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实践探析

2016-11-14郑尚植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研究生驱动学术

郑尚植

(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辽宁大连116025)

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实践探析

郑尚植

(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辽宁大连116025)

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始终获取本课程的前沿进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从而提升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然而,由于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落后、研究生主体性缺失以及考核体系不合理等因素,当前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很难有效实施。为此,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厘清“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调整与优化师资结构与学生结构匹配;大力推进教育部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对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加以区别;在研究生考核机制方面,尽量引入“柔性考核”,使研究生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主观创新精神。

科研;教学;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为我国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研究生教学质量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此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是增强高校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虽然近年来我国硕士生招生数量与规模呈逐年递增态势,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研究生教学质量却不尽人意,出现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研究生培养规模与培养质量产生了某种失衡。所以,为了应对研究生课堂质量不断下滑现状,除了需要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培养细节上进行改善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彻底纠正过去的教学理念,厘清研究生的教学本质,寻求一种符合研究生合意性特征的教学模式。

一、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合意性特征:科研与教学的内在耦合

(一)当前研究生教学的主要问题:科研与教学分离

教育学家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在1809年最早提出大学教育应该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与此同时基于“洪堡原则”创立了柏林大学。随后,整个欧洲的大学教学模式逐渐由“讨论式教学模式(Seminar)”代替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大学教师不再仅仅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学术研究越来越成为他们的基本责任。也就是说,大学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只是传播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而这些主要依赖教师的科研活动。为此,科研活动成为大学教师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其成为教师教学的来源,为教学提供大量素材,另一方面又通过“学术教学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研究能力。所以,评价一个好教师的主要标准就是他是否是一个学术大师。诚如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所言:“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精神……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会别人,而一般的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①转引自吴立保、张建伟《论科研与教学关系:非线性思维的视角》,载《南京师大学报》2012第3期。然而现实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已与当时的“洪堡原则”渐行渐远,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脱节与分离,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研究生课程只是本科生课程的重复与简单拓展,并未考虑到更多的“学术”特征;在课程内容方面,不能及时跟进本课程的最新研究成果,缺乏研究的前沿性;在教学方式方面,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应该掌握更多的学术训练,但是许多大学的研究生课堂仍然是“一言堂”与“满堂灌”。[1]

(二)科研对研究生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科研促进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还在于研究生教育的创造性特征。很显然,创造性思维大多来源于科研活动。[2]所以,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造力,研究生教学模式势必进行必要转型。首先,在课堂学习目的上,必须让学生逐渐由“知识消费型”向“知识生产型”转换。具体来说,与本科阶段相比,学习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回答问题,更多的是提出问题和反思问题。其次,对于教师来说,其角色作用也发生相应转换,由教授具体知识点转变为反思批判现有理论。所以,教师必须把自身科研活动植入研究生课堂,与所教授的专业课程融为一体,将会大大拓展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当然,为了实现这种“转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在研究方法、研究理念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收集、整理资料,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会选择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而学校或者学院则应该在学科建设中为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营造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的环境与“平台”。[3]

2.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前沿性是研究生教学内容的基本特性。而当前许多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内容过于陈旧,甚至很多老师为了图方便省事,直接把本科生教学的备课内容“移花接木”变成研究生教案。这无疑违背了研究生教学的根本要求,导致很多研究生误认为研究生课程只是为了混学分,最终教师和学生都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研究生教学活动。所以,为了让研究生能够及时地把握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研究生教师必须不断把自身的科研成果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纳入课堂、融入讲义教材。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这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学术教学化”的过程。很显然,这个过程的有效完成将对学生、教师与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课堂可以了解和掌握到最新科研动态,这可以为他们下一步的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课题研究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对于教师来说,“学术教学化”的过程可以不断让他们感受到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让他们通过研究课题与学生互动不断优化提升科研水平;最后,对于学校的课程建设来说,随着许多教师的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还能逐渐构建一系列优质新课程。

