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洮河林业局苗圃地下害虫综合防治研究

2016-11-16韩卓频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洮河林业局车巴林场甘肃卓尼747604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百威颗粒剂苗圃

韩卓频(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洮河林业局车巴林场,甘肃 卓尼 747604)

洮河林业局苗圃地下害虫综合防治研究

韩卓频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洮河林业局车巴林场,甘肃 卓尼 747604)

本试验采用15%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3%克百威颗粒剂、40%甲基异柳磷乳油以及5%涕灭威颗粒剂分别对云杉有苗地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苗圃地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用15%毒·辛颗粒剂、3%克百威颗粒剂或5%涕灭威颗粒剂用药量105~120 kg/hm2加50倍细砂土或干土拌匀,开沟后将药剂均匀施放到苗木根部,覆土灌溉,保苗率可达91.8%以上;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在苗床(木)上喷洒40%甲基异柳磷乳油1 000倍液进行防治,成虫死亡率可达90.8%以上,大大降低田间的产卵量。以上防治方法效果较好,且污染小,不受天气影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苗圃;地下害虫;综合;防治

云杉属云杉亚科,云杉属,乔木,为中国特有树种,能耐干燥,较为耐荫并适应寒冷的环境条件;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甘肃南部、陕西西南与南部、到四川西部一带。为维护洮河林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促进林木资源保护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在云杉种苗的需求量逐步增加的同时,林区育苗面积也随之扩大,但以金龟子、大灰象甲为主的地下害虫的危害也给洮河林区的育苗工作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林区苗圃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便成为提高保苗率、提供优良种苗的前提。因此,作者选用几种普遍常用的药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初步观察分析,以期找出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明显的药剂及对应的施药浓度配比,提出相应防治方法,为有效防治苗圃地下害虫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洮河林区车巴林场的潘桥苗圃和麻路苗圃,平均海拔2 610 m,年平均气温在3 ℃左右,最高气温24~28 ℃,年最低气温-25~-30℃,年降水量520~600 mm,无霜期90 d左右,属于高寒半湿润气候区,气温变幅较大,冬长干燥,春秋短而湿润。

1.2 试验材料

1.2.1 优势虫种

本试验选择的优势虫种为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gracilicormis、大栗鳃金龟Mtlolontha hippocastanimongolica、大灰象甲Pissodes nitidn[1],苗圃地下害虫的发生从开春的4月下旬越冬幼虫上升为害时开始至当年10月下旬幼虫下迁越冬为止,主要寄主植物为云杉。

1.2.2 供试药剂

15%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克百威颗粒剂(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5%涕灭威颗粒剂(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40%甲基异柳磷乳油(青岛双收化工有限公司生产)、40%氧化乐果乳油(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0%乙酰甲胺磷乳油(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江苏省江阴市农药二厂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分为室内防治试验和田间防治试验。

1.3.1 室内防治试验

采集未经任何处理的同种、同龄健康的金龟子、大灰象甲幼虫在室内用新鲜马铃薯进行饲养,并取干燥腐殖土、过筛后,分别用15%毒·辛颗粒剂、3%克百威颗粒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腐殖土∶药剂为1∶1 250的配制比例配成毒土,喷水保湿12 h后,将幼虫放入毒土中饲养。每个处理幼虫20头,各处理对照各重复3次[2],分别于48 h、72 h统计幼虫死亡率。

1.3.2 田间防治试验

田间防治试验分为育苗地幼虫防治试验和成虫防治试验。

1.3.2.1 育苗地幼虫防治试验

试验在蛴螬、象鼻虫幼虫上升活动期(当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垂直活动范围5~30 cm),选择虫口密度较高、苗木生长均匀和栽培措施相同、其他病虫害较少的地块,设置4种不同农药处理,每处理设4个水平,每个处理面积为133.4 m(20.2亩),各处理对照各重复3次[3],对照(CK)不用药。具体方法是:分别采用15%毒·辛颗粒剂、3%克百威颗粒剂、5%涕灭威颗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各加50倍细砂土或干土拌匀,开沟后均匀施放到苗木根部[4],覆土灌溉。分别于72 h和15 d后调查虫口减退率,同时在15 d后调查保苗率(表1)。

表1 育苗地幼虫防治试验设计

1.3.2.2 成虫防治试验

在成虫羽化盛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选择虫口密度较高、苗木生长较均匀和栽培措施相同、其他病虫害较少的地块,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分小区在苗床(木)上均匀喷雾。试验设置3种不同的农药处理包括:40%甲基异柳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和30%乙酰甲胺磷乳油,每处理设3个水平,每个处理面积为133.4 m2(0.2亩),各处理对照各重复3次,于24 h后调查成虫死亡率[5](表2)。

表2 成虫防治试验设计

1.4 数据处理

数据经Excel 2003软件进行整理后,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防治效果

室内防治效果分析显示(表3):在供试的4种药剂中,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毒·辛颗粒剂、3%克百威颗粒剂防治效果都较好,48 h后平均幼虫死亡率达90.7%以上,72 h后平均幼虫死亡率达95.0%以上;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施药48 h后平均幼虫死亡率为87.5%,72 h后平均幼虫死亡率为80.7%(表3)。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毒·辛颗粒剂和3%克百威颗粒剂对蛴螬和大灰象甲幼虫的防治效果都较好,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表3 室内药效不同药剂的测定效果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2.2 育苗地防治试验效果

