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兴隆山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策略
2016-11-16马泠桃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榆中730117
马泠桃(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榆中 730117)
甘肃兴隆山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策略
马泠桃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榆中 730117)
甘肃兴隆山共有古树名木21株,分属2个群体,7种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兴隆山古树名木生长的立地条件较好且生长态势良好,但结实率不高,加之分布在旅游区,因此有必要对兴隆山古树名木加强保护。根据对古树名木的调查现状,提出了兴隆山古树名木保护策略。
兴隆山;古树名木;调查;保护策略
古树名木是林木种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的璀璨明珠,是悠久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它们镌刻着时代的印迹,是“绿色的古董”和“活的文物”,是自然界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古树名木所蕴藏的珍贵物种基因在整个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历经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能幸存到今天,已成为大自然的档案和科研的宝库,对文物考古,物候探讨,林史资料和林业技术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1]。
古树名木一般系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2]。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国家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1997年和2012年2次对兴隆山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3]。通过对现存古树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兴隆山古树名木数量、种类、分布现状,以及管护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古树名木保护措施及对植被恢复在种类选择上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地概况
兴隆山位于兰州市东南45 km的榆中县境内,103°50′~104°10′E、35°38′~35°58′N。南靠临洮,东临定西,西北与兰州毗邻,海拔在2 000~3 600 m之间,是黄土高原范围内唯一超过3 600 m的高峰。地处东亚大陆内地,属高寒半湿润性多雨气候。土壤主要是石质山地发育的灰褐土,此外尚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栗钙土和新积土。年平均气温3~7 ℃,高温(7月)为13~18 ℃,低温(1月)为-8~-9℃;年降水量450~622 mm。有高等植物5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有485种,蕨类植物5种,苔藓植物16种。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中国黄土高原珍贵的动植物基因库之一。
2 调查方法与范围
2.1 调查方法
对兴隆山的古树名木逐一进行实地调查,调查过程中利用围尺、测高尺、皮尺、罗盘仪等工具实测胸径、树高,通过访问长者、查考史料、核对生长年轮等推算树龄,采集标本鉴定树种,对其伴生植物进行记录。详细记载古树名木的产地、学名、海拔、经纬度、生长势、树龄、树高、胸径、立地条件等,调查的同时,对古树进行全景拍摄。最后将这些古树数据逐一输入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较为准确、全面地掌握兴隆山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和生存状态。
2.2 调查范围
一是古树名木的范围,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可列为古树;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列为名木。二是地域范围,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古树名木进行调查。
3 调查结果
3.1 兴隆山古树名木组成
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兴隆山共有古树名木21株,9种,隶属于5科5属。如表1所示。
表1 兴隆山古树名木调查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青杄株数最多,为8株,占总种数的38%,青杨4株,辽东栎3株,李子、陕甘花楸各2株,油松、刺柏各1株。兴隆山树木种类繁多,古树名木的树种却极其有限。在调查的古树名木中,针叶树种占47.6%,阔叶树种占52.4%。
3.2 兴隆山古树名木立地条件
从表2可以看出,分布在海拔2 100~2 300 m的古树名木占总数的42.9%;分布在海拔2 200~2 400 m的占总数38.1%,海拔最低的1株为李子,为1 900 m;最高的为青杄,海拔2 400 m。海拔较高的地方,人为活动少,所以大量古树得以保存。此外,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土壤较为肥沃的地方,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它们长时间的生长。
表2 古树名木分布海拔
3.3 兴隆山保护区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分析
根据调查的21株结果显示,兴隆山保护区古树名木生长状况比较好。生长旺盛的有8株,占全部古树的38.1%;生长一般的6株,占总量的28.6%;生长较差的2株,占总量的9.5%。正常开花结实的有8株,占总数的38.1%;6株很少开花结实,占总数的28.6%。受病虫害侵扰的古树名木4株,占总量的19.0%。
4 兴隆山保护区古树名木保护存在问题
