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需“追问”
2016-11-15王志芬
王志芬
情感是文本的灵魂,只有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文本往往浅尝辄止,对流淌在文本中的情感理解往往流于肤浅。这时,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会进行智慧的追问。所谓追问就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这种“穷追不舍”地问,往往能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走向文本的深处,最终达成对作者情感的深度理解和感悟。本文以著名特级教师王君老师执教《背影》的三个片段为例,去感悟名师课堂的情感追问艺术。
【片段一】追问细节,细化情感
文学作品中,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王君老师在该片段的教学中抓住父亲爬月台的动作细节进行追问,在老师的追问下,一个竭尽全力爱儿子的父亲,一个感人肺腑的父亲形象栩栩如生地沉淀在学生的心田。
师:我们走路,是稳稳当当地走,而父亲是——
生:蹒跚地走。
师:我们是一脚踏上月台,可父亲是——
生:爬。
师:不仅仅是“爬”啊,他怎么爬的,还有哪些动作?他用两手——
生:攀。
师:如果是身手矫健的你,你不用攀,只需要拉。他的两脚——
生:向上缩。
师:父亲的身体——
生:向左微倾。
师:父亲的身材——
生:很肥胖。
师:他还穿着——
生: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师:他的穿着轻便吗?
生:不,很臃肿。
师:这样的身材,这样的穿着,这样的动作,父亲是怎样去爱自己的小孩啊?是无微不至地去爱吗?
生:是努力地去爱。
生:竭尽全力。
师:当朱自清看到这个背影时,他看到的是父亲穿着的——
生:陈旧臃肿。
师:也就看到了父亲生活的——
生:困窘艰难。
师:也就看到了父亲行动如此吃力背后是身体的——
生:衰老和疲惫。
师: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年轻的英气勃勃的父亲,而是一个——
生:老年的父亲。
在该片段的教学中,王君老师巧设追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父爱?学生回答伟大的爱、无私的爱、无微不至的爱。王老师并不满足这样的答案,而是紧接着追问“父亲走路是什么样的?父亲是如何过月台的?父亲是怎么爬的,还有哪些动作?父亲的身材怎么样?父亲的穿着怎样?”通过对这些细节的一系列追问,学生们读到了一个年老的、暮气沉沉的父亲是在竭尽全力地去爱自己的儿子。当把学生追问到这一情感的深层境界时,起初那笼统、抽象的父爱也就变得形象、具体可感了。
小说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老师能扣住细节,适时地追问细节,就能使教学芳华四溢,感人肺腑,使抽象笼统的情感得以细化。
【片段二】追问用词,体味情感
经典的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讲究用词锤炼,以求一字立骨的效果,因此,优秀的语文教师都不会忽视学生对字词的品读,因为这些词语往往是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味人物情感的一把钥匙。当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仅仅限于字典意义的时候,当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还飘在空中的时候,教师的追问就是让情感着落的利器。
生:父亲对我很关心,分别的时候,他嘱托我路上要小心。
师:孩子,你用错了一个词语。不是“嘱托”,是——
生:哦,是“嘱”。(生看书)
师:这两个词语看起来差不多,可是情味儿大大的不同。“嘱托”是对——
生:茶房。
师:“嘱”是对——
生:我。
师:“嘱托”是叮嘱加上——
生:托付。
师:对,托付,把孩子拜托给别人。所以,在临别时,对茶房是既“嘱”又“托”。在第三自然段,对茶房是什么呢?(生看书,寻找)
生:再三嘱咐。
师:那个时候还不是分别的时刻,所以“嘱咐”,还没有“托”。但这个词语前加上了“再三”,你看出了什么?
生:父亲对茶房说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放心。
师:对。这一遍又一遍就是爱啊!临别时刻,对我,则是“嘱”了。“嘱”和“嘱咐”有何不同?
