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2016-11-15孙晓燕
孙晓燕
【摘 要】在当代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标志。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文本解读并不能高效地引导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实现更好的发展。为提升高中英语课堂的阅读效率,本文将文本阅读当作基础,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做出相关调查。
【关键词】文本解读;高中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043-02
很多高中英语老师在展开阅读教学的时候,都会要求学生对于制定的材料进行阅读,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阅读英语文本的兴趣并不大。如果学生不能够针对英语文本进行自主阅读,就很难去主动吸收英语的知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不同并且兴趣也大相径庭,统一的英语文本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也会导致那些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学生变得消极,失去英语学习的自主性,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老师应进行分层引导。
一、什么是文本解读?
顾名思义,文本解读就是“对于文本的理解以及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文本解读和语言的教学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文本解读的关注点在于读者是否体会到了作者想要描述的内容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需要学会去分析作者体现在文中的情感,作者是如何表达一个语境并且在换位思考之后读者会进行自身感情的重塑。以此方法,读者才能感受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思想以及想要体现的逻辑性。随着英语阅读教学的不断发展,文本解读也由最初的一元解读变成了二元解读,并且多维度的解读慢慢成为趋势。所谓的多维度解读,不仅包括传统的语言知识以及文本信息的解读,还包括对于文本的文化发展背景以及作者自身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的解读。
二、文本解读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 没有突显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
现在大多数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很大程度上成了一个主体,而“听老师讲”的学生则又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的应该是学生。有些老师并不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一部分要靠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另一部分就是自发地去参与学习的一个过程。内、外部的两个因素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如果老师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学生将失去独立思考以及探索的机会。
2. 老师缺乏文本解读的意识
新课改的时间并不长,很多老师依旧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长年累月的固定的方法以及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参考资料,填鸭式的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活力,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新课改之后,教育有着近乎颠覆性的变革,如果老师的观念没有改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学的进步。
3. 过多语言理论知识导致课堂缺乏活力
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老师将很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教学生学习词汇以及固定的语法句型上面,备课的重点也是这个,导致老师在一定的程度上忽略了对于文本解读的重视性,并没有做到对于阅读文本的物尽其用。抛开阅读文本不看,无穷无尽的词汇短语以及语法都让学生感到疲惫,不仅丧失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并且自身的阅读水平并没有任何提高,阅读文本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4. 语言知识和阅读文本分离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讲授语言知识有两种办法:①生搬硬套的罗列式、填鸭式教学;②根据自己的经验记住教学参考书以及多媒体。其实这两种无论是哪一种办法都脱离了教材的文本。因为①增加了学生没有必要的负担,高中生的课业压力较大, 过多的知识累积容易导致混淆。而②中的很多知识点是凌乱的,高中生对于感知语言的能力并不擅长,如果老师教授的知识点过于凌乱 ,很大一部分人就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对于孩子的主动性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扼杀。这种学习模式很难被融会贯通,从而导致这些知识不能在生活和日后的学习中被更好地应用。
5. 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并不完善
其实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很多老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得并不充分。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过于重视理论的知识,或者采用一些专项性极强的训练,如快速阅读和精细阅读。而对于阅读应该掌握的一些策略以及技巧,老师并没有做过多的讲授,学生的理解也少之又少。没有办法熟练地掌握那些策略以及技巧,学生就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阅读速率,和新课改目标背道而驰。
6. 没有充分阅读文本,未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堂上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老师并没有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学生脑海里面没有文本连贯的主题思想,并且没有掌握到内在的逻辑性,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发生逻辑关系的紊乱。这种对于阅读文本缺乏整体性的认知,并不利于阅读教学成果的达成。
三、如何改善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 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
新课标指出,老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自己在课堂上作为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身也希望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去,得到认同感和成就感。他们希望自己的天性或者说是天赋得到释放,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所以老师要学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阅读文本的思考以及体验感悟的时间。
2. 充分地、多角度地剖析阅读文本
阅读文本题材各异,但是行文优美,用词考究,各具风采。老师要通过自己的设计以及引导,让学生去领略文本阅读的美感。
(1)要理解题材和文本结构。想要有效、高效地进行阅读,就一定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的题材,通过探寻不同的文本结构以及行文模式,给予学生不同的阅读指导,这样可以高效地、快速地让学生把握整体的文章脉络,提高阅读的能力以及效率。endprint
(2)要理解文本的语言魅力。语言的教学并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为了服务于整体的文本阅读存在的。学生在文本创造的语境中学习新的词汇,在语篇中理解真正的语义,在理解文本的同时,体会真正的语言行文的魅力。
(3)要理解文本的信息。文本解读是一个深层次的阅读,要求学生理解作者的深层次的含义,并且可以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学生要学习根据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加以自己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融会贯通。
(4)阅读的技巧。熟练的阅读技巧的掌握对于文本的阅读效率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提升。略读、通读、精读、寻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会大大增加学生自身的阅读效率,从而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5)要理解文本的价值观的情感文化。文本阅读有着众多的文化背景,高中生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的文化素养,设身处地地去品味作者的情感文化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价值观。
3. 尊重学生的文本解读的逻辑性
尊重学生的文本解读的逻辑性其实就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根据高中生所具有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案的设定,不要一味地追赶进度,“拉扯”学生前进。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符合现今的高中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连贯,简单顺畅。
4. 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
老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文本解读意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的能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高考虽然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但是教学并不单单因为高考。
5. 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时间
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熟悉文本解读,合理安排自己的教案,既不能全诠释理论性的知识点,也不能全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零散没有章法的知识点。教材是合理合规的但是不是完美的,老师不能一味地按照教材安排教学的时间,要学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时间。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老师在开展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应重视英语知识的转化问题,并且提出改善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给高中的英语老师一些启发,能够提升英语阅读的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颜翠平.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启迪与智慧,2015,(09).
[2] 葛炳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策略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02).
(编辑:赵 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