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
2016-11-15赵远兴
赵远兴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技术的不断革新,当前中国经济开始走入新常态,而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仍然面临着较多的风险及挑战,当然这些也都是与机遇并存的。为此,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合理恰当的利用好宏观调控政策,并做出相应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措施,将速度型的增长目标转变为质量型,并进行全面深化在改革中将经济活力充分的激发出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及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供给、需求双扩张的政策组合,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障。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宏观调控;结构
一、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运行特点分析
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的重要阶段,而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从而适当的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传统的高速增长模式,逐步升级为中高速增长,从而实现要素的进一步创新驱动。在新常态下要不断进行探索,从而对经济发展规律有一个客观明确的判定,在与新常态下发展趋势的相吻合和适应过程中,不断深化其引领及提供导向的作用力。通过对速度、结构和动力的科学辨析,明确其中的关联性,并在经济新常态这个大环境下,对宏观调控特点进行探究和分析。
随着经济新常态发展步伐的加快,其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在这个过渡阶段,主要表现为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也使得我国经济的运行特点可以初步展现,并能够对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客观的把握。而在新常态下,具体的经济运行特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在刚开始步入新常态经济后,潜在的增长率为7%左右。在增长动力方面,以往主要通过要素投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开始更为侧重于后者,此外在对全要素的生产率进行提升的过程中,进行部门内优化,主要采用优势劣汰机制,这使得依靠部门之间的要素转移得以改变。在未来投资增值可能会出现速度放缓和下降的情况,虽然目前在增长贡献方面,全要素增长率其贡献份额一直上升,但就自身而言却是下降的,由此使得经济增长速度要大大低于高速增长阶段。
二是我国自身消费以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做出更多的经济贡献。我国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品生产国,当然这也离不开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但由于我国制造的能力扩张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全球消费的增长速度,这样就会造成外需拉动作用的降低。而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出口导向战略、再制造化等政策的提出,无疑对我国国家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生产要素如技术、劳动力等资源价格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大下降。从而开启了经济新常态,为了推动我国经济能够呈现出中高速的增长,内需的拉动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我国不断向一些走在前沿的国家学习和追进过程中,适当的降低放缓速度可以有效降低资本边际效益的对冲能力,而投资增速和收益都在下降,这也造成消费内需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而消费群体以不断扩充的中产阶级为主要力量,从而为我国经济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三是服务业发展速度提高,推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制造业方面放缓了扩张速度,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开始重新探索,转变传统观念,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微笑曲线的两端,伴随着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逐步融合,从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扩大盈利模式。由于经济发展到该阶段,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追求文化娱乐、健康休闲的高端生活体验式服务,正是需求的提高使得服务业得到释放,我国在服务业其商业模式也将趋于更为成熟化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本的优越性,从而使得在进行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其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
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战略机遇没有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从而无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这一基本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多极化的不断深入,尽管给我国的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大环境,但各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国际关系、大国之间的博弈等外部风险仍然有着强大的危害力。如美国进行经济复苏其形势在不断的好转,房地产、非农就业等指标在不断改善提高,而欧日的经济出现了徘徊,受到德法意这些大国的压迫,通缩压力的不断提高,尽管日本的经济曾出现过短期的复苏,但就长期的政策和动力源不足,从而使其经济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主要面临着这样两大难题。一方面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着更为深刻的调整,主要是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来不断推进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以及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通过大国之间的货币互换,将对我国更为深入的融入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新的科技革命也在酝酿之中,至此带来的产业革命势必会出现新的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这往往都是对传统产业的一种颠覆和毁灭性的冲击,甚至会对当前的产业体系造成威胁。由此可知经济新常态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项挑战。
三、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创新性政策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需要对宏观调控的政策进行一个合理的调整和判断。
1.质量型增长目标的转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低等收入迈向高等收入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更为多元化,对于增长速度约束条件也在不断提高。为此在进行目标设定的增加时,要将数量逐步转变为质量,从而实现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良好运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增劳动力也显著减少,并且效益目标趋于稳定,物价平稳,针对当前这些现状,要想提高就业、收入及企业的利润,就需要依赖于效益性指标,保持物价平稳,拒绝风险的累积,从而可以认定这是处于潜在的增长水平。
2.通过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动力
在改革深化过程中需要创造有利条件,可以针对传统领域中所存在的国有垄断和行政垄断情况,来实现更多领域的开放,从而打造出可以为民间资本进行投资,更为广阔的平台;此外,简化申请及行政办公的流程和手续,推动简政放权,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步骤,为更多的投资创业者提供更大的便利。针对企业中出现的收费、检查等活动及事项,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实现透明化及规范化,减少和避免政府进行自由裁量,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必将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过这些民间资本、高素质人才资源优势的发挥,可以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入,从而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可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3.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业的人员提供最为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也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本保障。完善职工的培训体系,为下岗职工提供更多的再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避免劳动力的流失,从而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四、结束语
中国经济迈入了“新常态”,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方式的多样化、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投资收益率的下降等因素。而这凸显出经济增长率的降低,很容易出现“滞胀”,就业压力相对减小,产业在结构发展中也逐步转化为知识密集型,而且更加强调自主研发,该部分需求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国应该顺应当前的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并不断自主创新,从而达到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双扩张政策组合。主要指的是在对需求管理中,实行货币稳健或是小量紧缩、财政扩张的政策组合。根据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需要我国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刺激,但不能一味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将供给管理作为主体,辅助需求管理从而定向“微刺激”的政策体系,从而确保经济增长及就业,推进结构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吴振宇.增长阶段转换的实质、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2]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李成、常欣.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3]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王元、杜飞轮.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