生:“嘱”感觉更亲切。
师:想象一下,父亲叮嘱我的内容——
生:很多很细致。
师:父亲叮嘱我的神情——
生:很温和,很耐心。
生:也很急切,怕说不完。
师:父亲叮嘱我的距离——
生:他和我隔得很近,不厌其烦,絮絮叨叨。
在该片段的教学中,王君老师紧扣学生回答时的这一误点,进行情感深度追问。通过追问让学生走进文本语境:“嘱”的对象是谁?“嘱托”的对象是谁?在临别的时候对茶房是如何说的?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认真审视这些词语“嘱”是对我说的,“嘱托”是对茶房说的,“嘱咐”是在即将离别时对着茶房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说的。“嘱”让我们看到父亲临别时关切的眼神,听到父亲温暖的话语,“嘱咐”让我们体会到父亲那不厌其烦絮絮叨叨的关爱,“嘱托”让我们感受到父亲那无尽的爱和牵挂。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课文的语言评赏玩味,则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语境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美。教师在文本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学生找到这些关键的词语进行重锤敲打,达到以点带面,以一当十,让文句中思想情感的火花照亮和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片段三】追问矛盾,感悟隐情
有些作者故意将自相矛盾的词语、句子用在一起,那么,这里就应该引起重视,仔细品味作者的精妙之处。一些语言在特定的话境下,往往不墨守语言法则,而是用违反常规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某一情境下说话者的特殊感情,从而形成了巧妙的语言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教学中遇到的“矛盾”,矛盾之处,往往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于矛盾处追问,在反复的思维碰撞中,理解思想内涵,让隐藏的情感显山露水,可悟可感。
师:请同学们看到末段父亲给我的信,细读,琢磨这封信有什么不同寻常。
生:这封信到处都是矛盾的。开头说自己身体平安,最后又说大去之期不远矣。
师:是啊。还不止一处矛盾,矛盾的地方多着呢!
生:举箸提笔不便是因为膀子疼痛,这和死亡好像不沾边啊。
生:我感觉父亲很想念儿子,但似乎又不想让儿子太看得出来。
师:你的语言感觉很敏锐。你从哪里感受到这点呢?
生:父亲说话的矛盾,有点儿遮遮掩掩的。想强调自己身体不好又不想让儿子着急,想见儿子又不好明说,就是那种味道。
师:有同感啊。我一直在想,父亲既然都说出自己“大去之期不远”这样严重的话来了,为什么最后不用感叹号而要用句号呢?
生:他是在装轻松,掩饰自己的想念。
师:现在,同学们充实刚才的发言,说说父亲的背上背着想念,这想念,是什么样的想?
生:很纠结的想念。
生:想说又不敢说的想念。
生:自尊又自卑的想念。
生:主动跟儿子求和的想念。
生:矛盾重重的想念。
师:这是欲说还休的想念。就是这欲说还休,让《背影》承载的不再是普通的父爱,而有了更多欲说还休的东西,纠结,这个词用得太好了!
“《背影》末段,文字不长,却是文章深度、厚度之关键所在。”在该片段的教学中,王君老师启发学生去发现父亲短信中的矛盾之所在:开头说自己身体平安,最后又说大去之期不远矣。举箸提笔不便是因为膀子疼痛,这和死亡好像不沾边啊。我感觉父亲很想念儿子。当学生碰触到父亲写信的矛盾心理时,王老师适时地追问:你从哪里感受到这点呢?父亲既然都说出自己“大去之期不远”这样严重的话来了,为什么最后不用感叹号而要用句号呢?在王老师的追问下学生慢慢走进父亲:他是在装轻松,掩饰自己的想念。他何以要假装轻松,这就是教师追问的目的之所在,如此,才能理解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又“终于忘却我的不好”背后的复杂情感纠结,也才能感悟到作者隐藏于这朴实无华的文字下面的隐情。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枝末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背影》的教学中,王君老师不甘于学生肤浅的情感体验,以其高超的追问艺术,适当的追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真正实现了学生的深度情感体验,堪称追问之艺术,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