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

2016-11-16李婷婷李秀霞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计算技术数字图书馆

李婷婷,李秀霞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 276826)



近十年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

李婷婷,李秀霞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 276826)

通过对国内外近十年来有关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出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十年间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领域的创新扩展,如云计算、数字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等;国外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针对用户服务方面,其中以个性化服务为重点,对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以及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亦有所重视。同时,国内外都积极倡导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人的服务与研究。

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用户服务;云计算 ;信息服务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国家图书馆发起的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开始起步。在近10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一场针对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潮,研究主题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基于Marc的图书馆书目管理系统为其核心特征;第二阶段是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以大量通过Internet提供的分布式电子资源应用为主要特征,国内电子化图书馆建设比较成熟的几个图书馆大都属于这一代的实践应用产物;第三阶段以分布式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应用基础,具有对海量以及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存储、加工和发布的能力,针对不同需求的、不同特征的用户群体,提供主动的、个性化的和准确的终极信息服务。在我国,第一代数字化图书馆在上世纪80年代中晚期到90年代初期渐具规模,它通过图书描述信息进行数字化并加以运用,满足了图书馆在业务管理自动化方面的需求。现如今,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即资源整合与面向用户的数字化服务阶段,这是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技术应用的重要标志。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方法

通过梳理CNKI 有关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发现,许多学者对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对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进行分析,对国外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学科、作者、地区、机构等外部特征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科学知识图谱是一种新型的可视化方法,可以利用数学方法、统计工具,将数据转换为直观可视的图像,能够清晰表达晦涩难懂的数据。本文即使用相关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1 数据收集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自中国知网的期刊数据库中收集。主题限定为“数字图书馆”和“国内外”,时间限定为2005-2015十年时间,共检索出文章628篇。提取文章的主要字段包括题名、期刊、关键词、年份以及作者。经过筛选,剔除一般性词语,共得到655个关键词。2015年数据虽不够全面,但为能获得国外最新研究数据,该数据不予剔除。

1.2 实验过程

首先做出数字图书馆关键词共现矩阵,计算每个词出现的频次,之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分析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在社会网络中,可以将关键词看成是一个个行动者(节点),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看作是关系,构造网络图谱。在Excel中将关键词做成共现矩阵,导入Ucinet中,设置相应参数,生成数字图书馆的图谱。图2是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关键词全景图。中心度是衡量网络中一个节点能力的值,它描述网络中节点和中心的紧密程度,其中,点中心度、紧密中心度和间距中心度,都是正式的并被广泛使用的测量方式。本文使用间距中心度做可视化图谱,描述哪些关键词在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 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方向

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等项目为龙头和代表;理论研究则呈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1992—1999年的酝酿阶段、2000—200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2003年至现在的成熟调整阶段。经过最近十年的研究和发展,中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相关研究已趋向成熟,研究机构和人员形成规模,研究实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并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与国际相同领域基本保持一致[1]。图1展现的是十年间有关数字图书馆方面的文章。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数字图书馆方面的文章发文量比较稳定,保持在每年40篇左右,呈波状平稳趋势,可以说,数字图书馆一直是图书馆领域研究的重点。2008年和2011年略有下降,但是波动不大,这也正好说明数字图书馆研究进入成熟的第三阶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图1 十年间有关数字图书馆文章的数量

2.1 数字图书馆云计算研究进展

云计算是一种集超大规模运算于一身的新型计算方式,本世纪初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云计算技术在谷歌、微软、雅虎等世界知名IT巨头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说它已经成为21世纪整个电子计算机行业最令人振奋的课题。这种实质上更加快捷、方便、成本投入更低且有效降低能耗的信息运作方式,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主题下,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陕西科技大学的杨宇环和张敏,综合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应用情况,从云计算技术的基本理论入手,总结了国内外图书馆在云计算技术应用方面的动态,并从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出发,指出今后的应用趋势;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王莹写了《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研究》,从云计算的概念模型入手,概括了国内外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体系结构以及发展模式,并进一步对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2]。福州大学图书馆的郝智红写了《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初探》,介绍了云计算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三种模式;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韩普、沈思等研究云计算在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及进展,分别讨论国内和国外利用云计算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阻碍以及应对措施。

2.2 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研究

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一直是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研究。在中国知网以篇名中出现“数字资源建设”关键词的检索方式,查得42380篇文献。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的王萍等人,通过以用户视角获取数据,计算Kano指数,构建定量化要素分布图等步骤,探析数字资源要素的感知重要性和要素的充分实现对用户满意体验的提升效果。结合情境化的关键事件和Kano指数对影响数字资源用户满意体验的要素进行剖析,提出优化用户满意体验的数字资源建设模型。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李书宁邀请用户参与到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来,从意见建议征询类参与、数字资源评价和贡献类参与、资源描述类参与、系统开发和内容维护及服务类参与四个方面讨论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式和内容。申晓娟等在对国内外主要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发展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对《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进行解读,尤其是对科学制订资源建设规划需考虑的建设原则、建设方式、建设工作内容、建设策略、建设经费和建设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逐一说明[3]。黑龙江图书馆的孙元睿认为数字化信息日益成为信息资源的主流载体。由于数字信息资源量的急剧增长,各图书馆在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上的矛盾越发凸显出来。他指出数字图书馆就是要做到数字资源有序化、门户化、使用方便,只有做好数字资源建设,使之杂而有序,才能更优质地服务读者。

