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11-15周雯雯王艺涵
周雯雯+王艺涵
[摘 要]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概念的研究思路及计算方法,分析了老河口市1999—2005年的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以武汉市为参照区域时,经济资源承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力背道而驰,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要远远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并据此提出一系列措施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老河口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186
中国人口总量大,资源总量有限,资源消耗较快,在利用传统的绝对资源承载力方法并以国际标准衡量资源的可承载人口数量时,几乎总是得到实际人口超载甚至严重超载的结论。由于传统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领域,存在缺陷。因此,资源承载力的外延拓展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形势下,相对资源承载力产生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式在人口分布与资源关系的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中得到广泛应用。
1 研究区域概况
老河口市介于东经11°30′至120°00′、北纬32°10′至32°38′之间,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边缘,隶属于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是新兴工业城市和粮棉油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 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考虑到土地资源与人类密切相关,且国内生产总值能较好反映经济优劣,因此选择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为主要分析对象,计算公式为:① 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Cr1=I1×Q1,I1=QPO/Q1O;②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Cre=Ie×Qe,Ie=QPO/Qeo;③ 综合承载力:Cs=(Cr1+Cre)/2;式中:Cr1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万人);Cre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万人);Cs为综合承载力(万人);I1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人/公顷);Ie为经济资源承载指数(人/亿元);Q1为研究区耕地面积(万公顷);Qe为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QPO为参照区人口数量(万人);Q1O为参照区的耕地面积(万公顷);Qeo为参照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亿元)。通过以上计算公式得到综合承载力Cs,然后与研究区域实际人口P进行比较,能够获取研究区域相对于参照区的承载状态,包括三种类型:①富余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小于综合承载力(Cs),即Cs–P >0;②超载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大于综合承载力(Cs),即Cs–P <0;③临界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等于综合承载力(Cs),即Cs–P=0。
3 老河口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及其演化过程
3.1 以武汉市作为参考区域
以武汉市1999—2005年为对照区域,通过对比计算得到承载指数、相对资源承载力(见下表),并进一步得到老河口相对承载力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①1999—2005年老河口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远远大于经济承载力,并且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说明对老河口市人口起支撑作用的主要还是土地资源,而不是经济资源;②1999—2005年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则处于超载状态,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进一步说明了该市经济资源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③1999—2005年,老河口市的综合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增长趋势比较平稳,现实人口始终小于综合承载力,说明老河口市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3.2 从相对资源承载力看老河口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基于以上分析,老河口市存在一些问题: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人口总数多,增长速度快,人口压力大。就这些存在的问题老河口市要因此为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出一些改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资源承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4 结 论
可持续发展是自然、经济、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因此,资源承载力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1999—2005年数据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河口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老河口市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红,董锁成,汤尚颖.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 1336-1342.
[2]周杨慧,朱红梅,李兰,等.湖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 65-68.
[3]罗朝辉,陈丹,卞海文.安徽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 68-70.
[4]王海燕,傅泽田.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