程创新思维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亦应对学科基础知识尤其是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给予应有的关注,树立并形成“开放式”“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一直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现实后果与弊端在工程人才培养中尤显突出,但这并不应当成为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借口,否则“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会成为失去根基的“空中楼阁”。
(二)强化工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职业核心竞争力
工程人才专业能力在内涵上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工程分析、工程设计能力等与工程技术相关的“硬”实力;二是指毕业生入职后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工程创新思维,乃至工程创业能力等非技术性“软”实力。有调查显示,大部分雇主和学生希望课程能在培养工程分析、解决问题、工程设计、团队合作、工程伦理理解、终身学习、工程领导力、工程创新能力、工程创业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工科毕业生是否具备过硬的可雇佣能力是企业雇主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7]。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社会对工程人才的专业适切性要求更为突出。因此在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进一步强化工程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沈阳师范大学构建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失为有益参考。
(三)建立健全双元协商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校企融合走向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制度保障必不可少。这里要强调的是,传统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所有与管理相关的规则制定都是高校来完成,企业则完全存在于管理体系之外。企业的这种“游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企业没有参与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制定的权利;二是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并不受这种制度的限制。其弊端是显然的。因此,我们倡导应建立健全校企共同参与、协商管理的制度体系,在充分考虑高校与企业双方的关注点与利益相关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校企双方齐抓共管,实现真正的制度共建,从而保障校企融合的后劲,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四)关注MOOCs等开放性教育资源,以信息技术助推促工程人才培养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全新历史时期,“互联网+教育”已经如此真切。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促进人才培养创新方面,应“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8]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以MOOCs为代表的海量开放性在线教育资源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事实上,目前项目组也正在尝试将MOOCs资源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整合,其目的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后续阶段性工学交替做更完善的准备。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2015-03-08].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 838/201008/93704.html.
[2]王宇东.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刘娟,张炼.英国三明治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政策举措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1):35-39.
[4]徐平,徐建中.美国辛辛纳提大学的合作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2):45-50.
[5]王骏.国外工学结合模式及其借鉴[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44-45.
[6]李飞,李拓宇,陆国栋.以科教融合、学科交叉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5-9.
[7]崔军,利益相关者眼中的本科工程教育课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74-179.
[8]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2015-03-10].http://www.moe.edu.cn/public files/business/htm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 22.html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Engineering Students’Training through“Deep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Yang Liu,Xiao Zhigang
(Institute of Food,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For a long time,“going to the enterprise and completing the short-term practice”is still the basic mode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n our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students’training.this model is unidirectional,so the circulation is not smooth.The enterprises tend to be lack of enthusiam in participating in training students.What’s,engineering students’training and enterprises’participation can’t be separated.We should take“deep integration”as an opportunity to solve the relevant problems.In engineering students’training practice,it is necessary to initiate the work-study combination and adapt our country to promote students’ability of“advanced improvement”.
deep integration;work-study combination;training mode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G649.2
A
1674-5450(2016)01-0021-05
【责任编辑 李菁】
2015-11-12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JG14DB384);沈阳师范大学教改项目(JG2015-YB035);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790)
杨柳,女,吉林四平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肖志刚,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粮油食品储藏与加工、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