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对话探秘
2016-11-15危群
危群
现今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不再似从前如打乒乓球般的一来一往,非常重视学生的想法,积极引导深层对话、多方互动。如“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谁来评价他的方法?”“还有不同想法吗?”“谁再来说一说?”“还有什么问题?”……这些都是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对话导语。在此基础上,我进行“再质疑”“再思考”:同样是对话,还有没有别的说法能让学生的交流、互动参与面更广,思考更主动,想得更深入?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效果,如何彰显语言的力量?研究对比看效果:
一、“谁看懂了他的做法?”VS“你是怎么想的?”
某教师执教“数学广角—搭配”:“用1、2和3组成两位数,要求每个两位数都没有重复数字,能组成几个两位数?”交流汇报时教师呈现学生各种原生态的做法,剔除重复与遗漏,筛选出6个正确答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引出“有序”。师说:“这位同学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后小结,“瞧,这样做才会不重复、不遗漏”……
“说出你的想法,你们同意吗?”把想的过程交给材料的主人来阐述,其他学生倾听当事者的想法,分享他的思考,从而有所获得,是交流的初衷。可通过研究观察发现,这个美好愿望在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于是,我们研究组再思考:这种对话下的分享,其他人需不需要想?会不会主动想?有没有时间去看、去想?呈现、介绍,在短时间内若是没有看明白,想明白,学生们的听讲便是被动的,是没有个人思考参与其中的,这样的对话深度是不够的,其分享的价值也是不高的。
如何让分享“动”起来,让生与生之间产生“深度对话”,进行心灵间的交流?换一种导语,把一个学生的想法转变成其他人共同的思考!“谁的事谁关心”,教师把问题直接指向其他学生,让他们需要想,必须想,且有想的时间。如上例,学生发现了有序,但是怎么有序?得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判断。“仔细看看,他如何写才会有序且不重复也不遗漏?不着急,看懂了再说。”“谁来说说,你们想的是不是一样的?”利用合适的导问,无痕地把其他学生都吸引、聚焦到一个关键问题上来,让其有观察、思考的时间、空间。陈省生说:“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好的效果,而思考是需要时间的。”在看懂、描述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他的想法”,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思考不断对话,这样的交往互动才会获得真正的提升。
这一转变,对于交流的学生而言能听到他人的解读,一方面体验到来自他人的欣赏,感受到被发现、被认可的自豪感,会更加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透过他人的眼睛看到自己待完善的地方。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便是“再学习”“再思考”的过程。重要的是生生之间交流、启发与碰撞,与他人的活动经验进行优势互补,丰富各自的已有经验,于双方,都是学习的互相促进。
二、“你的方法与我的方法相同在哪?不同在哪?”VS“还有不同想法吗?”“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还是“数学广角—搭配”,且看另一教师执教。教师组织学生交流“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主要探讨有多少种做法。教学中,教师一直追问:“还有不同想法吗?”艰难找到三种方法:因无序而遗漏的,交换位置的,固定十(个)位的。交流完后,师说:“有顺序的思考才会不重复不遗漏,所以要有序思考,后面这两种方法喜欢哪种就用哪种。”
学生是独立个体,背景、能力各有不同,想法自然有差异。有效对话使其在交往互动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还有不同想法吗?”虽能体现思考的多样性,也能了解学生思考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你的想法、我的想法、他的想法”,在这些眼花缭乱的想法面前,学生有真正的思辨吗?可提升吗?有收获吗?
带着这些思考,怎样才能让原本会的学生更明晰,不会的学生有提升?“回头看”很重要,在比较追问中予以突破。将得出的“交换位置法”与“固定法”进行对比:“你的方法跟他的方法相同在哪?不同在哪?”从而让学生发现思考角度虽不同,但思考过程都是有序的。“如何做到有序?”可以从小到大,亦可从大到小,这样的思考才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有了这样深入的对比、追问,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有序排列的必要性及相应的方法,探究活动经验才能得以积累。
经历了不等于获得了。“还有不同想法吗?”再追问“你的方法与我的方法相同在哪?不同在哪?”适时“杀个回马枪”,停顿驻足,对比反思,让学生消化、吸收、沉淀、积累,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三、“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你的理解?”VS“谁再来说一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的理解需要表达,需要多说,更需要教师多追问。课堂上有经验的教师对一个重点或难点问题不会只提问一个学生,会追问“谁再来说一说?”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强化认知。追问“谁再来说一说?”容易造成学生的表达鹦鹉学舌,停留在重复的层面,缺乏理解。如何将“鹦鹉学舌”转变为个人的理解?把问题换成“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你的理解?”效果就会更好。
如教学《9+几》时,“9+4怎么算”?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生1:从盒外拿一个放进盒内,就有10个,再加外面3个就是13个。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2:9比10少1个,10+4=14,14-1=13。
……
师:刚才主要出现了两种方法,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怎么理解?
这么一问,学生的视线就将两种看似不同的方法联系了起来,加深了理解,“凑十”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重复就会有变化,重复就会有理解”,这就是重复的力量。所以,教师们很清楚提问不应止于正确,而应止于重复。但绝不该是简单的“重复”,而应带上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
每节课都在对话,每节课都需交流,每节课都在做的事情,寻常易忽略,寻常亦重要,重要需要再思考。课堂上我们总是关注学生想什么、说什么,但教师的引导能否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表达,让他们在交往互动中积极参与,让其思维能向更深处漫溯,值得思考!“教师有什么样的耕耘,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教学需要从“有效对话引导”进行“再思考”“再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