图2 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关键词图谱

从图2可以看出,数字信息资源在所有关键词中出现频次最高,为59次,其次是图书馆和云计算技术。计算节点中心度,节点中心度是指节点的度数,节点在网络中的中心地位,即一个节点的度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越重要,适用于对局部网络节点的中心地位和影响力进行刻画。数字信息资源的节点中心度在所有词中最大,因此占据中心地位。此外,在社会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关系通过有向箭头连接,箭头指向的方向是知识来源的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数字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云计算技术、图书馆箭头指向最为密切,且处于中心位置,说明这些词在数字图书馆研究中是主要的研究点。

2.3 数字图书馆元数据与互操作研究

除了理论支撑,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也侧重于技术领域。 数字图书馆互操作是一个有机整体,旨在建立一套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将独立的数字图书馆有机地组织起来协同工作,对外服务采用统一界面,从而建立统一的自下而上的规范的信息服务平台,最终将各自为政的资源服务体系联合起来。

目前诸如分布式搜索、元数据采集及中间件等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吉林大学的毕强基于语义网格技术,探索以元数据本体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策略,以期用来解决目前数字图书馆系统间在互操作中所面临的问题。这种策略是不同本体之间的互操作,即跨语言、跨文化的互操作,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下一代数字图书馆系统间的互操作框架。吴育芳对数字图书馆元数据的作用进行探讨,从语义、句法、结构3个层次探讨了元数据互操作的解决方法。梁蕙玮从对外购数字资源和自建数字资源的整合入手,介绍了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的元数据仓储建设目标与实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4]。宋琳琳分析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元数据标准的多样性与信息资源需求接口单一性之间的冲突,使得元数据互操作势在必行。作者通过文献调研、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谷歌图书、欧洲数字图书馆、HaithTrust、美国记忆等八个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的元数据互操作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映射、集成、协议和API较为常用,注册、转换和关联数据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因而建议我国大型数字化项目的元数据互操作向细粒度和去格式化的方向努力[5]。

2.4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数字图书馆服务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只是停留在分散研究、百家争鸣的状态。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完善等。服务模式方面的研究中,王知津、侯延香在服务方、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系统等方面,针对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图书馆提出了集成化、个性化、多元化、协作化、创新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方面的研究中,白雪松等认为,个性化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汪琴对国内外“我的图书馆”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我的图书馆”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邓桂英和黄春燕的《从Scopus看国内外数据库的个性化服务》,以Scopus数据库的个性化服务研究为例,通过比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与《Scopus》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分析我国数据库个性化服务方面的不足,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开展数据库个性化信息服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柯平在《国内外图书馆学科进展比较研究》中,为跟踪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前沿,针对图书馆学的22种主要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学的研究前沿,并总结出七大重要研究领域共17个重点主题,其中包括数字图书馆及相关技术研究、信息检索与信息检索行为研究、信息组织与知识组织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图书馆管理以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3 结论

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领域从一开始以系统和项目为中心转向以用户和服务为中心。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各个环节,相关研究都有体现,尤其是在数字图书馆的使用和用户服务方面。数字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服务研究得到了进一步认可和大规模发展,一些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始将服务和信息资源纳入课题研究范围。技术方面,针对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的标准技术亦开始得到发展,互操作、质量控制和信息可视化等方面也得到了体现。与此同时,数字图书馆员的教育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也日益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十余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中个性化和互操作的研究更侧重于系统实现方面,云计算以及光电子研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国外相比,我国在信息服务方面对用户的深入研究并不十分充足,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相对较少,这也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研究在未来应予以加强的层面。

[1] 张春红.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十年发展回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2):55-59.

[2] 王莹.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8):124-125.

[3] 申晓娟,周晨,韩超.《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解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38-46.

[4] 梁蕙玮,萨蕾.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面向数字资源整合的元数据仓储构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5):27-32.

[5] 宋琳琳,李海涛.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元数据互操作调查与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5):27-38.

[6] 崔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24(12):86-88.

[7] 程鹏.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综述(2005—2006)[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35-39.

[8] 杨国立.国外数字图书馆研究进展:基于关键词共现和文献共被引的可视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分校学报,2010(5):45-48.

[9] 毕强.语义网格环境下基于元数据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研究[J].声屏世界,2005(6):56-58.

(责任编辑:曹高峰)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Digital Library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Ten Years

LI Ting-ting, LI Xiu-xia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26,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in digital library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ten years,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digital library.The domestic scholars focus on the expansion of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uch as cloud computing,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However, the foreign scholars focus on the user service, especially the personalized service.They also value how to improve the laws relate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design digital library system.Meanwhile, both the domestic and the foreign advocate actively the service and research of huma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at home and abroad; digital library; personalized service; customer service; cloud computing; information service

G251

A

1006-1525(2016)05-0112-04

李婷婷,女,研究生。

2016-03-04

猜你喜欢

计算技术数字图书馆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FLAC3D软件计算平台的研发
图书馆
答数字
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化办公系统中的应用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数字看G20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