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思想的火种—从《死亡诗社》谈教育的本质追求

2016-11-14汪雅瑛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基廷火种诗社

○汪雅瑛

点燃思想的火种—从《死亡诗社》谈教育的本质追求

○汪雅瑛

我走进丛林,因为我想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死亡诗社》中这段充满激情、掷地有声的台词,揭开了一段令人深思的教育故事。

故事发生在1959年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寄宿制男子高中里。这所学校环境优美,师资精良,并以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学校恪守“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校风,实际上却单调而乏味,就像一架毫无感情色彩的机器,将学生加工成没有差异的“合格产品”。

以升学为目的的纪律与管理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他们逐渐丧失了生命本质的创造力、反叛力和活力。学生私下咒骂威尔顿学院是地狱学校,并且离经叛道地将四大信条改为:“虚伪、恐怖、颓废、污秽”。

然而,新学期文学老师基廷的到来,却如同一阵春风,在这所传统名校中激起变革的波澜。有一群孩子的命运从此改变。

“不要把学生的脑袋拿来填充知识,而应把它当作被点燃的火种,教师的角色是点火种的人。”基廷老师,就是那个点燃火种的人。他吹着口哨走进课堂,带着学生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命的意义。他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边踢足球边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以新的视角俯瞰世界。他鼓励学生怀疑权威,挑战传统,鼓励学生深入内心,寻找独一无二的自我……基廷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使学生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

基廷老师的人格魅力也感染着这群被禁锢得太久的青年人,使他们恢复了飞翔的勇气和向往飞翔的激情。他们渐渐学会了主动思考和探索,开始勇敢地追问人生的意义,学会了反抗给予他们压抑和束缚的教学体制,甚至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尽管电影以一名学生自杀(学生的自杀与诗社没有直接关系)和基廷老师被辞退为结局,但是整个故事却耐人寻味,值得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思。

教育应顺应并激发人的个性发展,激励每一名受教育者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隶。如果学校教育只有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那么和培训机构又有什么区别呢?然而现实却是,世俗的功利主义教育仍然居于强势,学校用同一标准对学生层层筛选,分别贴上优等生和差等生的标签。在分数等级大战中,不少学生成为疯狂竞争的牺牲品。

在许多知名学校,教师早已为学生铺好了一条光明大道。在这条路上,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只要勤奋地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获得高分,取得通往高等学府的通行证。这种模式,被一代又一代成功地复制着。

如果这就是教育的本质追求,也许就不会产生“钱学森之问”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勤奋却缺乏创造力?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习惯于走一条别人走过的通往成功的道路,缺乏走出自己道路的勇气和胆量,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即生长,教育所培养的,不应该仅仅是适应环境的人,而应是能够改造环境的人。学校教育给学生生长提供的养分,应该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只有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学生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影片的结尾,当基廷老师被迫离开学校时,回望着学生恬然一笑。这微笑中,有无奈,也有满足。电影在一群站在课桌上的孩子深情的注视下划上了句号,这一幕,在人们心中定格为独立精神的象征。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具备这种独立精神,在人生路上寻找到自身的价值,活出精彩的自我。

猜你喜欢

基廷火种诗社
火种
点燃火种的地方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寻找自己的声音
寻找自己的声音
读,这些文字里深埋的火种
基廷称中国军力远超“国防白皮书”