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PAC系统资源整合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华东地区“211工程”部分高校图书馆为例

2016-11-16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书目资源整合全文

俞 力

(安徽师范大学, 芜湖 241003)



OPAC系统资源整合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华东地区“211工程”部分高校图书馆为例

俞 力

(安徽师范大学, 芜湖 241003)

对我国华东地区“211工程”部分大学图书馆基于OPAC系统的资源整合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发现存在着整合资源少、整合层次低、整合不规范和整合服务差等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要根据信息资源的多样性特点和用户信息需求的多层次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整合方式和技术来实现资源整合。

OPAC系统;信息资源整合;整合模式;图书馆联盟;“211工程”大学

信息资源的整合对信息服务水平有着质的提升作用,受到图书馆界广泛的关注。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基于OPAC系统的资源整合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即对OPAC 系统中的各类资源对象、功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融合、类聚,以数据为核心,形成一个向全文、目次、文摘、书评、音频、视频等各种信息资源扩展的整体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资源体系[1]。根据资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是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亦即集成不同平台上的异构信息资源,而不论资源存在于何处;二是整合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其实质是在书目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向多种类型相关资源延伸,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资源体系。除了整合资源外,还可以整合图书馆提供的诸如文献传递、信息咨询之类的相关服务内容。整合后,用户通过OPAC系统的检索入口,不仅可检索到更丰富的书目数据,还可以检索到与书目数据相对应的全文文献、评论、目录等信息资源,还可得到图书馆定义的相关服务内容。

1 调查说明和调查结果

1.1 调查说明

为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基于OPAC系统的资源整合状况,笔者以华东地区的“211工程”部分高校图书馆为对象,进行相关调查。华东地区经济相对发达,“211工程”高校数量也较多,共31所,基本可以代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除第二军医大学的图书馆无法访问外,笔者对其中的30所大学图书馆进行了网上调查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各种具体的OPAC整合方式的整合状况、整合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

1.2 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基于OPAC系统进行了一定方式的信息资源整合。整合涉及多种异构信息系统、多种资源类型,整合方式各异。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展开:(1)整合多个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建立起馆藏联合书目;(2)整合图书馆外购的数据库,主要是整合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等资源的书目数据;(3)整合书目数据和对应的电子全文,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链接关系,实现电子全文的直接获取;(4)整合外部资源系统的检索入口,通过检索入口,可获取相关文献资源;(5)整合网络资源,主要整合网络中和书目数据相关的信息资源内容;(6)整合相关服务内容,除整合资源外,也整合了图书馆提供的相关服务内容。

表1 华东地区211工程高校基于OPAC的整合状况

注:√有此功能 ×无此功能 ○表示不清楚

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基于OPAC系统的整合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2.1 基于元数据实现整合

这种方式主要针对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将其元数据导入OPAC系统中,可极大地丰富馆藏书目数据。电子资源MARC格式的856字段也提供电子资源定位地址,用户可直接获取电子资源全文。当然,由于电子资源元数据的导入,也会给OPAC系统带来大量的重复数据,剔除重复数据费时费力,并且这种整合方式没有揭示出纸质资源和对应的电子全文的相互关联关系,读者在查看纸质书目记录时,无法通过系统直接关联到对应的电子全文。

通过调查,有6所高校图书馆的OPAC系统中整合了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资源,在30所高校中占比为20%。对于电子期刊,未发现有图书馆将大量电子期刊的书目数据整合到OPAC系统中,更未能实现期刊篇名级数据的揭示。一些图书馆通过著录的方式将少量古籍、学位论文、光盘等资源整合到OPAC系统中,但数量都极为有限,故本文未将这类整合纳入统计。

1.2.2 基于MARC格式的856字段实现整合

这种方式通过在MARC格式856字段保存了和纸质文献相对应的电子全文的链接地址,实现彼此的整合。读者在查看纸质资源书目数据记录时,可通过系统直接关联到对应的电子全文,实现对电子全文的直接获取。这种整合方式需要导入电子资源完整准确的MARC数据,也需要完成在大批量纸质文献书目数据的856字段记录相应电子全文链接地址的大量工作,费时费力。

调查发现,只有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在少量图书的书目数据856字段保存了其在外部图书站点的链接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少量期刊的书目数据856字段保存了期刊的主页地址,并且整合资源的数量也极为有限,也不能直接获取电子全文。虽然很多文献都认可这是一种主要的整合方式,但调查发现,只有上述两所图书馆采用此整合方式,占比仅为6.7%。

1.2.3 基于SFX工具实现整合

这种方式是通过SFX工具来实现OPAC系统中书目记录和其对应的电子全文等相关资源的整合,也可以实现相关服务内容的整合。由于图书馆集成系统ALEPH系统和SFX工具具有较好的整合基础,因此,此种模式在使用ALEPH系统的高校得到普遍使用。当然这种整合方式也受制于所采用的系统,对SFX源资源的配置情况制约着其利用,目前SFX源数据仍以电子期刊为主,对于大量的图书书目记录,仍无法获取对应的电子全文。

