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读朱兰
2016-11-16格雷戈里沃森
◆格雷戈里·H.沃森/ 文
重新解读朱兰
◆格雷戈里·H.沃森/ 文
编者按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对约瑟夫·朱兰的大质量理念做了分析和阐述,鉴于这些理念在当今社会仍对管理者提供持续的帮助,作者呼吁应保持对它们的理解和关注。文中,作者详细解释了"大Q"方针和"小q"方针,对其所适用的工作场景也做了描述。作者强调,"大Q"能够实现跨部门合作,从而使组织"通过质量实现领导力",获得高效率。
一、质量管理的由来
约瑟夫·朱兰(Joseph M Juran)博士最后一次演讲发表于1994年拉斯维加斯的美国质量协会年会上,其情其景至今我仍历历在目。演讲中,朱兰提到二十一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提高质量必须发动高层管理者,让他们领导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绩效。
今天的质量管理被一大批所谓"改进方法"充斥着,这些方法大多由一些自命为"大师"的人所提出,然而他们却没能兑现向其拥护者所许下的承诺。高层管理者忙着不断地进行转型创新,却未能强调战略的执行。创新,并不仅局限于发掘新事物,也包括对以往一切的再度审视,并从中发现缺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需要一场管理思想上的回归。真的是时候回到朱兰提出的基本管理原则中去,并让它们更好地适用于二十一世纪。
在所有20世纪的质量名家中,朱兰是第一个在60年代旗帜鲜明提出质量管理概念的大师。当时的主流聚焦于统计技术和质量检查,如休哈特关注的是将概率论应用到抽样方法及产品质量监控中去;戴明延续了休哈特的道路,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抽样方法研究中去,并对休哈特的质量控制理论做了更深的阐述。费根堡姆研究了企业质量控制如何帮助通用电气加快全球制造进程。在1950年代后期,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控制"的概念,但他没有将之拓展为一个综合的质量体系。直到1961年——朱兰的《质量手册》首版上市,这项突破性的工作才得以完成。这本手册连同朱兰1964年的《管理突破》一书,被日本质量和经营领袖西堀荣三郎(Eizaburo Nishibori)视为"一场及时雨,浇灌了干旱几近夭折的日本质量控制运动"。1984年,当我在惠普接受质量基础培训时,《质量手册》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我能得到的教材之一,也是其中最有用和最全面的。
然而,当朱兰刚开始动手写这本书的时候,同市面上其他有关质量的出版物一样,重点更多地放在技术层面的质量而非管理的质量上。朱兰说过:"如果没有标准,决策就没有基础。"但是如果将质量的范围局限在标准上,那么有见地的高层管理者就会将这些质量工作安排给下属。质量工作受到这样的限制,激发人们从事更大范围的质量项目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于是朱兰将管理思维融入技术方法来加强质量控制,对于质量管理的强调就这样自然而然形成了。
二、重读约瑟夫·朱兰
在联结质量和管理上,朱兰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观点。其中有4点尤为重要,它们分别是:朱兰三部曲、大质量与小质量的比较、管理突破、以质量为目标的管理。这些思想可以结合当前的情况予以重新解读,形成新的理论框架,从而帮助我们建立质量领导力。简要而言,这些观点如果和过去75年来的经验教训相结合并加以梳理,我们可以整合形成一套面向21世纪的质量哲学体系。
朱兰三部曲。朱兰将质量管理的职能进行了拓展,他提出质量工具方法的运用要与运营和财务指标挂起钩来,重视策划、控制和改进。朱兰将财务管理方法工具与运营管理的方法工具进行了比较,并将两个不同的体系进行整合,形成了著名的质量成本关系曲线,揭示了检查成本是如何同减少缺陷挂钩的。这条曲线常会被人误读,一些人认为可以在质量和成本之间进行交易——质量和成本相交处意味着报酬趋零,交点之上意味着成本过高从而不建议对改进质量进行投入。通过比较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异同,朱兰注意到高管和基层员工所使用的管理语言有很大差别——高管们的语言往往是一个抽象的量化的财务数值,开口就是"多少多少钱",但金钱并不能反映出事实的全部,也不能衡量每个人的具体表现。而基层员工的语言则更为具体,定性多、定量少,归纳提炼不够。由此,企业开始逐渐形成了两套话语体系,从而导致了对事实的两种解释方式。
