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班”区域互动 走出教师的“视界”

2016-11-15欧阳铭刘继红范琛

江西教育B 2016年9期
关键词:回形针班级区域

欧阳铭 刘继红 范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基于此,结合全省“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主题教研,我们将焦点聚集在大班幼儿最喜欢的区域活动这一环节。为了在区域活动中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环境,同时提供更多表达、理解、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扩大幼儿交往群体,增强幼儿适应和交往能力,老师们从游戏时间、游戏内容、游戏形式等多个层面考虑优化,尝试班级之间的区域游戏互动,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幼儿的自主选择。由此,大班组的“走班”区域互动开始了精彩呈现。

镜头一:师幼共议“走班”规则,拉开互动序幕

大班年级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为孩子完全有能力自主选择跨班级的区域活动。因此,教师们从相邻的两个班级开始,尝试让幼儿“走班”区域互动,等幼儿熟悉了互动规则后,延伸至一层楼四个班级的“走班”区域互动,最后实现二层楼八个班级的“走班”区域互动。

为确保“走班”区域互动活动中幼儿的安全,老师们和孩子共同商讨了“走班”时的游戏规则:每次“走班”活动,每班派出6名幼儿参加(从中选出1名幼儿当队长负责),佩戴好“互动牌”自主选择班级进行区域游戏;进入他班区域游戏时要遵守他班的游戏规则;区域游戏结束后队长带领本班幼儿回班, 6名幼儿在来回的路上注意安全,不奔跑打闹。规则充分发挥了大班幼儿的自主性,通过自律与他律来保证互动活动的顺利开展。

镜头二:“走班”区域共享资源,拓宽幼儿发展平台

大三班的6名幼儿进入大四班,其中2名选择了建构区,剩下4名选择了科探区,他们对磁铁拼图很感兴趣,因为这个材料是大三班没有的。在大四班王一朵和胡斐越小朋友的帮助下,大三班的几个孩子已经能够拼出平面图形,并跟同伴说好下次再来时一定要挑战立体的拼图。大六班与大八班的孩子一起两两结对开展“投篮游戏”,大二班的6名孩子分别和大三班的张子聪、张皓宸一起玩起了图形拼图,平日爱提问的徐张涵则选择了数学区,和大三班的杜佳烯一起玩起了钓鱼游戏……

打破班级界限的“走班”互动游戏,让幼儿充满了期待,并且乐此不疲。在游戏过程中,一些胆小的孩子也因对活动的向往而提高了胆量,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主动提升。正是在教师们共同营造的“走班”互动活动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其他班级,学会了与他班孩子的交往。“走班”让孩子走出了自己的班级范围,走出了老师的“视界”,扩展了孩子的活动领域,在没有自己班级老师的监管下,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展,自律性也表现得非常好。

镜头三:“走班”区域同伴互动,形成自主学习的优良品质

“走班”区域互动时,一名大七班的孩子在大八班的探索区里将瓶中绿豆和回形针来回摇晃,然后拿着磁铁在瓶子外面从下往上吸,可是每到瓶颈打弯处,回形针都会因为吸力不够而掉下去,该幼儿反复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他想放弃。这时只见大八班的一名孩子也参与到这个探索活动中来,并且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只见他不慌不忙将瓶子稍稍倾斜,回形针被一点一点吸出瓶口,问题迎刃而解,所有回形针都被顺利取了出来。大七班的孩子在一旁看到同伴如此操作,也学着采取他的方法进行尝试,试了多次以后也成功地取出回形针,高兴地把回形针捧到了大八班傅老师的面前。

在“走班”区域活动中,玩过多次经验丰富的本班孩子和初次尝试毫无经验的他班孩子成为共同伙伴,孩子们会从同伴的经验和行为中得到启发、借鉴,甚至再次创造。由此教师们深深体会到:孩子的经验是通过互相学习得来的,当教师为孩子提供了互相学习的环境时,孩子自主的“学”就悄然发生了,比教师的“教”来得更为直接,也更为有意义。

镜头四:幼儿“走班”区域互动,延伸主题教育活动

大八班的6名幼儿进入大五班,在特色区域“农家乐”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会了包“七彩饺子”,学会了“磨米”,并且和大五班的孩子一起进行了演出,大家玩得十分开心。游戏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可是他们都还没有玩够,大五班熊老师对他们发出了下一次的邀请。透过这一镜头,不难发现在“走班”区域互动活动中,孩子们对区域活动的兴趣与参与热情得到了极大幅度的提高。在同一主题背景下,每个班级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切入点,孩子的兴趣点也不一样,因此,每个班级的区域活动材料都是不同的。而每一次主题活动因受时间的限制,教师们并不能顾及到所有孩子的需求。“走班”区域互动正好弥补了这一遗憾,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他班与自己班级不同的区域活动中,尽可能多地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让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延伸活动得到真正落实。

镜头五:“走班”互动游戏,开阔教师的“视界”

“走班”区域时间,大五班豆豆来到大六班的“娃娃家”玩耍,没有主动提出要和大六班的孩子一起玩,而大六班的幼儿也只是围坐在一起给娃娃穿衣服,商量着要去超市买东西。过了几分钟,教师走过去摸摸“娃娃”,对樱子说:“妈妈,你的宝宝有点热,该给她喝点水了。”豆豆听见了赶紧倒了一杯水端过来说:“这杯水不烫了,给宝宝喝吧。”樱子接过水杯笑着说:“谢谢你。”老师接着说:“樱子,客人来了你应该怎么招待呀?”旁边的元元抢着说:“朱老师,妈妈要照顾宝宝,我来招待客人。”元元请豆豆坐了下来,还拿出好吃的和豆豆一起分享。不一会儿工夫,孩子们就熟悉起来了,玩得热火朝天,一会儿给宝宝做饭,一会儿带宝宝去打针,一会儿带宝宝去超市购物……再也不需要老师给她们牵线搭桥了。

在每一天的“走班”区域互动游戏时间,教师们的角色也在一点点转变,从起初的“担心状况种种”,过渡到能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孩子们的活动,尽量不去打扰他们,充分满足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同时把握好时机介入指导,当发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有创新玩法的幼儿,老师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角色。利用“走班”互动时间,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让幼儿承担小老师的责任,更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互动游戏前各班的老师让孩子们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制订出区角游戏互动规则,通过幼儿自己制订的规则才会转化为幼儿活动中自觉遵守的行为。当别班的幼儿来班上玩时,教师并不急于指导别班孩子,而是让本班的幼儿主动介绍、带动别班的幼儿一起玩,通过这样的合作,幼儿的主人翁意识、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大大的提高。

“走班”区域互动的开展,使“以人为本”“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科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教师们懂得: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孩子的需要是选择教育形式的首要依据,只要我们立足孩子的身心需求,努力创设更好、更适合孩子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就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回形针班级区域
班级“四小怪”
漂浮的回形针
不称心的新班级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班级被扣分后
双别回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