通过调查,有4所采用ALEPH系统的高校图书馆,均采用了基于SFX工具实现信息整合的方式,在调查的30所图书馆中占比为13%。但不同图书馆对SFX工具的配置质量不一,提供的功能良莠不齐。有的图书馆的SFX工具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功能,有的较为简单,有的完全失效。调查发现,图书馆通过SFX工具,可获得全文获取、馆藏目录查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参考咨询、参考引用、引用信息和搜索引擎等多种信息资源和服务内容。通过此方式,可以链接到其它馆藏联合目录系统,也可以提供期刊的电子全文的链接地址,但调查未发现通过此方式实现纸质图书对应的电子全文的直接获取。

1.2.4 基于URL链接实现整合

这种方式是将外部资源系统的检索入口整合到OPAC页面,并通过URL链接地址传递检索式,用户就可直接进入外部资源系统中获取相关信息资源。此种方式实现简单,虽不能确定该外部资源系统是否存在和检索式相对应的信息资源,但也可作为获取信息资源的补充手段。

调查发现,这种方式得到了图书馆界最广泛的支持,调查的图书馆100%采用了这种整合方式。整合的外部资源系统最普遍的是网络图书资源站点,例如Google图书、豆瓣网、亚马逊和当当网等,其次还有图书馆购买的读秀、apabi电子书等资源系统,也有外文期刊网之类的跨库检索系统和开元知海e读之类的发现系统。

1.2.5 基于接口调用实现整合

这种方式是通过调用其它外部资源API的方式来调用其相关信息内容,并将其整合到OPAC系统中。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将图书网站中的内容简介、书评、封面、目录等信息内容整合到OPAC页面中。这种方式需要图书馆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来完成相关系统接口的开发工作。

在调查的图书馆中有21所进行了这种方式的整合实践,占比为70%。虽然应用很广泛,但整合的资源有限,主要是豆瓣网的关于图书的内容简介、简评、目录和图书封面这几类资源。利用这种方式,也可以得到电子全文,但在所调查的30所高校图书馆中,未发现有基于这种整合方式来获取电子全文的案例。

1.2.6 基于OPAC系统专用表存储对应数字资源信息来实现整合

此种模式的实现,主要基于Melinets系统的功能。Melinets书目系统在网络数据层上提供了与其他电子资源相链接的接口表,只需将纸质资源对应的电子资源全文的URL链接地址写入此接口表中,就可实现彼此的整合[2]。此种模式和Melinets系统直接联系,通过调查,这种整合方式在所调查的图书馆中均没有采用,故本文未在表1中列出。

除了调查以上六种整合方式的整合状况,本文还调查了三个重要的评价指标:(1)纸质资源对应的电子全文在OPAC系统中的直接获取。调查发现,有4所图书馆可以实现在OPAC系统中直接获取电子全文,在所调查的图书馆中占比仅13%,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大学图书馆通过SFX工具直接获取的是期刊的电子全文。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定义的可直接获取电子全文,排除了那些在每个OPAC页面都整合了资源检索的入口,读者不能确切知道是否存在电子全文的方式;(2)调查发现有4所高校图书馆的OPAC系统只是将豆瓣读书、Google读书、当当网这三个外部图书站点的检索入口整合到页面上,而考虑到这三个外部图书站点的整合又是直接和其采用的OPAC系统相联系的,排除系统自带的这些少量的整合内容,这4所高校图书馆在基于OPAC系统的整合方面几乎没有做多少工作,占比为13%;(3)书目数据的整合。书目数据的整合是最基本的整合内容,但在调查中发现,浙江大学图书馆的OPAC系统中建立了“浙江高校联合目录”,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图书馆的OPAC系统中有基于SFX工具链接到一些联合目录系统,除此之外,并未发现其他关于书目数据的整合内容。