大质量(Big Q)与小质量(Little q)。根据两种话语体系的分别,朱兰界定了两种不同的质量管理模式,即"战略管理模式"和"日常管理模式"。他形象地将前者称之为"大质量"(大 Q),而将后者称之为"小质量"(小q)。"小q"中的质量意味着传统"微观经济"理论下的质量手段,主要针对于在日常工作环节中做好控制,使结果达到预期。而朱兰的"大Q"理念拓宽了微观经济视角下的应用,通过一种体系化的方法,从竞争差异性的角度肯定了质量。"大Q"和"小q"的差异可见于表1。二者适用的场景也有所不同。
"小q"通过应用朱兰的三部曲——策划、控制和改进——来管理质量,它能够保证企业质量的一致性,同时又为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通常它是企业开展质量管理的起点。在典型的企业质量管理中,如丰田公司,质量部门运用信息技术采集分析产品和管理数据,再通过自动化分析向整个丰田生产体系内的员工提供支持和帮助,由此形成日常的质量管理体系。这种方式可以被称之为"现场1"模式,体现了"小q"的基本特征,质量管理的各项职能主要由部门主管和一线管理者负责,并通过指令下达给工作一线。
当一个组织推行"大Q"时,管理重点将放在结果或产出上。组织运用朱兰三部曲策划、控制与改进的方法实施质量战略,追求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这种变革性的战略会颠覆现有的产业或市场结构,从而使组织有机会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朱兰将对变革的管理称之为"一次一策",后来日本人把它叫做"方针目标"。当一个前瞻性的质量提升项目可以全面提高公司的绩效,需要各部门发挥不同职能和共同配合,从而带来流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为这一过程提供指导和资源支持的管理模式,可以称之为"现场2"模式。"现场2"同"大Q"相关,指通过领导和推进实现整体上的质量管理。表2将"现场1"同"现场2"做了比较。
表1 "大Q"和"小q"的差异
两种模式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的"语言"不同。当领导层听到来自基层的对一线的直接表述时,感觉会像来到"巴别塔"一样困惑,搞不明白这些人讲的东西究竟和收入、利润有什么关系。同样的,基层人员也搞不清楚哪些财务指标如何影响自己的工作。实际上,朱兰早期曾试图解释质量和成本的相互作用,即通过质量成本曲线来描述两者的关系。这条曲线后来被广泛地应用和传授,然而,两条曲线所表达的意思在这些年中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朱兰最初要表达的想法被极大地曲解。也许我们应该将这条曲线命名为"神秘的质量和成本的交换"!许多人认为,成本曲线随着检查员数量的增多和他们薪资酬劳的增长而增长。质量提升的利益曲线的增长是由于增加检查员的工作,并清理出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导致。但事实上,以检测为基础来达到质量需求的方法并不经济,也不现实,甚至在今天都不可行!提升质量的最佳手段是投资于技术和过程,从而消灭缺陷发生的可能性。在突破性项目中采用"大Q"的方法——即在"场景2"中推动战略性目标。当所执行的战略性目标有所收获,同时不同层级的团队在"场景1"中的各个价值产生点上实施"小q"的方法,就可以带来效益。
表2 现场1和现场2的特征比较
管理突破。朱兰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突破》一书中定义了"突破"。突破相较于防止变化、维持原状的平稳状态,是一种变化或转型。朱兰指出:"突破意味着改变,一种向着更高绩效跃进的动态的决定性举措。""突破来源于积极的(或至少必要的)改变,然而控制是为了防止消极的改变。二者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壮大都是必要的。如果缺少控制,公司会在持续的混乱、急躁和分裂中慢慢地走下坡路;如果缺少突破,开始兴许看似无恙,但其实公司继而就会遭受致命的冲击。"于是朱兰总结到:"管理者必须兼顾两者。"