二、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与实施过程

(一)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

在我国研究生培养方面,多年来依然维持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定期考核三个环节完成研究生教学。虽然它在教学秩序的维护与人才的培养方面起过重要作用,但是其弊端越来越突出,时常被学生所诟病。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学信息主要由教师主导,向学生单向传递,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重说教轻互动,就造成了学生往往无法真正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这种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极易使教学内容乏味陈旧、教学方式机械单一,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了方法的创新与能力的培养,不经意间抑制了教育者的教育热情与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4]

近年来,许多大学开始进行研究生教学改革,逐渐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虽然讨论式教学模式以“教学改革”方式大兴旗鼓,但是许多“讨论课”越来越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比如,有些大学研究生课堂打着“研讨课”的旗号申报和开设课程,但实际上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换汤不换药”,依旧是老师主讲、学生记笔记考试。另外,还有一些高校的“讨论课”形式大于内容,很多教师把“讨论课”片面地理解为学生漫无目的“自由式讨论”和老师随机即兴的”侃大山“,这导致学生的基本课时都无法保证,甚至变相成为教师缩减课时的“捷径”。[5]

很显然,与现有的两种研究生教学模式相比,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具体见表1)。首先,有利于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始终获取本课程的前沿进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现有教材为中心,而这些教材往往内容陈旧,与现实的发展脱节,学生无法与时俱进。而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必须要求教师时刻关注现实的理论与实践变化,不断把前沿的学术文献转化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式的学习,学生的求知兴趣不高,大多为了完成学时拿到学分而被迫听课,相反,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把最前沿的科研论文引入课堂,与现有理论形成鲜明反差,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理论思考以及参与课堂的热情,实现学生从被动注入式学习到主动创造性学习转变,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有利于实现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作为一种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同时使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研究积累,将其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贯穿于研究生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领域。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与应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自主及时地保持学术更进。另一方面,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因为教师在讲解前沿学术论文时,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就会与老师的讨论交流“擦出火花”,从而找到自己的研究发现和毕业论文的具体思路。[6]

(二)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把研究生教学过程细分为六个主要环节(详细流程见图1),包括专题总结、文献选择、文献阅读、文献讨论、匹配学生研究方向与修改学生论文等。首先,任课教师应该根据本课程现有教材总结出几个专题,这些专题内容基本涵盖该课程的核心部分,然后从各个专题提炼、精选出该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相对较小的时间范围内为研究生讲解,使其掌握现有理论的优缺点,为下一步更深层次研究前沿问题提供参照系。第二步,很显然教师根据自身对该课程研究领域的把握筛选出若干篇经典文献与前沿文献,其中经典文献可以让学生理解某个研究问题产生的(源,而前沿文献可以使学生迅速捕捉到该问题的前沿进展,然后把文献一一对应分配给学生当做阅读任务。第三步,文献阅读。此项工作非常重要。每一个学生通过论文认领获得文献之后,必须精读文献,课堂上宣讲并写出详细的读书笔记。当然,第四步文献讨论也很关键,它需要每个学生就某一篇文献参与发言,不能忽视的是教师必须给予客观的评述以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反馈。最后,教师需要根据课堂上的文献讨论情况给每一个学生匹配相应的研究方向,让他们完成一篇小论文,依据论文质量给出本课程成绩。当然后续的工作还包括教师对论文的修改以及发表指导。

表1 三种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比较

三、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现实困境

虽然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点,它可以极大地改善并提升研究生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若想真正发挥其优势必须具备一个内在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匹配,即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是一名科研型教师,始终保持学术研究的前沿追踪而且能够及时将学术研究进展转化为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尽可能热爱学术,基本上以学术研究作为就业导向。然而,在现实中这两个前提条件显然很难满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7]

首先,在教师方面,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逐年增加,相对于招生数量而言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并没有及时跟上。很显然,为了满足超常规模研究生的学分要求,许多“资质不够”的教师开始“大跃进式”开设并主讲研究生课程。所谓“资质不够”主要是指这部分教师并不属于科研型教师,或者至少近十年已经远离前沿学术研究了,这其中既包括一些老教师,也包括一些以教学作为主导的中青年教师。而且,众所周知,大部分高校要求讲授研究生课程的教师必须是硕士生导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很多年轻教师并不能很快有资格给研究生上课,而恰恰就是这些年轻教师往往是学术研究的主力军。所以,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的主要困境在于教师结构的匹配失衡。[8]

