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主流媒体的互联网思维探讨
2016-11-15邹吉宏
邹吉宏
摘 要 互联网传播时代,要深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就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对传统的组织、流程、方式等进行彻底重构与变革。文章通过对“平台化”“一体化”和“交互传播”等互联网传播运营思维的探讨,力求为各城市媒体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8-0198-02
在一切都“黏”上互联网的这个世界里,我们已经无法将自己置于这个真实的虚拟空间之外,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即使“墨香”依然在流淌,但“数字”的浪涛早已席卷着这个世界的一切。
在这样一个传统与现代激烈交错的时代,我们需要延续传统,但我们必得寻找一个关乎时代的未来。这就是我们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大背景。拥有这一具有更广传播能力,更有影响力的全新传播平台,已经不单纯是发展之道,而是生存之需。身处这个时代,必须用互联网思维,去设计我们的生存路径。
然而,当前很多地方媒体虽然在形式上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但实质上还没有真正实现“融”。本文通过对国内各城市媒体融合发展模式的分析,并重点结合青岛日报/青报网一体化平台的实践经验,对“平台化”“一体化”和“交互传播”等互联网传播运营思维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平台化”思维
互联网本身开启了一个平台时代,打造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兴媒体于一体的“平台型”媒体,是各城市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真正达到媒体融合的目标,就要创造一个更强大的传播平台。这必须是一个能够实现增值的传播平台,而平台增值需要全员角色共担,当然平台增值的结果,应该是全员共享。
1.1 平台化传播
在这个“一切皆传播”的时代,真正的宣传价值,已经不止于一张报纸、一个频道,传统媒体的存在越来越呈现出品牌价值特征,而品牌价值的完整实现,还是需要一个完整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平台。
这是个平台传播的时代。而能够将一个数十年的品牌承接下来的,只能是平台,能够放大品牌影响的,也只能是平台。近年来,青岛日报/青报网一体化平台组织的一些大型传播活动中,新增的受众以及出现的互动,几乎全是新媒体平台“黏用户”带来的。特别是与网络平台的全方位对接,让传统纸媒资讯的“短传播、窄效应”成为“长传播、广效应”。
之所以必须依赖平台传播,还基于这样一种传播理念和传播现实:新闻资讯只是传播的“开始”,传播止于小受众群的传统媒体,已经无法达到“广传播”的效果。面对“80后”“90后”读者群的兴起,作为一个更关注平台传播手段的群体来说,我们固有的受众会出现天然的“线性流失”,因此“平台弥补”应该成为维护、稳定、扩大受众群的紧迫任务。
1.2 平台化队伍
平台传播,需要平台化的队伍,每一个新闻事件,其实都应该呈现出行进式的“过程传播”和“项目传播”两种形态。在互联网时代,一篇稿件应该还原为拥有一个传播生命周期的资讯链,复活为一个新闻生命体,这当然需要一种多元的传播路径、复合的传播手段,这自然需要一个团队,需要一个平台化的队伍。
过程传播,需要策划端、生产端、集成端、传播端,需要端端相连、环环相扣,“资讯链”本身即需要“链式”传播,需要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否则,一定是缺一而失全。在互联网时代的全媒体形态,记者本身就应该是新闻传播体系的主动参与者、策划者。
项目传播,需要策划和传播方案制定、文字音视频制作、后期营销等等。在一个以活动营销为主的时代,新闻资讯的生产,大多将遵循这一方式,否则难以成功。就是说,无论从资讯传播和新闻生产的角度,还是从运营模式的角度,变单一的稿件采集制,为一体化传播的项目制,是大势所趋。
1.3 平台化分享
建立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分享。其实,所谓角色共担,本身也是分享——只有找到自己的平台角色,在平台上才能寻找到释放自己能力的机会,也才有分享的机会。
角色的多元与重叠,是互联网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之一。“80后”“90后”正在成为媒体主角,他们同时也是时代的受众,他们能够迅速适应时代传播,他们也能够理解时代传播,能够很快适应平台传播的角色,平台化的角色机制才是他们成长的最好机制,这也是他们分享的前提。当然,除年轻记者外的所有成员,都应该进入角色共担。
在考核制度中,增值分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核指标。只要实现了平台增值,一定要实现平台分享。全员的平台和平台的全员,其核心作用就是平台价值分享。建平台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全员的共同成长,全员的共同分享。
