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逆向思维,提升学生能力

2016-11-16江苏省金湖县第二中学王吉明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反例逆向公式

江苏省金湖县第二中学 王吉明

培养逆向思维,提升学生能力

江苏省金湖县第二中学 王吉明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思维过程,就是按研究问题的反方向思考的一种方式。在解题中从问题的正面思考时往往会陷入困境,此时若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则会绝处逢生,使问题迎刃而解。逆向思维是克服了正向思维的心理定势,突破旧有思维框架,产生新思维,发现新知识、新解法的重要思维方式。而很多数学知识都具有可逆结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对原有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对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侧面去探索,从而使问题解决,既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数学定义、公式、定理的逆向表达能力,在解题过程中注意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1.利用定义的可逆性

数学中的定义是通过揭示其本质而来的,定义都是充要条件,均为可逆的。所以,其命逆题也是成立的。因此,定义即是某一个数学概念的判定方法,也是这一概念的性质。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尤为注意定义的逆用解决问题。

例1

故a的取值范围是0<a<1.

本题逆用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定义,不仅“吸收”了-f(1-a2)前的“-”号,“剥去”了f(1-a)>f(a2-1)的”壳”,而且更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奇函数,减函数概念的意义。

2.利用公式的可逆性

数学公式本身是双向的,由左至右和由右至左同等重要,但习惯上讲究由左至右或化繁为简的顺序。为了防止学生只能单向运用公式,教师应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形成过程与公式的形式进行对比,探索公式能否逆向运用,从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逆用公式,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去解决问题,在“活”字上下工夫。

例2

已知10m=2,10n=3。求(1)103m-2n(2)102m+n的值。

3.利用定理的可逆性

每个定理都有它的逆命题,但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引导学生探求定理的逆命题的真假性,不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完美,激发学生去钻研新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把定理题设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转换,而形成有异于原命题基本思想的新题型。例如: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是 n的二次函数,想一想它的逆命题成不成立。即如果数列{an}中,Sn=an2+bn+c(a≠0),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由此得到一个重要结果: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2+bn+c(a≠0),则数列成等差且公差不为0的充要条件为c=0。

例4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本题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了△ABC是直角三角形。

二、在解题中注意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们知道,解数学题最重要的是寻求解题思路,这就需要我们解题之前,综合运用分析,或先顺推,后逆推;或者先逆推,后顺推;或者边顺推边逆推,以求在某个环节达到统一,从而找到解题途径。由此可见,探求解题思路的过程也存在着思维的可逆性,它们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以达到此路不通彼路通的效果。中学数学课本中的逆运算、否命题、反证法、分析法、充要条件等都涉及思维的逆向性。在数学解题中,通常是从已知到结论的思维方式,然而有些数学总是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则比较困难,而且常常伴随有较大的运算量,有时甚至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多注意定理、公式、规律性例题的逆用,正难则反,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化,经常性地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1.分析法解题体现逆向思维

例5

设a,b,c为任意三角形的三边边长,I=a+b+c,S=ab+bc+ca,求证:3S≤I2<4S.

证明:

由于I2=(a+b+c)2=a2+b2+c2+2ab+2bc+2ca=a2+b2+c2+2S,

故欲证3S≤I2<4S,只需3S≤a2+b2+c2+2S<4S,只需证S≤a2+b2+c2<2S,

即ab+bc+ca≤a2+b2+c2<2ab+2bc+2ca,

只需证a2+b2+c2≥ab+bc+ca且a2+b2+c2<2ab+2bc+2ca,

先看a2+b2+c2≥ab+bc+ca,只需证2a2+2b2+2c2≥2ab+2bc+-2ca,

即(a-b)2+(b-c)2+(c-a)2≥0,显然,此式成立.

再看a2+b2+c2<2ab+2bc+2ca,

只需证a2-ab-ac+b2-ab-bc-ca<0,

只需证a(a-b-c)+b(b-a-c)+c(c-b-a<0);

只需证a<b+c且b<c+a,由于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显然,结论成立,故3S≤I2<4S.

本题从表面上看不易“征服”,但通过分析法将结论逐步转化,由看上去很难“接受”的3S≤I2<4S,转化为较为熟悉的ab+bc+-ca≤a2+b2+c2<2ab+2bc+2ca,显然,这比原题的结论看上去要“舒服”多了,当然,求解也就顺畅了很多。

2.正难则反解题体现逆向思维

例6

已知三个x的方程,x2-4ax-4a+3=0,x2+(a-1)x+a2=0、x2+2ax-2a=0中至少有一个有实根,求实数a的范围。

分析:如果直接从题设入手,需讨论任一个、任二个方程有解和三个方程同时有实解的情况,共有种情况,显然这种做法运算量大,影响解题速度,若从反面入手,先考虑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时a的取值范围。

Δ1=(-4a)2-4(-4a+3)<0

Δ2=(a-1)2-4a2<0

Δ3=(2a)2-4(-2a)<0

再根据补集的思想,就得到原题中a的取值范围为:

3.反证法体现逆向思维

例7

4.举反例解题体现逆向思维

反例在数学发展中和证明一样占着同样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猜想的结论未必正确,正确的要求给予严格证明,谬误的则靠反例来否定.

反例,在解诸如填空、判断、选择题时,更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在解题后,对解题过程和结果的检验,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审题时,可帮助我们找出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的错题,以避免浪费精力和时间。如此等等,不能低估了反例的作用。

三、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

1.备课中注意逆向思维教学思考,并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备课中不仅注意反映教材的重点、难点,还要注意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逆向思维的运用。因此经常逆向设问,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

同时教师应经常地、有意识地从正反两反面探索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对立统一中去把握数学对象,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在总结思维过程时应告诉学生有的问题从“正面”不易解答时,从其“反面”思考往往有突破性效果。通过分析启发很容易掌握,既激发了学生解题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正确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因式分解一章教材本身就明确提出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教学中抓住“互逆”“反过来”这条主线,就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并得到逆向思维的训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2.作业辅导及考查以巩固对逆向思维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学数学听懂了离掌握还有距离,特别是对常规思维的背离。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具有逆向思维的能力,除了课堂上的分析、引导、启发外,要坚持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布置作业、考试检查,经常地得到锻炼,体会逆向思维解题的奇妙,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平时的练习中指导学生要善于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不仅要知道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还要经常地从各个方面强化逆向思维,而不同的方面又可运用不同的方法,因此要注意逆向思维各个方面的巩固。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编排顺、逆双向配对的练习题供学生训练。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在定义、公式、定理等的教学中强化逆向思维,在习题课、练习课中强化逆向思维,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习进行“正向思路变成逆向思路”的训练。同时将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备课、讲课、作业辅导、分层练习等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反例逆向公式
几个存在反例的数学猜想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逆向而行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活用反例扩大教学成果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对称不等式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