自兴隆山保护区成立以来,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宣传,古树名木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4.1 对古树保护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
根据调查,21株古树只有少数做了围栏,大多数没有做,周围也没有做适宜树木生长的树池。大佛殿门前的5株青杄古树周围铺设水泥地面,有时堆积杂物,妨碍古树的水分吸收,使古树处于极差的环境中。大多数古树的日常管理不到位,没有进行日常的松土、施肥、病虫害防治、树池修建等,不利于古树生长。
4.2 人为活动频繁,危害古树名木的生长
根据调查显示,兴隆山古树大部分都处在旅游景区,游客随意抱树拍照、刻字、剥皮等。另外,还有拓宽旅游道路,布设台阶,使部分古树的根部被水泥封死,致使生长受阻。
4.3 自然灾害,也影响古树的生长
气候不正常,有时古树正在开花期,一场降温导致古树受冻,影响古树结实和生长;有时干旱少雨,缺乏补灌措施使树木严重缺水。
4.4 管护责任不落实
调查发现,兴隆山古树名木大多都在旅游景区,古树名木管护未签订合同,管护人员不落实,责任不明确,古树名木大多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5 古树名木管理策略
古树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一旦失去将永不复得。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认识到加强古树名木管理的迫切性。
5.1 日常养护措施
1)定期施肥、浇水。古树长期固定生长在一个地方,选择吸收使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极低,因此应对其进行定期施肥。
2)修建树池。要设法改善古树的生长环境,清除古树周围的杂物,修缮树池,设围栏保护,使古树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有一个充足的生长空间。拆除地面硬地铺装,在古树20 m范围不得进行硬地铺装[4]。
3)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兴隆山古树有害生物主要以落叶松叶蜂、黄斑星天牛和甘肃线小卷蛾为主。对落叶松叶蜂,采用敌敌畏或苦参碱烟剂喷雾防治。对黄斑星天牛,采用40%乐果乳油加100倍液在枝干被害部位喷杀;在成虫羽化期,用“绿色威雷”200~400倍液进行树干树枝喷雾,触杀成虫。对甘肃线小卷蛾,用2.5%敌杀死乳油4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森得保”2 000倍液常量喷雾防治,防治时间为6月上中旬(幼虫期)和8月中旬(成虫期),分2次进行。
5.2 古树保护措施
1)改良土壤。古树名木生长时间长,周围土壤异常板结,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差,应经常对周围的土壤进行深翻松土或者进行换土,保持土壤养分。
2)补洞治伤。古树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病虫侵害,部分干茎腐烂,形成一些大小不一的树洞。为防止树洞扩大,有必要进行补洞治伤。
3)安装避雷针。古树树体较大,易遭雷击,要对古树名木安装避雷针,以免发生雷击损伤树木。
5.3 综合管理措施
1)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确定的古树名木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编号挂牌标示,定期进行观测,制定保护措施。
2)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爱护和保护古树名木的自觉性。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厉惩处破坏古树名木的各种违法行为。
3)落实管护责任。要落实管护人员,签订责任书,将古树名木的管护落实到个人。
[1] 金庆礼. 甘肃省志·林业志(1986-2005)[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193-194.
[2]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L]. 2007-04-19.
[3] 祁军.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管护建议[J]. 甘肃林业科技,2013,39(3):62-64.
[4] 刘秀琴. 兰州市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09.
Protection Strategy and Surveys on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Xinglong Mountains of Gansu
MA Ling-tao
(Gansu Xingl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 Yuzhong Gansu 730117, China)
There are 21 strains, belong to two groups, 7 kinds of types in Xinglong mountains.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show that, famous trees grow better site conditions and growth momentum is good, but not very strong. For distribution in the tourist area,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protection and famous trees in Xinglong mountains. Finally,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protection strategy of famous tre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Xinglong mountains;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survey; protection strategy
S757.2
A
10.3969/j.issn. 1006-0960.2016.02.014
1006-0960(2016)02-0040-03
2016-05-28
马泠桃(1982—),女,甘肃兰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