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应用翻转课堂
2016-11-14张建军
张建军
一、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如微课),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硬件环境。首先,学校需要提供网络传递载体,即教学平台;其次,学生需要在有网络的环境下学习,包括学习终端(如PC、平板电脑)。
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一环,教师在上课前将新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录制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从而对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由于文字只是静态的,视频是动态的,小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精力集中,接受程度明显高于抽象的文字材料,学习的兴趣高,收效也非常好;教师还可以运用微课回顾上节课学习知识的核心内容,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点的记忆,加强与新知识点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启迪做了铺垫。例如,在教授学生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一课时,教师可提前利用高清视频展台作一个五分钟的微课,先在展台上放置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用量角器测出相关角度,再用笔尖指明角度和物体所在的方向。在整个画图和测量的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给学生指明位置,并在课前将微课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容易掌握当堂课的知识,课堂上就可以进行针对相关知识的训练和检测,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三、课堂研究性学习。翻转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实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时,利用翻转课堂资源解决数学教学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对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很有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用文字或图画等多种形式,合理展现教学内容,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学习就能轻松掌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攻坚意识,发展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平面展开图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和学生利用自制圆柱和圆锥共同制作微课,制作过程中使每个面都可以拆卸,师生一起进行测量和记录,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图形的分辩得到初步认识,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微课来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平面,展开时视频动作一定要缓慢,给学生留有理解和认知的时间,教师随着视频给予讲解,让学生通过对微课的观看,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轻松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掌握知识点。
四、课后复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学生,课堂上听懂了,课后做习题时又忘记了,究其原因是知识遗忘快,对知识缺乏总结归纳,教师在课堂上对问题的归纳讲解时间很短,有些同学跟不上,没有记下,日复一日,形成包袱,对学习造成很大影响。翻转课堂的出现可以极大地缓解这一现象,翻转课堂的建立是以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的,内容易理解,还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至真正理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很多学生受益。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新思路,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教师应认真研习翻转课堂的制作和应用研究,让翻转课堂更广泛地走进小学生数学课堂,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五、在小学阶段,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用于翻转课堂。探索性不强的陈述性知识,如“左与右”“直线和射线”“面积”等,学生通过微视频可以学会的就比较适合;思辨性不强的程序性知识,如“二十四时记时法”“平年和闰年”等,或许采用微课的学习效果还会好于课堂学习。但有些探索性强的知识就不宜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如数的认识、计算课、解决问题等课型。这类课的特点是学生探索的空间较大、课堂生成的资源丰富、课堂思辨的材料丰富。如果学生先看后练,会造成探索欲望的下降和学习动力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