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病机进展

2016-11-16王婷丁英钧王燕炯翟林玲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糖尿病肾病

王婷+丁英钧+王燕炯+翟林玲

【摘要】糖尿病肾病(DN)也称肾小球硬化症,晚期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继而进行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DN的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病机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医病机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5..0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DM)患者逐年增加。作为DM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的首要原因,极大影响了我国居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针对DN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课题。

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1.1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1]导致了高灌注、高滤过、高代谢状态,高滤过使基底膜增厚、小球局灶硬化,引起内皮细胞的损害,使蛋白滤过增加;高灌注激活了蛋白激酶C和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促进蛋白尿生成。

1.2 糖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

持续高血糖状态使葡萄糖毒性产物形成,激活了多元醇通路和己糖通路,加速细胞凋亡,促使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高血糖还可造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蓄积[2],激活PKC。氧化应激可使足细胞损伤,电荷屏障减弱,滤过功能下降,蛋白漏出增多。

1.3 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指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反应性、敏感性降低,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血压升高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高血脂除引起动脉硬化外,还能直接损害肾脏功能。

1.4 代谢性炎症和细胞因子

DN是一种慢性低度、由代谢引发的炎性反应,这种炎症发生的信号通路类似传统炎性反应机制[3]。细胞因子是一组多功能的肽类物质,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也是DN重要的致病介质。

1.5 遗传因素

DN发病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和家族聚集性,常为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易感位点在染色体3q(1型DM)、染色体20及12(2型DM)[4]。另外,醛糖还原酶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及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多态性也与DN紧密相关。

2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学中无DN的病名。DM旧称“消渴病”,而DN继发于消渴之症,表现为“水肿”、“尿浊”、“关格”、“虚劳”、“溺毒”等[5]。近年中医对DN的病因病机有如下的理论研究。

2.1 毒损肾络说

南征[6]指出DN是消渴症经年不愈,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所致,浊毒内生,毒邪进入肾络,引发诸邪,“毒损肾络”是DN最重要的病理基础。

2.2 微型瘕癥假说

吕仁和结合古文献中“久病成络”理论,指出DN实质是消渴病治法不当、病情迁延不愈所致。谢院生[7]认为DN是肾脏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细胞外基质在肾脏沉积,形成微型癥积,继而损伤肾体,使肾之封藏失司。

2.3 络脉病变理论

吴以岭把肾小球微血管比作肾之脉络,认为络息成积是DN的病理核心,气阴两虚是DN的基本病因病机。何泽[8]发现DN早期病机表现为气阴两虚,渐至肾体虚损、气血两伤。《糖络杂病论》总结DN有初病及络、络病多瘀、病位固定、表现多样等特点。

2.4 血瘀说

高彦彬指出DN病位在肾,发病初期肝肾气阴两虚;病程迁延,阴损及阳;病变晚期,气血阴阳俱衰,血瘀始终贯穿于早、中、晚期。仝小林[9]将1型和2型糖尿病所致的DN分为“脾瘅肾病”和“消瘅肾病”,二者共同病机为虚、瘀、浊,而瘀为核心病机。

2.5 脾失健运说

学者们提出“脾胰同源”之说,王景洪[10]强调了糖尿病肾病中脾肾之间的关系,认为脾肾同病,脾失健运是DN进展的关键。

3 讨 论

迄今为止对DN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今后,我们应把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同现代西医发病机制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综合优势,并在临床诊治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艳艳,张永良.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61-162.

[2] 白雪梅,李向东,宋 洁.红花黄色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hs-CRP、IL-8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8):698-700.

[3] 周 阳,郝丽蓉,汪年松.糖尿病肾病的炎症致病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4):364-365.

[4] Navarro JF, Mora C, Gomez M, Muros M, Lopez-Aguilar C, Garcia J.Influence of renal involvement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expression behavior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nd Interleukin-6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8,23(3):919-926.

[5] 赵进喜.糖尿病肾病规范化中医诊疗方案及其研究[Z].第十四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中国河南郑州,2012.

[6] 南红梅,周凤新,韩香莲,等.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新途径[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52-53.

[7] 谢院生,刘玉宁.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3,2(4):168-172.

[8] 何 泽.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最新进展[J].光明中医,2013,3,27(3):616-618.

[9] 仝小林,周 强,赵林华,等.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44-146.

[10] 余 翔.王景洪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总结[J].新疆中医药,2014,32(2):37-38.

本文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糖尿病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