其次,在学生方面,虽然近年来教育部已经开始大力推广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即把研究生分成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但是很多高校在教学模式上并没有及时地进行区别调整,很显然,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术性硕士,所以一旦这种模式用于专业硕士课堂上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这些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9]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研究生数量的扩招,即使是学术型硕士也只有一小部分未来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学术研究,这就会影响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因此,学生主体性缺失是执行该教学模式的另一个困境与挑战。

最后,在课程考核方面。虽然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有其致命缺陷,但是它有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考核体系,比如说,每一门课程通过一个学期讲授之后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期末闭卷笔试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而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就存在考核困难,因为如果采取闭卷考试显然与课程目标不符,有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而且很难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表现和努力程度;相反如果采取学术论文写作作为考核手段,时间周期又太短,因为学生无法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完成学术成果,所以导致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匆匆地通过“复制粘贴”敷衍交差。因此,有效实施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条件是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考核体系。

图1 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四、提升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关乎我国整体研究生创新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和解构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与实施过程,我们发现它可以作为我国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尝试与探索,但是其有效实施面临很多约束条件与阻力。为了走出困境能够将其优化推广,需要对其他制度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本文认为主要有四方面措施可以帮助科研驱动式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与提升。第一,从思想观念上厘清“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改变过去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冲突关系的看法,从而理解科研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和支撑,将其作为更好的实施教学的动力和源泉。第二,对于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与研究生导师选拔方面,尽可能向学术活跃的青年教师倾斜,调整与优化师资结构与学生结构匹配,形成“本科生教学以老教师为主,研究生课堂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结构。第三,大力推进教育部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对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加以区别,特别是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制度方面尽可能推行硕博连读,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主体性缺失的根源。最后,在研究生考核机制方面,尽量引入“柔性考核”,比如延长研究生的课程考核周期,使其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创新精神而不是为了急于拿到学分敷衍课程。

[1]曾繁华,钟韦创,曹诗雄.高校科研与教学互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经政法资讯,2009,(4):46-49.

[2]段庆茹,阚连宝,生艳梅.科研与教学相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4):113-115.

[3]周刚志,张小罗.论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学[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6):163-165.

[4]赵忠双,贾瑛,阚俊青.研究生教学中应引入探究式教学法[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2):101-103.

[5]任福全,张青,徐雯.研究生教学要引导研究生在研究上下工夫[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109-110.

[6]赵凯,庄皓雯,胡娟.基础理论+研究综述(科研论文)的研究生教学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14,(8):81-85.

[7]季明.研究生教学与科研互动路径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8,(6):211-213.

[8]钟海燕,刘举.在科研与教学之间:试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困境[J].当代教育科学,2014,(15):28-31.

[9]余泳泽.学术型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不同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2013,(10):46-49.

(责任编辑苏肖)

An Analysis of Research-driven Teaching Mode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ZHENG Shang-zhi
(School of Marxism,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Dalian,Liaoning 116025,China)

Research-driven teaching model helps to constantly upd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so that students can always obtain the frontiers in this course;it helps 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research so as to enhanc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it helps to realize an organic combin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an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However,due to the lack of postgraduate teachers'construction,the lack of students'subjectivity and the un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it is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current research-driven teaching model.Therefore,efforts need to be made to clarify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adjust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lassification education propo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Moreover,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to make a difference between masters of academic type and masters of professional type in teaching mode,try introducing flexible assessment in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enabling postgraduates to fully and effectively develop their subjective spirit of innov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teaching;postgraduate education

G712

A

1673-1972(2016)02-0132-05

院2015-12-18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ZX-201502)

院郑尚植(1983-),男,江西上饶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生驱动学术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术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