以质量为目标的管理。企业通过选择合适的项目在工作环节中提高质量,做出一些结构上的改善,与此同时注重推动绩效是提高质量管理的关键。欲让公司实现卓越,应采取战略性举措提升"大Q"方针下的质量。从公司整体层面配置资源,从而迈向长远目标,实现公司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小q管理"旨在控制,逐渐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
这一过程在施乐公司里曾被称作"通过质量实现的领导力"。施乐公司将他们的规划系统称为"成果管理",这体现了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的思想。彼得·德鲁克是朱兰的同事兼朋友,在《管理的实践》(1954)和《成果管理》(1964)中,德鲁克介绍了"成果管理和自我约束"是如何让管理者调动公司资源实现更好的运营:基于对工作场所中信息的掌握作出战略性调整,从而影响日常管理体系的转型。一种有协调性的质量管理方法需要包含"大Q"和"小q"所推崇的两种质量举措。出色的公司都会对这两种举措给予同样的重视。
三、质量的定义
朱兰曾经给质量下过一个很宽泛的定义——"适用性"。当我们审视质量时,很明显,有两个方面的目标需要同时达到。组织必须提供给客户他们想要的,同时避免提供给客户他们不想要的。因此,对质量的行为学定义可以表述为:"持续追求卓越,同时努力规避不良结果。"此定义广泛适用于个人和公司的管理运营,需要公司各部门协同合作一致努力。
四、大效益与大质量
朱兰认为所有质量改进的方法,都旨在解决两类错误:一种是由系统造成的,另一种是由人造成的。系统错误应通过对现有过程的分析和改进来解决。人为错误,由疏忽、技能不足、意识不到位、沟通不畅等造成,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加强日常管理中的纪律性,丰田公司采用精益生产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朱兰对人为错误进行管理的想法,一定程度上受到工业心理学家玛丽·帕克·芙丽特(Mary Parker Follett)早期著作的影响。朱兰总结到,若要工人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需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1)分工明确,提供必要的培训;(2)制定工作目标和并不断测量目标的达成情况;(3)必要时给予工人决策权,为了完成工作目标,实施自主调节。这些原则最早由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后来也被爱德华兹·戴明引用过。
朱兰早年在贝尔的质量部门工作,曾担任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曾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的助手,从事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工作。当时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是贝尔新泽西分部的首席执行官。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巴纳德和朱兰见过面,不过正是在巴纳德和美国管理协会的合作期间,朱兰开始了他的咨询生涯。有趣的是巴纳德描述"效率"的方式和朱兰描述"大Q"方针下的质量出奇地相似。
巴纳德将效率(这里称作"大E",E指效率)定义为"协同组织中的跨功能合作"或者说是在共同目标下通过配合达到组织的一致性:"一个协调性的系统的效率取决于个体对此所做出的努力。"巴纳德通过比较,将一个有效组织定义为"能够完成明确的目标。"对于巴纳德来说,公司所进行的合作是为了完成某些目的而存在的。因此,"运行系统的效率在于保持足够的个体满意度。合作中的个人效率也会因为集体效率的提高而提高"巴纳德关于有效性的定义在大质量概念中很好地体现出来。大质量管理通过组织的质量共识,形成合力,推动各方实现目标,从而提高了整体效率。
结语:通过质量加强领导
朱兰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对管理能力的深刻洞察,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在日本所引发的管理革命那样,值得高度关注。总体来看,如果一个组织能够切实按照大质量的思想实现跨部门合作、设计工作环境,就一定能够获得质量领导力,从而也一定能够帮助组织获得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