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观察

2016-11-16郭美荣祝长芝时海霞

关键词:介入治疗舒适护理生活质量

郭美荣+祝长芝+时海霞

【摘要】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尾数的奇偶分为实验组65例以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比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护理之后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对照组更明显,此外,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均产生积极影响,患者对此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8..02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原因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高以及创伤小的优点,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介入治疗后需要卧床休息,且疾病本身的影响还可能引发患者的不良情绪,焦虑、抑郁等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问题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就这一结论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选择股动脉穿刺治疗。排除心力衰竭等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尾数的奇偶分为实验组65例以及对照组60例。实验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5.8±7.2)岁;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66.3±7.8)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具体方法有:(1)环境舒适护理:患者手术之后通常需要连续监护1天以上,保持病室的的清洁与环境的舒适,及时更换床单被套,保持良好的光照与通风,将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中,简化仪器设备,减少监护设备对患者的影响。初期减少探视的人数,以免出现不良刺激。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促进身心健康[2]。(2)心理舒适护理:冠心病介入手术之后患者会对病情和恢复情况产生疑惑甚至恐惧,负性情绪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交感神经,很可能加重心肌缺血与缺氧症状。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针对其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积极主动的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信息,做好健康教育与疾病的宣传,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的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中可能诱发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等。赢得家属的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日常护理中尽量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3)体位舒适护理:相关人员按时帮助患者翻身,采取舒适、有利于健康的体位,避免长期卧床引发褥疮等并发症。每次翻身操作之前应当取得患者的同意,学会换位思考,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3]。(4)疼痛舒适护理:尽管介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但是由于病情轻重、情绪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可能感受到疼痛。针对这样的情况,尽量满足个体化的治疗要求,达到最大的舒适需求。对于疼痛症状较轻的患者,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转移其注意力,通过心理指导提高患者对于疼痛的阈值。鼓励家属陪伴从而使患者感受到情感支持,获得心理上的慰藉,从而提高对于疼痛的耐受。(5)其他舒适护理:首先是睡眠护理,高质量的睡眠对于确保患者健康非常重要,睡眠过程中病室中的光线柔和,减少光线的刺激,床垫的软硬度要适中;尽可能减少巡视过程中对患者的干扰,降低监护设备的噪音,相关的操作必须在患者醒后、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排泄护理,术后可能出现便秘情况。术前应当指导患者在床上排便,术后给予患者新鲜的果蔬,多饮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1.3 评价指标

(1)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予以评价;(2)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组调查表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对比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为(52.8±5.9)分和(38.4±5.1)分,护理前后的SDS评分为(49.6±5.3)分和(32.7±4.8)分,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得分为(43.5±7.4)分和(81.3±8.2)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为(53.0±6.4)分和(4.7±5.9)分,护理前后的SDS评分为(49.1±5.9)分和(38.9±5.2)分,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得分为(44.8±7.1)分和(70.9±8.0)分。两组护理后的心理与生活质量得分均得到改善,其中对照组明显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有33例、满意30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6.92%;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的有27例、满意22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为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医疗服务不应该只是延长人的生命,更应该注重患者的心理、社会感受,提高整体生活质量。舒适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由于制动和生理上的不适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通过舒适护理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实际需要,使护理干预更加具有实用性和目的性,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身心问题,应用价值较高。本文中,应用舒适护理患者的SDS与SAS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以及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上升;此外,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具有很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亚利.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11-13.

[2] 王晓燕.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4,9(6):761-763.

[3] 贺景云,邱桂华,杜 芳,等.舒适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65-66.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舒适护理生活质量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