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的消化内镜

2016-11-14金文泉

健康必读 2016年10期
关键词:消化道内镜胶囊

金文泉

消化内镜的发明与创新,使医生对消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入了崭新的境地。病人从此免除“剖腹手术与探查”的痛苦与风险,可以兵不血刃擒病魔!

一项科学技术的新发明,常常会把人类医学发展推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消化内镜的新技术使医师能在不打开腹腔及内脏的无创条件下,明明白白作出诊断;同时还可以通过内镜中的手术器械,完成微创的手术,早期切除癌症病灶,带来生的希望。

于是消化道内的溃疡等病变在屏幕上清晰可见!

于是上消化道的大出血被止住了!

于是胃癌被早期切除了!

甚至在胆囊里的石头,也能顺利地取了出来!

由于免除了“切腹”的创伤与痛苦,所以当内镜手术结束之时,病人就已完全康复,马上就能出院了。

消化内镜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内镜是直接观察、诊治消化疾病的可靠工具。消化内镜诞生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现已达到“无孔不入、无腔不进”的地步,真是一种安全、无创的魔幻般手段。

1、早期硬式内镜

早在1868年,德国医生Kussmaul在观看吞剑杂技表演时得到启发,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直管式食管镜,他把一根长47厘米直径1.3厘米的金属管通过口腔插入病人食道,但这种内镜实用性很差。

1932年器械制作师Wolf研制出了一台半曲式内镜,软管部装有26块棱镜,在镜身弯曲达30°时仍可进行观察,较之硬式内镜有了很大进步。但与硬式食管镜一样,操作较为困难,插入时患者痛苦难忍。

2、纤维内镜

1957年美国诞生了第一台纤维胃肠镜。上世纪60年代后,科学家对初期的纤维胃镜进行了改进,不仅管子柔软易吞下,少痛苦,而且采用外接冷光源增强视野光亮度,并扩大视野角度。1968年纤维内镜成功地进行了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逆行作了胰胆管造影。

3、电子内镜

1983年美国首先发明电子内镜,并应用于临床。与纤维内镜相比,具有图像存储更高效快捷、色调再现更逼真、细微病变诊断率更高等诸多优势,临床上已成为医师诊治疾病的有力工具。

神奇的胶囊内镜

上世纪80年代,笔者受《西游记》中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的启发,设想把一个能录相的微型“胶囊”,吞进肚子,可以像“小灵通”一样漫游人体全身。有趣的是我的科幻想象今日竟已成为临床现实。

1999年胶囊内镜的诞生,为消化道疾病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突破,它可以对全消化道进行摄像,其无创性、无交叉感染性为患者所接受,尤其为小肠疾病诊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检查手段,被誉为消化内镜史上的第四座里程碑,为内镜检查开辟了崭新道路。2001年美国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其进入临床应用,并正式命名为“胶囊内镜”。目前国产胶囊内镜也已研发成功,并在临床应用。

胶囊内镜最外层为塑料外壳,两端为光学半球体,前半球体内侧四周装有4个白光发射二极管,用于照明。中央有成像光学凸透镜,正中央为两节氧化银电池,能维持内镜工作状态达8小时,可传输图像约5万幅。单个胶囊内镜重量仅为4克,最小观察直径约为0.1毫升,有1:8的放大率,是一种无线的一次性使用的胶囊。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的新技术。通过点扫描激光分析,可在内镜检查中同时获得超高分辨率的黏膜表面和黏膜细胞形态学的图像,为体内组织学研究提供了快速、可靠的诊断工具。胶囊内镜的最大优点是无创、安全、便捷,尤其是对小肠的检查具有独到之处。

猜你喜欢

消化道内镜胶囊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国际首创第五代消化内镜(机器人内镜)研制成功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带你了解消化道出血
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有哪些
胶囊要用凉开水服
嘴和消化道(2)
我有一颗神奇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