2.2.1 育苗地防治试验结果显示

在供试的4种药剂中,15%毒·辛颗粒剂、3%克百威颗粒剂、5%涕灭威颗粒剂,3种药剂用药量在105~120 kg/hm2时防治效果较好,72 h后平均虫口减退率均达92.6%以上,15 d后平均虫口减退率达91.4%以上;用药量在60~90 kg/hm2时72 h后平均虫口减退率最高达到89.1%,15 d后虫口减退率最高为87.3%。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只有用药量在120 kg/hm2时72 h平均虫口减退率才达到88.2%,15 d后平均虫口减退率仅为75.5%(表4)。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5%毒·辛颗粒剂、5%涕灭威颗粒剂及3%克百威颗粒剂的用药量在105~120 kg/hm2时对苗圃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与其它处理间有显著差异,随着用药量的递减,防治效果也逐渐下降[6]。

2.2.2 育苗地保苗率的调查

在试验布设15 d后,经过对育苗地各处理的保苗率调查结果显示:15%毒·辛颗粒剂、3%克百威颗粒剂和5%涕灭威颗粒剂这3种药剂用药量在105~120 kg/hm2时平均保苗率达91.8%以上,防治效果较为明显;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只有用药量在120 kg/hm2时保苗率才达到82.5%(表5)。由此可见,15%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5%涕灭威颗粒剂和3%克百威颗粒剂的用药量在105~120 kg/hm2时对苗圃地下害虫防治效果最好,随着用药量的递减防治效果随之下降。

2.3 成虫防治试验

成虫防治试验调查结果显示:供试的3种药剂在施药24 h后,当浓度为1 000倍液时,40%甲基异柳磷乳油防治平均成虫死亡率为90.4%,40%氧化乐果乳油防治平均成虫死亡率为86.1%,30%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治成虫死亡率为82.0%;当浓度在1 500倍液时,3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基本相同,均在80.0%以上;而浓度稀释到2 000倍液时,3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较差,最高仅达到60.2%(表6)。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40%甲基异柳磷乳油1 000倍液对苗圃地地下害虫成虫防治效果最好,与其它药剂处理间差异显著,并随稀释倍数的增大防治效果随之下降。

表4 不同药剂不同药量防治后的育苗地虫口减退率(盘桥、麻路苗圃)

表5 育苗地不同药剂不同药量防治15 d后的保苗率

表6 成虫防治试验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苗圃地的地下害虫上升为害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可选用15%毒·辛颗粒剂或5%涕灭威颗粒剂或3%克百威颗粒剂对蛴螬、大灰象甲幼虫进行防治,施药量为105~120 kg/hm2,加50倍细砂土或干土拌匀,在苗木根部开沟施药,覆土灌溉,平均保苗率可达90%以上。

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即成虫羽化盛期,在苗床(木)上喷洒40%甲基异柳磷乳油1 000倍液进行防治,对苗圃地地下害虫成虫防治效果最好,同时可大大降低苗圃地中地下害虫的产卵量,该防治方法不受天气影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到生产成本的问题,也可选择40%氧化乐果乳油进行防治,但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时极易造成药害,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圃地地下害虫的发生与环境改变、气候以及圃地经营管理状况等因素都有着直接的关系,防治应当进行综合性治理。为了更好地防治圃地地下害虫,首先要从春季苗圃整地作业时开始,施用充分腐熟并经过消毒的有机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幼虫防治,减少虫口密度;5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成虫防治。休闲地也在5~7月份时施放药剂进行防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翻几次,具体施药方式应根据田间的为害情况、优势虫种的虫态来确定最佳的防治时间和次数。

[1] 李成德. 森林昆虫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 王树楠. 甘肃林木病虫图志[M]. 兰州:甘肃科学出版社,1989.

[3] 申国涛,张荣华. 苗圃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J]. 科学咨询导报,2007(26):254.

[4] 岳永红. 北方果树苗圃根部病虫害及防治措施[J]. 北京农业,2001(1):23.

[5] 周嘉熙. 西北森林病虫及防治[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6] 苏瑾,方浩,赵梦炯,刘鸿源,芦娟. 不同生物制剂对油橄榄叶部病害防治试验[J]. 甘肃林业科技,2014,39(3):50-53.

Study on the Control of the Soil-dwelling Pests in the Nursery of Taohe Forestry Bureau

HAN Zhuo-pin
(Cheba Forest farm of Taohe Forestry Bureau,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of Gansu Bailongjiang Forestry Management Bureau, Zhuoni Gansu 747604, China)

The control test of the soil-dwelling pests in the Picea asperata nursery was carried out, and test reagents are respectively chlorpyrifos 15%, carbofuran 3%, isofenphos methyl-EC 40% and aldicarb granule 5%.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ee kinds of reagents(dose 105~120 kg/hm2) respectively mixed 50 times fine sand or dry soil and applyed pesticide in seedling roots, then turns the soil and water, seedling survival rate can reach more than 91.8% between the end of April to early May; in late May to early July(adult eclosion stage),adult mortality rate can reach more than 90.8% with spraying isofenphos methyl-EC 40% 1 000 times liquid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spawning is decreased obviously in the nursery. The above method of prevention and cure effect is good, and low pollution, is not affected by the weather, can be applied in the production

nursery, soil-dwelling pest, comprehensive; control

S763.38

A

10.3969/j.issn. 1006-0960.2016.02.010

1006-0960(2016)02-0027-05

2016-01-26

韩卓频(1973—),女,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苗圃育苗技术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

猜你喜欢

百威颗粒剂苗圃
关于颗粒剂登记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丁硫克百威的液相色谱研究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丁硫克百威在豇豆不同时期施用的降解代谢研究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