2 “一体化”思维
2.1 组织一体化
传统媒体拥有自己最独特的资源,这种资源只有新媒体平台才能承接,所以,新媒体平台必须是传统媒体自建、自营,这样才能洞悉资源属性,准确地延伸利用传统媒体资源,形成独一无二资源体系下、独一无二的组织体系。如果不是自建、自营,那么,新老媒体融合发展的难度就会更大,需要对旧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推行一体化组织,就是“一个组织、双媒运转”,传统媒体核心部门与新媒体中心实行“一体化”,实现传统媒体各部门、新媒体中心各频道高度融合对接,实现“一体化运转”。
当前,国内各城市传统媒体都在探索新路径,力求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组织隔阂。未来还需要在前期顶层设计一体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执行层面乃至采编运营层面的衔接融合,进而建立起一个彻底的一体化交互传播运营组织体系。
2.2 运营一体化
构建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建立一个资源统一整合的业务运行模式,就是“统一整合、双媒运转”。必须在创新的组织架构下,由包括激励措施在内的制度保证传统媒体资源向新媒体的强力推送。
一体化运行的方式就是:一个组织协调中心、一支队伍,一体策划,一次整合;多元参与,多向生成,多媒发布。其特征就是“一体协调、跨界组织,专业参与、各显其能”。
在传播方面,通过新的传播方式来倒逼内容提升,增强事件性、故事性、观察性和现场性,变单一文字报道为照片、文字、视频等全景呈现。在运营方面,网络端必须可动员、整合、利用一体资源,进行全覆盖传播。传统媒体端须利用一切网端资源,放大传播效果。
2.3 考核一体化
传统纸媒的考核机制,已经不能反映稿件传播的现实,不能体现读者的评价。要深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就必须全面推行一体化考核。一方面是增量考核:一体推进、全线考核,累进计值、增值分享;另一方面则是减量考核:全媒角色、复合生产,分项计值,减项减值。
同时,必须依据端考核机制进行,看用户流量(反馈情况)不看稿件大小,看社会反响不看版次前后;全面实施项目考核制,变单一的新闻作品考核为作品和项目考核一体化,突出项目考核,特别突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项目;全面建立项目引进和创新制度,建立内部项目创新基金,对创新项目和引进项目进行扶持,全面推进人人创业、人人创客;建立部门和个人业绩表,全面推进倒逼机制,以全媒体产品采访为基准,推行“增项增值、减项减值”考核。
3 “交互传播”思维
3.1 交互传播的内涵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交互,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转型,就应该转向一体化交互传播,变过去单一资讯的“静态传播”,为一体化平台的“动态传播”,增强传播的体验性和影响力。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强大而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影响力来自交互程度,交互力度越大,则影响力越大,受众聚集的可能性
越高。
以青岛日报/青报网为例,目前报网一体化传播平台交互传播运营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方面是在呈现端的报、网互动,即纸端和网端产品的相互传播交互,报纸资讯资源成为网络资源,网络交互资源(反响、调查或互动数据)成为报纸资讯资源。
另一方面是报网一体化传播平台与读者以及客户、用户的交互,任何一条资讯或者项目,特别是本报独家的传播项目,都力争与读者和用户、客户的深度交互,以获取资讯的最大效应,让资讯成为黏用户的资源。
3.2 交互传播的流程机制
各部门及编辑、记者实行全方位信息即时传送。即时发生的新闻事件或即时获悉的新闻资讯,通过微博即时传送,对重要信息,网络端应按照传播最大化的目标,迅速提出持续传播和交互需求,并通知编辑、记者,由编辑、记者迅速按要求整合资源,同时,编辑或记者也可以根据传播最大化的目标,迅速提出报道交互设想,双方持续协同交互。
由单一稿件传播转型到“项目式”传播,实现链式传播、线性传播和立体传播。传播中,牢牢抓住交互这个核心,坚持黏度交互,坚持扩大受众,坚持扩大一体化平台品牌影响。项目传播,即由一个新闻事件、一件新闻作品,放大为一个持续的、连续的传播项目,让单一稿件成为过程传播,并让这种传播放大为资源。
当前,国内各城市新媒体各端交互传播运营流程已经基本成型,但是在与传统媒体对接,以及采编生产中心之间的衔接协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需要制定更为完善的一体化交互传播运营体系,构建一整条畅通快捷的工作流水线,实现交互传播运营的规模化、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