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撬动
2016-11-15张芳
张芳
近几年,各省都开展了各层级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培训活动,从关注了解3-6岁幼儿的年龄特征、发展轨迹这个视角,诠释了幼儿园工作的价值性,给我们带来了震撼和冲击。 “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怎样从一日活动中去建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却没有具体的模式。在《指南》颁发后,我们重新审视原有一日活动的安排,发现有些内容已经成为固定的模式,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改变那些一直延续下来的固有的安排。
指南带给我们的冲击,就是让我们尝试着撬动那些固有的事物,更新观念,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一、“● ”的内涵:
习惯是什么?“习惯的养成有如纺纱,一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好像在原来那条丝线上不断缠上一条又一条丝线,最后它便成了一条粗绳,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给缠得死死的。”
审视一日活动内容安排:晨间活动、教学活动(1次)、规则性游戏、区域(角色)游戏、自主游戏,生活活动。除生活活动时间外,在时间分配上集体行动时间大于孩子自我行动时间。太多的条条框框固有经验,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性,这就是习惯,这就是滞后的观念。
践行《指南》,我们需要撬动这个“●”,让充足的养分能渗入我们熟悉的土地中。
二、“●”具体行为表现
在长期的工作经验驱使下,我们也许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思维态势,有了与幼儿之间的程式化语言和规则。
1.既定的语言:解小便洗手,成为一句口头禅
通过进班听半日活动,我们发现教师的习惯性口令在各年龄段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解小便洗手。以至于出现孩子集体盥洗的景象,我们都曾发现孩子们在盥洗室里才是最能体现自由的空间,因为在那里有的老师已经无话可说了。我们想,如果一个人的生理需求都要听教师指令去集体行动,那么还有什么是可以开放和自主的。让我们产生联想的还有影片《肖恩克救赎》中最后的镜头,当“摩根弗里曼”扮演的黑人囚犯三十年后获释在一家便利店打工时,他向店长请假说要上卫生间。店长说,这种事情不用请示。此时影片出现了他的画外音:多年监狱的生活让他养成的习惯,不请示是尿不出来的。在哑然失笑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教师的习惯性语言是否也缠住了自己的思维,缠住了幼儿的行为。
有一次,奶奶来接孙子(小班)。奶奶问:天天,今天喝水了吗?小男孩对奶奶说,我们老师说:“有小便的解小便,没小便的喝水。”当解小便喝水这样的指令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说出来时,我们不禁问自己,这样漫不经心的习惯性语言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改变一点点吗?
2.既定的规则:整齐的标记,成为一种队列标准
晨间早操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常态环节。为了追求早操队列的整齐,操场的地面上往往会有明显的标记,这些标记告诉每个孩子的站位。当操场上的标记点逐渐淡去时,我们发现幼儿会低着头一直在辨认这些标记,他们已经习惯找标记点而不是根据队列去判断调整自己的位置。由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画面,孙悟空外出之时,为了保护唐僧安全,他用金箍棒在唐僧的周边画了一个圈,告知唐僧不要离开这个圈。这样的规则给予幼儿的意义是什么,是保护还是支持,是制造问题还是解决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这个点是属于谁的?看似是给予幼儿的帮助,实际却是成人心中的标准点。这是为了追求整齐划一的早操队列形成的既定规则。这样的活动规则,给予幼儿的暗示就是“你要这么做”!
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基于儿童视角,发现、改变、优化我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
三、“●”撬动
我们制定了“一个●撬动”的优化方案,尝试解决减少一日活动中教师高控封闭的活动规则和要求的问题。具体说,就是一日活动中过多的条条框框,看似有序的背后,让我们离幼儿的真实需要有些远了。这一次优化的切点就是让我们尝试撬动那些固有的事物,更新观念,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1.质疑一日活动中高频率的集体行动
在半日活动安排中会出现一些时间节点,如图:
■
最突出的是生活活动的节点,几乎每个活动(30分钟)后都会跟着一次盥洗活动,不管孩子们是否真的有生理需要。这种习惯性思维产生的习惯性语言指令,已经成为很难撼动的一个“●”。在同一个时间轴内,如果教师预设的“●”越多,那么习惯性的集体行动指令语言就越多。减少集体行动时间,把生活活动时间放置在游戏中,给幼儿创设生活需求自己安排的机会,这样不仅会降低由教师发出的高控指令的频率,还会给教师提供与个别幼儿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2.质疑一日活动中单一指向的规则标准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的孤立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不符合。如,晨间早操的价值不仅仅是身体锻炼,它还具有情绪情感、社会交往、空间方位感等价值。如果我们能从大课程观的角度来看待一日活动中的环节,那么我们也许能从地面上的一个个标记点中走出来,赋予的活动规则也能更聚焦于幼儿的发展需要。早操编排形式可多样,给予幼儿交往和愉悦情绪的需要。队列要求依然存在,但不再是地面上列队式标记,而是给予幼儿一种参照物,要求幼儿在场地内依据参照物找到自己的队列,调整自己的站位。
基于儿童发展的角度,相信儿童的力量,是改变我们观念的关键,也是优化既定规则的关键。
四、撬动后的思考
从质疑到松动的优化过程中,我们从关注教师规范细节性行为转向了关注幼儿真实需要,我们试图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幼儿。当幼儿园的生活能不断贴近幼儿的真实状态和实际需要时,就会满足幼儿获得快乐的愿望。
质疑后的优化目的不是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标准,而是让幼儿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获得自我安排自我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在经验的小步积累中获得提升。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我们也许能真切看见幼儿的发展,欣喜于幼儿的细微变化,感动于幼儿的成长。
泰戈尔说:“最远的距离是到达你自己。”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我们不断地改变自己,每天多学习一点,多反思一点,多提升一点。这样,《指南》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我们的优化才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也正是在优化的过程中,看见幼儿发展的同时也体悟到教师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