2 调查结论

调查的多数图书馆都基于OPAC系统展开了多种方式的信息资源整合,整合模式多种多样,有些整合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联合书目、古籍、硕博士论文等资源的整合极大地丰富了OPAC系统中的资源,与馆藏纸质资源对应电子全文、网络书评、目录、文摘等内容的整合也完善了馆藏资源体系。一些服务内容,例如,文献传递、馆藏互借、咨询服务等系统也整合到OPAC系统中,增强了系统的功能,完善了服务。这些大胆的整合实践对于馆藏资源的优化以及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都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整合存在的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1)整合资源的种类不多,数量也有限。整合的资源类型主要以电子图书为主,其它集中在电子期刊、古籍、博硕士论文、随书光盘等为数不多的几种资源,并且整合到OPAC系统中的资源数量也很有限。整合的外部网络资源集中在书评、简介、目录和图书封面这几项内容,多数图书馆也未能实现对电子全文的直接获取。图书馆所拥有的大量资源,例如,馆内特色资源、报刊资料、科技报告、计算机文档、专利、微缩胶片等,并未能有效实现在OPAC系统中的整合。(2)整合层次低。受制于MARC格式描述资源的能力,目前的整合主要是实现信息资源的链接地址在OPAC页面的简单汇集,大多整合以实现信息来源层面的整合为主,能直接提供的信息内容十分有限。(3)整合不规范。各个图书馆整合的实现方式各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并且系统提供的服务也很不规范。例如,每个OPAC页面都整合了多种外部资源的检索入口,但很多链接地址点击后是空链接,用户也无法确定能否获取电子全文或者图书馆定义的其它资源,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很不规范。(4)整合服务功能有限。目前的整合以资源整合为主,服务整合为辅。除了采用SFX工具的少数图书馆整合了诸如文献传递、馆际互借、文献引用等服务内容外,多数图书馆的还是以资源整合为主,并且整合效果也不佳,导致整合系统提供的服务内容是十分有限的,所谓集成化、个性化、主动化的服务内容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基于OPAC系统的整合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和改进阶段,与理想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3 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查和分析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整合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整合实践中必须根据图书馆馆藏资源多样性的特点和用户信息需求多层次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整合方法和技术,为读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信息服务体系。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建议:

(1)通过揭示复杂的书目关系来整合多样性的资源。目前,图书馆文献已由单一形式向多类型、集成化的形式转变,文献的媒介形式、发布形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献的媒介从传统的文字、图形等形式向音频、视频、动画、三维立体等数字化媒介发展。在过去,文献的发布主要通过传统渠道发行印刷本、光盘等资源,现在则更多借助网络、通信等渠道向移动终端、网站、电脑等新媒体终端发布。信息资源呈现了越来越多样性的特点。例如:纸质图书可以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不同形式,书的其他版本包括原有的修订本、改写本,也有不同的音视频版本、不同网站发布的数字版本等。信息资源虽然越来越复杂,但是资源的书目数据仍旧是OPAC的核心内容,书目数据存在着等同、衍生、描述、整体部分、附属、连续、共同特征等7种主要关系[3]。首先,图书馆应对文献资源复杂的书目关系进行挖掘和整合,在此基础上,才可将更丰富的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相互独立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更为全方位的网络知识体系。

(2)通过揭示信息语义关系来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OPAC资源整合要把握用户信息需求多层次的特点,结合多种整合方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网络化和集成化的信息服务。目前,OPAC整合主要是信息来源层面的整合,整合层次低,适合于对信息来源感兴趣的初级用户,但难以满足对信息服务要求高的用户。面对OPAC 整合的资源出现类型多样化、数量海量化的特点,要实现这些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关键是揭示信息之间的语义关系,实现语义互操作。目前,OPAC信息整合主要集中在书目数据上,对于信息语义关系的研究尚未成熟,图书馆应充分重视信息语义的揭示与表达,重视语义关系在信息组织中的作用,并进行大胆地、基于信息语义层面的信息资源整合实践。

(3)整合实践中采取差异化的整合方式和技术。整合资源的多样性特点和用户信息需求的多层次特点,决定了OPAC系统信息整合不可能有单一的解决方案,必须采取差异化的整合方式与技术。目前,图书馆可利用的资源早已扩展到馆外资源,联盟成员馆资源和网络免费资源都应得到充分考虑。由于在文献获取的方便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馆内资源一直是用户的首选,因此,图书馆整合资源应以馆内资源为主,以联盟成员馆资源为辅,网络免费资源作为必要的补充。对于馆内资源,能够获取完整准确的元数据,应以文献资源的元数据为基础来实现资源整合;对于图书馆联盟以及合作机构,应以项目协作、检索协议和元数据互操作机制等方式来实现资源整合;对于外部网络资源,可采用数据复用、关联数据和Mashup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

4 结语

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高要求和信息资源的快速发展都对OPAC整合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语义化的发展趋势则为OPAC整合提供了机遇。作为信息资源整合的主体,图书馆应增强整合意识,进行大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标准的信息整合规范。要充分利用Web2.0技术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增加服务整合内容,将OPAC整合为规范的、语义的、开放的信息系统平台,为读者提供集成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1] 陈妍.基于OPAC 的图书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与实现[D].南开大学,2010.

[2] 黄婧,郝永艳.基于OPAC系统的全文资源整合实践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1(3):44-46,93.

[3] 高红.编目思想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61-262.

(责任编辑:王靖雯)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Resources Integration based on OPAC System——Taking Some 211 Project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East China as an Example

YU Li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By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resources integration based on OPAC system in some 211Projectuniversity libraries in East China,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limited resources, the low level, the non-standardized model and the poor services exis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library should adopt different integr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 achieve the resources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user’s information needs.

OPAC system;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model; library consortium; 211Projectuniversity

安徽师范大学培育基金项目(2012xmpy015)

G254.92

A

1006-1525(2016)05-0051-05

俞 力,男,副研究馆员。

2016-03-07

猜你喜欢

书目资源整合全文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全文中文摘要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青年再造
反腐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
本刊邮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